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對沖基金創始人:你的組合中一定要有黃金

長按即可參與👆
如果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中沒有黃金,那可能他們既不懂經濟金融,也不懂歷史。
——橋水基金創始人 瑞·達里奧
2025年初,全球市場動盪不安。特朗普宣佈對主要貿易伙伴加徵高額關稅,全球股市應聲下跌,投資者人心惶惶。在這樣的背景下,黃金作為避險資產,再次站上了舞臺中央。國際金價在短暫回撥後迅速反彈,突破3000美元/盎司的歷史高點。
曾幾何時,大家對黃金的認識還停留在首飾金,金條等實物,買來以“藏”這種偏儲蓄觀念的方式進行投資。投資者往往認為對高風險偏好者而言,黃金波動性不足,對穩健投資者來說,波動又過於明顯,同時長期回報僅與通脹水平持平。然而近期,黃金以強勢的漲幅重新回到投資者的視野,讓不少人重新認識這一特殊的投資品類。
黃金的投資邏輯是什麼?當前黃金行情如何演繹?個人投資者在如今如何配置黃金? 本文將結合黃金投資的邏輯、近期的表現,談談2025年黃金的配置思路。

黃金的投資邏輯

黃金作為一種獨特的資產,過去20年的表現顯示其收益率接近權益資產(如股票),但波動性和最大回撤顯著低於後者。尤其在權益資產表現不佳的年份,黃金往往逆勢上漲,成為投資者的“避風港”。
什麼決定了黃金的價格
我們可以簡單認為黃金是一種不產生票息的債券,其價格主要由市場預期和避險需求驅動,而非固定收益決定。
從表象的因素看,黃金作為一種不產生票息的債券,其價格與名義利率息息相關。美債的實際利率,即名義利率減去通脹預期,顯示出與黃金價格的波動呈顯著的負相關關係。當其他資產回報不佳時,經濟基本面所處階段往往伴隨加息尾聲及降息週期,此時國際金價易受提振,表現佔優。反之,當美聯儲處於加息週期時,黃金卻未必大跌。
但從黃金內在的價值看,我們可以將黃金視作貨幣的對立面,就是在國家經濟良好、貨幣被廣泛認可的情況下,黃金往往被人們忽視。然而,當一個國家的貨幣信用出現問題,或者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時,黃金的價值屬性便會重新受到重視。在當前的信用貨幣體系下,影響黃金長期價格的主要因素就是貨幣信用。
貨幣的信用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其中之一是購買力,即我們通常所說的通貨膨脹。當一個國家面臨嚴重的通貨膨脹時,商品價格普遍上漲,黃金價格同樣會上漲。
信用的另一種表現是主權的破產可能性,比如政府的更替。歷史上這種情況並不常見,但我們可以看到美元其作為一種貨幣的認可度,也可以視為對政府信用或貨幣信用的衡量。當美元不被世界廣泛認可時,美元計價的黃金通常表現較好;反之,當美國經濟強盛、美元被多國接受時,黃金錶現則相對較差。近些年來,世界對美元的質疑不斷加深,這也促使黃金價格持續上漲。由此,我們認為影響黃金長期價格的兩個主要因素本質上都是法幣的信用,具體表現在通貨膨脹和貨幣的認可度上
從供需看
供給端——彈性有限
黃金供給主要來自礦產(約75%)和回收(約25%),但開採成本高企和新礦開發週期長,供給並不是價格的主要影響因素。
需求端——旺盛且多元化
投資需求成為金價上漲核心驅動力。地緣政治風險、通脹預期和資產配置需求推動全球黃金需求持續增長。在一些新興經濟體中,如俄羅斯、中國、印度和土耳其等央行購金的增速尤其顯著,這些國家此前的儲備主要是外匯,黃金的增持空間依然很大。
簡要做個總結,黃金價格由多重屬性驅動:
  1. 金融屬性:與美國實際利率負相關。當美聯儲降息或通脹預期升溫時,實際利率下降,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降低,金價易上漲。
  2. 貨幣屬性:“去美元化”趨勢下,非美央行減持美債、增配黃金,2024年全球央行黃金儲備佔比顯著提升。
  3. 商品屬性:珠寶消費佔需求50%以上,但央行購金和投資需求權重逐年抬升。
  4. 避險屬性:地緣摩擦與滯脹環境下,黃金的“不確定性溢價”凸顯,尤其對沖滯脹效果優於單純抗通脹。

