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金融八卦女作者:澍野
· · ·
2025年,AI已成為勢不可擋的風口。
“AI教母”李飛飛預測,2025年AI智慧體將迎來爆發,並在巴黎峰會上強調AI正邁向“行動時代”。她的團隊已用不到50美元,訓練出AI推理模型……
如今49歲的李飛飛,已活成現實版“爽文女主”:她在學術圈聲名顯赫,就成了斯坦福終身教授,還搞出了AI影像識別領域的基石ImageNet;
2024年,她創立AI公司,3個月狂攬1億投資,幹出10億美元獨角獸。同時,她還入局投資圈做LP,玩轉百億基金……

更重要的是,在男人扎堆的AI領域,李飛飛不僅成為行業大咖,還不忘培養女性AI人才。她創立了非營利組織AI4ALL,專門帶女性和少數族裔玩轉AI。
如今,她有不少學生也在AI圈嶄露頭角,比如95後AI“天才少女”郭文景。郭文景2023年創立Pika,做出AI影片生成工具,直接讓她爸的公司連續8天漲停。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在AI領域殺出一條血路。比如,斯坦福女神曲曉音,先做出AI教育產品Heeyo AI,最近又搞出全球首個0程式碼AI工程師,獲OpenAI力挺……
1.
/ “AI教母”變億萬富婆:
3個月幹出獨角獸,
成投資圈隱藏大佬/
能被尊稱為“AI教母”,李飛飛到底有多牛呢?
她不僅是學術大咖,還邊AI創業邊做LP,已經變身億萬富婆了。
2024年,李飛飛創辦了World Labs(空間智慧),從學者轉型成為一名創業者。公司成立才三個月,就完成了2輪融資,估值直接突破10億美元,成為妥妥的獨角獸。

當時,VC圈的頂級大佬們,都搶著給李飛飛送錢。比如a16z、NEA、Radical Ventures,還有英偉達、AMD、Adobe、Databricks的風投部門等,都成了World Labs的投資人。
李飛飛的團隊也超級豪華,World Labs的24個成員裡,華人面孔佔了三分之一,很多都來自清華、北大這樣的頂級學府。還有斯坦福大學的助理教授吳佳俊、伯克利大學的教授吳義仁,坐鎮她的顧問團隊。

李飛飛的首次創業,就選了AI領域最難啃的骨頭之一:空間智慧。這家公司主要構建大世界模型(LWM)來感知、生成3D世界並與之互動。
簡單來說,她要做的大世界模型,不僅要讓AI看懂物體的形狀材質,還得理解“為什麼椅子能坐人,而水杯會摔碎”這種人類秒懂的空間邏輯。這技術要是成了,自動駕駛、機器人、元宇宙都得靠它升級。
你以為她只會搞研究?其實,李飛飛還是投資圈隱藏大佬。
2024年,李飛飛親自下場當LP,成了加拿大頂級風投Radical Ventures合夥人之一。這家公司專注於人工智慧和相關創新的獨立基金,專門投AI、機器人、量子計算等前沿科技領域。

李飛飛為什麼選這家公司呢?
其實,他們關係一直很緊密。2023年,李飛飛加入Radical Ventures擔任科學合夥人,而她的AI公司World Labs,也獲得了Radical Ventures的投資。他們可以說是強強聯手,既給錢又給技術指導,“金主+軍師”雙buff疊加。
而這家機構的兩位創始人,也都是AI大神。他們之前創辦的Layer 6 AI,早被加拿大道明銀行收購了。他們還是加拿大著名AI研究中心Vector Institute的創始人,谷歌、英偉達、畢馬威都投資了這家公司。
2024年,Radical Ventures募集了近8億美元的資金,建立了同類中最大的人工智慧基金,現在管理的資產規模已經達到了18億美元,約129億元人民幣。
毫無疑問,在由男性主導的AI領域,李飛飛是耀眼的存在。而她也在為女性入局AI,爭取更多機會和可能。
當年在斯坦福實驗室,她看著女學生被預設分配做“整理資料”的雜活,直接拍桌子創立非營利組織AI4ALL,專門帶女性和少數族裔玩轉AI。

