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場由釘釘掀起的效率革命。


進入三月,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人潮湧動。
隨處可見的機場廣告牌前,杭州“七小龍”中宇樹、強腦、雲深處、Rokid的創始人海報,令眾多過客駐足。

隨著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亮相春晚;Rokid的AI+AR眼鏡驚豔國際舞臺;雲深處科技的四足機器人突破應用邊界;強腦科技的腦機介面技術引領行業前沿……外界再也無法忽視這些正在改寫全球產業格局的神秘東方力量。
就在不久前,釘釘剛剛為深圳102位科創新勢力組織了一場“團建”,如今杭州七小龍又集體閃現,這背後揭示著中國新興產業的科創新勢力們浩浩蕩蕩的數字化建設程序。資料顯示,超過60%的獨角獸和前沿突破企業都在使用釘釘,涵蓋AI、具身智慧等前沿賽道。
這不由得引發深思,在這場席捲全球的科技創新競賽中,這些現象級高科技企業是如何煉成的?
答案是“效率”——對於科創企業來說,效率就是生命。技術迭代以秒計算,市場競爭瞬息萬變,如何讓企業這臺高速運轉的機器擺脫低效協同掣肘,是所有科創企業要闖的第一關,在這之前,它們要做的共同決策是如何找到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工具。

打贏效率這場仗
科技企業的競爭,本質上是效率和速度的競爭,贏得勝利的關鍵錨點或許就是“比別人快了一點點”。
作為杭州七小龍之一,Rokid是一家專注於人機互動技術的產品平臺公司,同時其研發的AR眼鏡也深受年輕人追捧。團隊經常因研發流程不暢而苦惱,有時候1~2小時的時間,悄無聲息消耗在“等待”和“返工”裡。

Rokid AR眼鏡
對於一家軟硬體一體化的企業而言,Rokid在產品釋出前,需要軟硬體研發、產品、測試同事24小時保持高度協同,集中式暴露問題、解決問題。Rokid的軟體研發部門每天都要將一天開發的功能程式碼提交上傳至伺服器,並需要經過系統自動構建、測試等環節。
最初,在辦公室裡,儘管緊急的任務已在眼前,Rokid的工程師或許還在電腦前焦急刷新系統。原因在於他剛提交的程式碼還沒透過自動構建,半小時過去了,頁面依舊停留在“編譯中”。更糟糕的是,等到構建結束,他才發現程式碼出錯,又要重新提交,等待新一輪構建。
“時常出現程式碼出錯但間隔很久才知道的情況發生,極大影響軟體研發的工作效率。”對於Rokid而言,這並非個例,而是整個市面上研發團隊的常態。開發提交程式碼、編譯、測試反饋Bug,每個環節都像是資訊孤島,工程師們只能登入系統才能瞭解追蹤進度,每次手動重新整理、反覆確認,一旦某個環節出錯,整個流程就會拖慢,極大影響了研發效率和業務進展。
而釘釘最讓Rokid上下信服的能力,是對於研發效率的變革。
從掙扎內耗到效率飛躍,Rokid只用一個決定便徹底改變了局面——用3個釘釘機器人重構整個研發流程。每當有程式碼提交,釘釘群就會即時推送通知;無論是編譯狀態、自動構建完成與否,還是測試同事上傳的BUG資訊,都會立刻提醒相關人員。透過釘釘會議舉行24小時集中式封閉會議,讓成都、杭州兩地專案成員實現24小時線上溝通,讓各部門同事隨時跟進解決測試暴露出來的問題。
一場小小的變革,讓開發節奏順利提速,每天就能為工程師節省0.5小時的工作時間。
Rokid創始人兼CEO祝銘明曾說過,使用釘釘早已成為公司日常運作的一部分。從最初的通訊錄、財務審批等基礎辦公產品,到後來的文件分享,融合進基本資訊平臺,再到近兩三年來音視訊會議、釘釘機器人、低程式碼等核心產品的使用,包括將自身ERP系統嵌入到釘釘中,Rokid與釘釘的“捆綁”程度越來越深。
同樣的挑戰,也發生在強腦科技。
作為國內腦機介面領域的首個“獨角獸”企業,強腦科技團隊分佈於杭州、深圳、波士頓和奧斯汀。次數頻繁、專業度高、參與地區多的跨國會議是一件令團隊頭疼的事,僅是拉齊所有人的會議時間,就要付出大量時間成本。開啟跨國會議時,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語言交流不暢、事後會議內容沉澱不足,而當跨國會議結束後,會議記錄、翻譯整理的低效,又在不知不覺間拖慢了即時溝通腳步。
在快速擴張的同時,如何建立一個企業級的協同辦公平臺,提升組織協作效率,成為強腦科技面臨的第一道關卡。
為了打破“語言牆”,強腦科技開始使用起釘釘的AI智慧翻譯功能,實現了對單聊、群聊的即時翻譯。透過釘釘開跨國會議時,實現了自動翻譯,並且進行雙語字幕顯示。團隊成員無論說中文還是英文,都能透過即時字幕無障礙交流。會議記錄也不再需要人工整理,釘釘的“閃記”功能會自動生成重點摘要,讓團隊成員即使錯過會議,也能快速掌握核心資訊,跨國交流的複雜性得以大大降低。

