讓一副眼鏡“成精”,杭州“第七龍”藏不住了

技術偏執狂,造物狂想曲。
來源 | 最華人
作者 | 江夏 
全國每賣出10臺消費級AR眼鏡,就有3臺是他家的,連天宮一號航天員也戴著他發明的眼鏡在太空巡邏,做即時互動。
他就是祝銘明,靈伴科技創始人,將會議發言稿藏進AR眼鏡,掀起“杭州第七龍”熱議,央視轉發影片秒破百萬贊。
有人稱他為——讓科幻照進現實的男人。
01

程式碼破繭,技術信徒

祝銘明,像極了武俠小說裡跌落懸崖撿到秘籍的男主角。
1978年,祝銘明出生於江西鷹潭——
這座以“中國眼鏡之鄉”聞名的小城,300年制鏡歷史孕育出全球6萬家眼鏡店產業鏈。
或許從出生那刻起,他和眼鏡就結下了不解之緣。
祝銘明的童年,成長於一個充滿技術氛圍的家庭,母親曾與友人創立機械加工廠,也培養了祝銘明對技術的興趣。
1991年,13歲的祝銘明在機床的轟鳴聲中,敲下了人生第一行程式碼。
或許當時從未想過自己能將一副眼鏡賣到全球,估值超70億,甚至改變中國AR科技走向。
祝銘明在杭州市餘杭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發表演講
有意思的是,祝銘明在求學期間就展示了他“反常識”的選擇路線。
1997年,本科考入浙江大學行政管理系的他,卻在碩士階段“叛逃”至網路多媒體實驗室,2003年更以文科背景闖入加州伯克利國際計算機研究所攻讀博士。
2007年,喬布斯釋出初代iPhone震動全球,安卓與iOS尚未形成壟斷,市場正處於功能機向智慧機轉型的早期階段。
剛獲博士學位的祝銘明選擇在這一年回國,在母校浙江大學所在的杭州就創立猛獁科技,帶著十幾人的團隊開發手機作業系統。
這是祝銘明人生第一次創業,距離“三十而立”還有一年時間。
彼時,MTK晶片+山寨機的組合統治中國市場,在Windows Mobile與塞班系統的夾縫中,猛獁OS以“懸浮通知”“手勢互動”等創新設計嶄露頭角。
團隊甚至研發出適配MTK平臺的輕量化系統,讓山寨機使用者首次體驗到智慧機流暢度。
這些創新設計在當時的技術環境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為使用者提供了不同於傳統功能機的互動體驗。
然而,創業之路從來並非一帆風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突襲,行業發展急剎車,手機硬體進展停滯,作業系統也受牽連。
祝銘明的公司陷入一個難熬的階段。
祝銘明的辦公室
但祝銘明展現出遠超常人的定力。
他照常會見客戶,給團隊打雞血,用產品體驗和使用者口碑激勵大家。
團隊咬牙堅持,公司終於冒出頭。
2010年,阿里巴巴拋來橄欖枝,收購了猛獁科技。
猛獁OS搖身一變,成了阿里YunOS。
祝銘明也隨之加入阿里,被任命為M工作室的領頭人,帶著團隊搞前沿科技。
本以為,按照常規劇本,祝銘明會在網際網路大廠一路“打怪升級”,成為職場人人豔羨的阿里P14,打造職場高光時刻。
然而,這個技術偏執狂,血液裡似乎有翻騰的程式碼湧動著,骨子裡也被科技吸引著。
2012年,一場谷歌釋出會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谷歌釋出會
當跳傘者佩戴Google Glass降落時,祝銘明表示:
“他們證明了技術可能性,而我們能做得更好”。
Google Glass稱得上是初代AR眼鏡,即一種頭戴式智慧裝置。
如同給人的眼睛裝上“數字濾鏡”,透過微型投影、感測器和演算法,將虛擬資訊精準疊加到真實場景中,實現“所見即所得”的增強互動,可以用來即時翻譯、智慧搜尋和空間導航。
祝銘明意識到,AR眼鏡將是繼智慧手機後的下一代計算平臺,而中國必須搶佔先機。