2023年,李飛飛又出了本自傳叫《我看見的世界》,透過自己的經歷,展現了女性在科技行業中,如何克服性別歧視和種族偏見。
她說,自己其實很害羞,不善於表達自己,但堅持要出一本書,因為她不能讓人工智慧領域缺失女性的聲音。
2.
/ 從“洗衣妹”變“AI教母 ”,
曾拒絕華爾街高薪誘惑/
李飛飛早在創業前,就學術界早聲名顯赫:
33歲成為斯坦福計算機系終身教授,44歲當上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是斯坦福人工智慧實驗室首位女主任,長期主導斯坦福人工智慧研究……
彼時誰又能想到,她剛來美國時,還被叫“洗衣妹”呢?
李飛飛出生在北京,從小在成都長大,曾就讀於知名的成都七中。16歲的時候,她跟著父母去了美國。當時家裡窮,她英語也不好,高中在餐館端盤子,幫人做家務,被叫做“洗衣妹”。
幸虧李飛飛成績好,後來考上了普林斯頓大學,並拿了全額獎學金。但她還是很難融入美國生活,要打工養家,語言不通,文化差異巨大,感覺和周圍的一切都格格不入。所以,她那時就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學習上了。

1999年,李飛飛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當時正是網際網路最火的時候,好多名校畢業生都去了華爾街,李飛飛也收到了高盛、美林這些大公司的offer,工資都特別高。
但是,李飛飛卻拒絕了。她不想去華爾街賺大錢,她想成為一名科學家。於是,在母親的支援下,她千里迢迢跑去西藏,研究了一年藏醫藏藥。
一年後,李飛飛回到美國,去加州理工學院讀了博士,從此就一頭扎進了AI領域。2005年博士畢業後,她去了斯坦福大學當助理教授,加入了斯坦福人工智慧實驗室。
在21世紀初,AI領域還很冷門,當時的計算機影像識別模型,只能認出汽車、飛機、豹子、人臉這四種東西。李飛飛就想,如果能有一個超級大的、標記好的資料集,是不是就能訓練出啥都認識的AI模型呢?
於是,李飛飛在2007年啟動了ImageNet專案,開始收集和標記圖片。這可是個苦差事,當時很多人都不看好,還勸她換個方向。她也經常為經費發愁,甚至開玩笑說,要回去開洗衣店補貼專案。

兩年後,ImageNet終於上線了。這個資料集包含1500萬張照片,標註了2.2萬種物品,而且還免費公開。幾乎所有AI視覺識別學習都得用它。直到現在,ImageNet依然是全球AI領域最牛的視覺資料庫之一。
這下,AI的潘多拉魔盒被打開了,影像識別技術突飛猛進,全世界都看到了AI的商業價值,李飛飛也一戰成名。
2016年,李飛飛加入了谷歌,還推動成立了谷歌AI中國中心。當時,她說:“人工智慧無國界,人工智慧的福祉同樣沒有國界。”
後來,李飛飛又回到了斯坦福大學教書,繼續推動AI研究。李飛飛不僅技術牛,還特別強調AI要以人為本,要講倫理。2019年她在斯坦福建立了“以人為本AI研究院”,一個跨學科研究機構。

李飛飛認為,研究AI其實就是在研究人類的心智。她堅信,人是AI的創造者,機器永遠無法取代人類。
此外,李飛飛也培養了很多AI領域的牛人,比如非夕機器人的創始人、上海交大教授盧策吾,OpenAI的創始成員Andrej Karpathy等。
值得一提的是,爆火的Pika的創始人郭文景,在輟學前也在李飛飛的斯坦福大學AI實驗室讀博。
3.
/ AI華裔“天才少女”們:
17歲考入哈佛備受爭議,
創業失敗7次死磕到底/
作為95後“天才少女”,郭文景曾在2023年爆火。
當時,郭文景搞出了AI影片生成工具Pika,A股“信達雅”連續8天漲停,只因公司的董事長是郭文景的父親。“父憑女貴”“女兒概念股”成為當時資本市場一個熱鬧的談資。
郭文景出生在美國,在杭州長大,從小就玩程式設計。她曾就讀於杭州二中,高一就在全國青少年資訊學奧林匹克聯賽中拿了一等獎,還被麻省理工邀請去參加比賽,拿了北美程式設計邀請賽的第二名。

