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哪吒2》火爆全球,也證明了文化外驕的重要性。
自2025 年 1 月 29 日《哪吒2》在中國各地的電影院上映以來,短短九天內在中國的票房收入超過10億美元。這使得《哪吒2》成為第一部在單一市場突破10億美元的電影,甚至超越了《星球大戰:原力覺醒》。這也是好萊塢製片廠體系之外製作的電影首次突破10億美元大關。
《哪吒2》取得驚人的票房成功可能有幾個關鍵因素。其中之一肯定是它的創造力。這部電影取材於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並將其變成了一場有趣、快節奏且不羈的視覺盛宴。作為“賀歲片”之一上映,《哪吒2》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最重要的是,和《深海尋寶》一樣,《哪吒2》也依靠本土人才。這部電影製作耗時五年,涉及 130 多家中國公司。製片人兼導演楊宇表示,他最初想聘請一個海外動畫團隊來協助製作特效,但經過深思熟慮,還是本土團隊更能體會中華文化的內涵。最終,中國的 Base FX 接受了這個挑戰。
《哪吒2》不只是本身的實力過硬,官方的宣傳頁至關重要。它已經從傳統意義上的商業電影變成了一種文化宣傳,核心思想是如何讓主流國際觀眾,尤其是西方觀眾來消費中國內容。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國政府就意識到西方媒體在塑造全球對中國態度方面佔據著不適當的主導地位。對此中國政府一直在努力改變這一局面。。
“走向全球”使命的議程是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用自己的聲音和視角讓全世界更加了解中國。中國國家媒體《中國日報》的免費副本在西方許多大城市廣泛發行。中國國家媒體組織還透過嘗試簽署備忘錄與西方媒體建立合作或夥伴關係。
但是這種宣傳並不如文化宣傳來的直觀,比如說這一次的電影《哪吒2》。
娛樂業雖然主要任務不是講述中國故事或面向國際觀眾,但也顯示出一些帶來軟實力紅利的良好跡象。例如,中國電視相親節目《非誠勿擾》在澳大利亞和許多其他國家大獲成功。與國家新聞媒體不同,《非誠勿擾》等娛樂節目提供了西方媒體大多缺失的中國社會的一瞥。
與《非誠勿擾》一樣,《哪吒2》是一部主要針對中文觀眾的市場產品,它透過市場機制走向了全球。《哪吒2》於 2025 年 2 月 14 日在北美首映,此前於 2 月 12 日舉行了特別放映,並於 2 月 13 日在澳大利亞、紐西蘭、斐濟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電影院上映。該片還計劃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埃及、南非、巴基斯坦、日本和韓國等其他國家上映。自首次上映以來的六週時間裡,該片票房已超過 20 億美元。其票房數字還在繼續上升。
《哪吒2》驚人的票房價值向迪士尼及其子公司皮克斯發出了一個明確的訊號——中國觀眾可能不再需要好萊塢大片來娛樂。這也引起了其他動畫工作室(包括夢工廠、華納兄弟和(日本)吉卜力工作室)負責人的注意,表明中國動畫可能很快就會爭奪迄今為止幾乎被迪士尼壟斷的全球觀眾。最重要的是,中國動畫產業可能很快就會開始扭轉《花木蘭》現象——與其讓美國人講中國故事,中國人為什麼不能講西方故事呢?
至少,中國政府這次可能會明白這一點——放手,讓市場來尋找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創新方式。

(以上文章及影片均為為澳洲公民黨的推廣資料,版權屬於澳大利亞公民黨。請注意,本文觀點與平臺無關,不代表本平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