Rokid Glass

2014年,祝銘明選擇“抽風”般從阿里離職,理由是“看到了AR改變世界的可能”。
在離職前,和馬雲的“四小時對談”中,祝銘明發表了他對AR與AI的終極預言:
來20年有兩件事會改變人跟這個世界,一個是AI,一個就是AR。
而我自己離開阿里巴巴,要實現的一個使命就是把這兩件事變成一件事情。
此時Google Glass因續航差、價格高(1500美元)、生態匱乏淪為極客玩具,業內普遍認為消費級AR至少需要十年培育期。
祝銘明則認為,“AR眼鏡不該是極客的玩具,而應成為普通人的日用品”——
他要做普通人都戴得起的AR眼鏡。
在當時,這個想法堪稱驚世駭俗:
2014年,AR技術尚處於襁褓之中,光學模組的價格比黃金還要昂貴,而消費級市場則如同一片荒漠。
但祝銘明,用十年時間,做到了。
02

資本馴龍,AR豪賭

2025年2月18日,杭州餘杭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是祝銘明被網友戲稱“中國版鋼鐵俠時刻”。
AR眼鏡藏稿,轉動戒指翻頁,他用一場“賽博演講”,完成了一場技術信徒的朝聖。
這場朝聖之路,祝銘明走了十年。
眼鏡裡的發言稿第一視角
2014年,離開阿里後,祝銘明創辦了靈伴科技。
經歷近兩年的研發打磨,2016年,靈伴科技釋出第一代語音互動產品陪伴機器人Rokid Alien。
當時正值智慧音箱市場萌芽階段。
根據艾媒諮詢資料,2016年中國智慧音箱銷售規模為1.36億元,主要的玩家包括亞馬遜和谷歌。
靈伴科技從未在國際掉隊。
國內智慧音箱大部隊在2017年才開始爆發——
包括阿里巴巴的天貓精靈、小米的小愛同學、百度的小度在家以及京東的叮咚,全球當時超過50家公司開始佈局智慧音箱市場。
而在2017年,靈伴科技已經將語音互動產品智慧音箱更新迭代到2.0,即Rokid Pebble。
同年公司釋出第一代自由曲面AR眼鏡Rokid Glass的原型機。
從智慧音箱到AR眼鏡,這期間,祝銘明對使用者體驗的“變態”極致追求,讓靈伴科技團隊記憶猶新。
當祝銘明要求將智慧音箱喚醒詞從4字壓縮至2字時,靈伴科技團隊幾乎集體崩潰——
每減少一字,識別難度呈10倍級上升。
為攻克這一“反常識”目標,全員發動親友錄製語音樣本,工程師在演算法中引入聲紋動態建模技術,耗時18個月才最終讓兩個字的喚醒詞在識別精度上達標。
這種近乎偏執的追求,在AR眼鏡研發中更顯慘烈。
2018年,靈伴科技釋出一體式AR眼鏡Rokid Glass。
2019年,Rokid Glass實現量產,成為國內首家能夠量產大視場角AR眼鏡的企業。
同年,公司還推出國內首款一體式雙目衍射光波導AR眼鏡Rokid Vision。
這期間,為讓AR眼鏡佩戴感接近普通墨鏡,祝銘明死磕重量控制。
團隊將谷歌頭戴式裝置的技術架構壓縮至普通眼鏡形態,採用成本高出30%的自由曲面光波導;
甚至定製微型散熱銅管,最終將Rokid Glass重量鎖定49克(相當於6枚一元硬幣)。
當祝銘明堅持技術理想時,資本也在馴服這條狂龍,理想主義與商業現實的碰撞,在Rokid身上尤為激烈。
有媒體報道,Rokid拒絕Meta收購邀約後,產品在海外渠道遭圍剿,不得不轉道日韓迂迴破局。
甚至最艱難時,公司高管團隊抵押房產輸血,投資人則撂下狠話:
“再賭不成就滾出AR圈!”
幸運的是,祝銘明對AR的豪賭,賭贏了。
祝銘明不斷測試AR眼鏡適配度
2022年,靈伴釋出Rokid Air AR眼鏡。
透過輕量化設計和空間計算技術,將AR裝置從工業場景推向大眾消費領域,斬獲CES創新獎,全球銷量突破30萬臺。
2024年,靈伴科技憑藉Rokid Glasses等產品在全球AR領域佔據重要地位。
輕量化Rokid Glasses的釋出,大大推動AR眼鏡“跑步進入消費時代”。
與此同時,靈伴科技完成由合肥市政府領投的5億元C+輪融資,投後估值達到10億美元,躋身獨角獸行列。