此外,資訊安全對於科技企業尤為重要。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伴隨著業務規模的發展,強腦科技接入專屬釘釘。透過釘釘提供的閘道器全新配置和水印文字功能,強腦科技可以針對不同的人群給予不同的安全許可權,讓員工的釘釘截圖植入名字水印,一旦發生資訊洩露,可以第一時間找到責任人,協同效率也發生了質的轉變。
強腦科技CEO韓璧丞稱,使用釘釘,不僅提升了即時溝通的效率,也為未來的行業創新鋪平道路。利用釘釘文件和知識庫等產品,強腦科技實現了零散檔案的統一儲存,並藉助釘釘AI助理快速全域性搜尋所需要的資訊,幫助團隊經驗的複用、為企業創新積攢動能。
作為虛擬和現實的橋樑,所有任務和進度,都被釘釘拆解為視覺化的看板,誰負責什麼、卡在哪兒,一目瞭然。並且,再也不用在聊天群和郵件堆裡翻來翻去找資料,點開釘釘就能找到所有關鍵資訊。使用釘釘後,員工們表示:“以前像是摸著石頭過河,現在一上來就有地圖。”
從硬體研發到軟體協作,如何讓資訊流、決策流、執行流高度協同,是企業穿越週期、持續增長的關鍵。
當科創企業藉助釘釘,走進數字化轉型的深水區,流程標準化、智慧自動化、資訊整合與安全、AI提效與全球化協作,每一個層面的躍進都在重塑效率正規化。基於釘釘的各項能力,新銳科創企業的數字化能力得到了極大程度地釋放。

一場由釘釘掀起的數智化革命
對於“七小龍”等科創新勢力來說,效率就是生命。釘釘的價值,就在於掀起了這場效率革命,作為數字化工具,把數字基因深度鐫刻進企業的每一寸肌理。
不只滿足於企業內部的增速提效,科技公司們正在透過釘釘與業務的深度耦合,開闢更富有想象力的戰場。
正如艾瑞諮詢釋出的《2024中國企業資料治理白皮書》指出,當前,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面對的問題逐漸深層化、本質化,尤其是在數字化工具的選擇上,如何真正讓工具“服務於業務”,而不是形式化地應用,成為了最關鍵的考量。

艾瑞諮詢《2024中國企業資料治理白皮書》
舉個例子,強腦科技正在結合釘釘AI助理,開發智慧假肢領域的垂直模型,讓使用者即時獲得智慧支援,減少對工程師和康復師的依賴,將原本需要專業工程師介入的環節轉化為使用者自助服務,成本顯著降低,使用者也減少了等待時間,讓康復過程更加順暢。
Rokid也開始探索起更智慧的應用方式。去年年底,Rokid Glasses打通了釘釘應用,使用者佩戴眼鏡可隨時檢視聊天並做出快捷回覆,也可透過眼鏡檢視日程提醒、加入視訊會議,極大提升了互動效率。
Rokid創始人兼CEO祝銘明表示,AR是感知、理解這個世界的最佳載體,透過連線釘釘內的各種場景,使得人與人的溝通更加高效、沉浸、智慧。接下來,雙方也將共同探索AI和AR場景的更多結合點,帶來未來辦公模式的變革。
從辦公協作工具到嵌入企業的數字底座。從助力管理決策智慧化,完成與企業業務場景的深度耦合,到與產業生態的協同共創,釘釘正在重構科創企業的競爭力。對於這些科創企業而言,釘釘帶來的生產力的提升是指數級的。
當數字化從工具變成企業的“數字基因”,行業邊界將被重新定義。而這種智慧化能力,正在外溢到更廣泛的產業生態。
以杭州為原點,到北、上、廣、深,再到全國甚至全球,可以預見,釘釘會推動越來越多的中國高新技術企業邁開更大的步伐,醞釀更深、更廣的效率革命。而杭州七小龍等科創新勢力們,也正與釘釘一道,創造著中國商業新奇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