今天的黃金——不確定陰霾中金光閃閃

2025年初,特朗普“對等關稅”政策落地,稅率超預期,導致全球市場動盪。黃金價格在3月中旬突破3000美元/盎司,一度觸及3100美元/盎司以上,海外避險需求成為主要推手。然而,關稅戰升級初期,市場恐慌引發短暫拋售,隨後因避險資金迴流迅速反彈。
短期內,美股“Risk Off”情緒和流動性壓力導致黃金價格波動,但這並未動搖其長期上漲邏輯。高關稅可能引發通脹與經濟放緩,疊加全球央行購金支撐,黃金的向上趨勢更加確定。世界黃金協會資料顯示,一季度印度、土耳其等央行繼續增持黃金,為金價築底。
2025年黃金走勢會如何呢,目前來看,有這幾點值得關注:
  • 貨幣政策:若美聯儲如市場預期開啟降息週期,貨幣環境寬鬆,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降低,將對黃金價格形成一定支撐;同時全球央行在2025年可能延續近年積極增持黃金儲備的行為,為國際黃金價格提供中長期支撐。
  • 經濟形勢:全球經濟放緩、通脹抬頭,黃金避險功能凸顯。
  • 地緣政治:國際衝突與美國政策不確定性(如關稅戰)推高避險需求。
  • 市場供需:後期隨不確定性減退,資金流入放緩可能限制短期漲幅,但亞洲等地實物需求穩定。
  • 其他:美元走弱通常會使黃金價格上漲,若美元指數因特朗普政策或其他因素走強,則可能對黃金價格產生一定的打壓作用,加密資產競爭也或分流部分資金。
長期來看,黃金或進入“貨幣變局”下的長期牛市。各國之間信任度的下降,帶來全球經濟、貨幣體系的深度重構,這個過程將是長期的。一方面,全球央行購金需求增加或將是長期持續性的趨勢。另一方面,目前主要購金國的官方黃金儲備水平尚低,未來還有較大的增持空間。
牛市不僅是機會,也帶來風險,在黃金屢破歷史新高的時間節點,我們作為個人投資者如何參與黃金投資呢。

黃金——資產配置的利器

黃金的配置邏輯其實很簡單:如果你覺得這個世界混亂,就可以買點黃金,也就是我們老祖宗常說的“亂世黃金”。正如達里奧所說,如果對歷史有所瞭解,建議在資產組合中持有一定比例的黃金。他在其簡易版的全天候策略中推薦普通投資者配置7.5%的黃金,以對抗滯漲和權益市場的恐慌。
投資邏輯十分簡單,挑戰在於如何踐行這一長期邏輯。許多投資者往往受到短期波動的影響,看到短期漲幅就想賣出,或者在短期下跌後無法堅守。這恰恰是投資中相對困難的地方,真正能夠落地實施你的投資理念,反倒是更具挑戰性的任務。透過資產配置,將黃金的優點放大,同時削弱單一資產的波動也許是更好的選擇。
黃金具有的長期收益和波動性優秀,充分對沖權益市場波動的特性,使其非常適合放入投資組合中進行長期投資。在極端情況下,股債可能會同時下跌,而黃金很大機率上漲,從而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分散風險。
目前投資黃金,完全可以考慮參考類似達里奧全天候策略的分散配置理念。它透過分散投資,把資金分配到不同的資產類別中,既追求收益,也平衡風險。雪球三分法提供了一種實用框架:
  • 資產分散:配置股票、債券、商品(如黃金基金),建議黃金佔比5%-15%。
  • 市場分散:投資全球市場,降低單一經濟體風險。
  • 時機分散:透過定投平滑波動,平衡風險與收益。
在這裡,我們使用三分法工具,將黃金ETF聯接基金加入組合,和傳統的股債方案的歷史回測做對比。相比傳統股債64方案(60%股票、40%債券),三分法配置思路展現出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和收益穩定性:
  • 2008年危機:股債64跌25%,三分法僅跌15%。
  • 2020年疫情:股債64最大回撤20%,三分法僅12%。
  • 長期表現:三分法年化收益率7.2%、波動率8.5%,優於股債64的6.5%和10.5%。
在2025年關稅戰背景下,黃金對沖通脹與震盪的能力進一步凸顯,成為組合穩定的基石。三分法透過多元資產的對沖功能和科學配置思路,顯著提升組合在不確定性中的穩健性,為投資者提供更優的風險收益平衡。
普通投資者,或許不需要追逐每一波金價的漲跌,而是找到一種更穩健的方式,讓財富在市場的風浪中逐漸生長。即使是黃金,也出現過大幅度、長時間的下跌週期,相比押注單資產,資產配置提供了一種更優的的思路,這是我們值得借鑑學習的。
雪球三分法是雪球基於“長期投資+資產配置”推出的基金配置理念,透過資產分散、市場分散、時機分散這三大分散進行基金長期投資,從而實現投資收益來源多元化和風險分散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