2014年,靈伴科技工業元宇宙總部落戶合肥新站高新區

截至目前,靈伴科技背後的資本身影包括IDG資本、線性資本、元璟資本等一眾知名投資機構。
03

人機共舞,第七龍吟

錢塘江畔曾流傳“六和鎮蛟”的傳說,如今杭州“六小龍”名震天下——
遊戲科學捅破國產3A天花板,宇樹科技橫掃全球機器狗市場,深度求索逼得矽谷連夜改程式碼。
而AR眼鏡獨角獸靈伴科技的崛起,讓這條江畔巨龍再添一爪,成為攪動數字世界的“第七條龍”。
這條龍的龍骨,是創始人祝銘明用十年冷板凳鑄就的技術鐵律。
當行業沉迷元宇宙泡沫時,他帶著團隊死磕AR底層技術:
自研YodaOS系統、KAMINO18晶片打破西方技術依賴,49克超輕量級設計顛覆“AR必須笨重”的行業魔咒。
他說:“AR不是工具,是人類認知世界的第六感。”
技術信徒的執念,最終淬鍊出殺穿市場的利刃。
天宮一號航天員佩戴Rokid Glasses執行任務,人類首次在太空喚醒AR介面。
航天員佩戴Rokid Glasses執行任務
與此同時,該眼鏡以99%市佔率壟斷中國博物館AR導覽市場。
這款全球最輕的消費級AR眼鏡,搭載衍射光波導成像技術,將4K影像、AI大模型和空間計算塞進普通鏡架;
近視使用者無需額外鏡片即可享受1080P高畫質視界。
以博物館導覽為例:
走進博物館,戴上AR眼鏡,眼前的展品可以“活”起來,眼鏡裡會彈出展品“身份證”,朝代、人物、歷史、故事,都在眼鏡裡娓娓道來。
眼鏡裡的博物館導覽
此外,眼鏡還能自動推送博物館的平面圖,告訴你還有哪些展區沒逛。
甚至能預約下一場講解,讓整個參觀過程,如同帶著一位私人導遊。
當友商還在為AI眼鏡能否通話糾結時,靈伴科技已與博士眼鏡量產消費級產品,接入阿里通義千問大模型,在工業、醫療、文博等20餘場景落地生根。
AR眼鏡工業場景應用
市場的回應比技術更熾熱。
截至目前,全球90個國家引入了Rokid的AR+AI解決方案。
德國的工業客戶對Rokid Glasses讚不絕口,認為它重新定義了AR巡檢功能。
Rokid透過開源空間計算演算法,構建起了全球最大的AR應用生態。
這與蘋果的Vision Pro形成了鮮明對比,後者以其封閉的生態系統著稱。
更有意思的是,股市聞風而動。
杭州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後,多家AI眼鏡概念股大漲,Rokid Glasses合作方博士眼鏡股價漲停。
業界普遍認為,2025年有望成為AI眼鏡起量元年,預計2029年AI眼鏡全球出貨量將有望破億。
可以說,祝銘明和他的靈伴科技製造的技術海嘯催生了行業“百鏡大戰”。
中國移動宣佈2025年推出十餘款AI眼鏡,中國電信新品上半年面市,小米更是將AI眼鏡釋出時間提前至2025年2月,與旗艦手機同臺競技。
東北證券統計,全球超40家廠商已推出50餘款產品,價格戰一觸即發。
而Rokid Glasses,即將以2499元的定價在今年二季度和消費者見面。
Rokid Glasses定價2499元
的確,不要去嘲笑任何一個死磕技術的書呆子,當熱愛撞上極致,那個曾經被質疑的他,很有可能就會是下一個改變世界的人。
  ·   END   ·  
視 頻 推 薦
合 作 對 接
尋求報道、商務合作、投融資對接媒體互推、開白、投稿、爆料等……

掃碼新增投資人說運營者微信,備註「商務合作」詳細溝通。


超 級 社 群
【投資人說】正在組建超級投資者社群、超級創業者社群、超級讀者群、超級媒體群等,目前總人數已超1000人。
關注【投資人說】微信公眾號,傳送資訊「進群」,與各行業精英直接交流,共同進步。
旗 下 媒 體
發現在看了嗎,戳下看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