2015年,17歲的郭文景考入哈佛大學,在國內引起轟動。當時,有網友指出郭文景是美國國籍,父親是公司董事長、母親是MIT畢業的高材生等,引發普通人考哈佛難的討論。
後來,郭文景一路開掛,從哈佛數學本科到計算機碩士,再到斯坦福大學人工智慧博士。她還拿了國際資訊學奧林匹克競賽(IOI)的銀牌,成為美國隊十幾年來唯一的女國家隊隊員,還是美國國家隊的教練。
當時,郭文景放假也沒閒著,先後在谷歌、微軟等美國大廠實習,積累工作經驗,拓展科技圈人脈。
2022年,郭文景參加了一個AI電影節,發現當時的AI工具不好用,於是決定創業,打造一個更牛的產品。但她當時還在讀博,怎麼辦呢?
郭文景乾脆從斯坦福退學,創立了4人公司Pika。

當時,很多人都勸她,AI影片生成領域太難了,很容易燒錢失敗,但她就是要啃這塊硬骨頭。而正是這份魄力,也讓她搶得先機。
2023年,Pika上線才半年,使用者就超過了60萬。11月,Pika完成了5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公司估值高達14億人民幣。12月,Pika釋出了DreamPropeller,提高了文字轉3D的生成速度。
沒多久,Pika的種草日記火遍朋友圈,很多人用它生成和編輯3D動畫、動漫、卡通和電影等不同的影片。網友評論它是:“有手就會的影片大師”“有想法就能拍電影”“零基礎教你成影片達人”……
後來,Sora橫空出世,把Pika等都碾壓了。很多人等著看郭文景的笑話。25歲的郭文景卻很樂觀,她第一時間接受採訪說:“我們覺得這是一個很振奮人心的訊息,我們已經在籌備直接衝,對標Sora。”

▲Pika生成的影片
2024年2月,Pika 宣佈推出新功能 Lip Sync,實現音唇同步效果。6月,他們完成了8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公司估值飆升到34億人民幣,團隊也從最初的4個人擴充套件到了13個人。
如今,郭文景也在不斷迭代產品。2025年2月,Pika又釋出新功能Pikadditions,可以將任何人物或物品元素融入到原影片。
幾乎同一時間,同樣來自斯坦福的華人女孩曲曉音,也推出了一款炸裂的AI神器——Heyboss。這是全球首個0程式碼AI程式設計工具,即使你完全不懂程式碼,也能輕鬆生成網站和App。
這個“神器”一推出就瞬間爆火,目前已有成千上萬個專案被建立。這背後的華裔女老闆曲曉音,也藏不住了。
曲曉音是一個死磕到底的狠人,她創業失敗過7次,但就是頭鐵不放棄。
後來,她大學搞的留學諮詢公司成了頭部;搞的虛擬活動平臺爆火,最終被矽谷大佬收購;去年開始做兒童AI應用,又被OpenAI、亞馬遜搶著投資。

曲曉音出生於中國青島,本科就讀於美國波莫納大學,主修計算機科學和經濟學雙專業。矽谷的實習經歷,給她埋下創業的種子。在大學期間,曲曉音就聯合創立了一家留學諮詢公司Stoooges Education,後來成為留學行業頭部企業。
22歲的曲曉音大學畢業後,曾被選入 Facebook 輪換制產品經理專案,管理一個40人的團隊,也曾在Instagram、微軟擔任產品經理,在Atlassian 公司負責市場營銷和商業拓展。
2018年,曲曉音進入斯坦福大學攻讀MBA,但僅一年後輟學創業。2019年,26歲的曲曉音創立了虛擬活動平臺Run The World,專注於線上會議和活動服務。當時她連SaaS是啥都不知道,硬是邊學邊幹,把公司做起來了。
曲曉音的創業出發點特別接地氣:先解決身邊人的痛點。她媽媽是醫生,經常要飛全球開會,又累又麻煩。曲曉音就想:“乾脆搞個線上開會軟體,讓我媽在家就能和全世界的專家聊天。”
結果,這軟體疫情時直接起飛,連矽谷大佬a16z都投資了。2023年,又被加拿大虛擬活動軟體提供商EventMobi收購了。
在ChatGPT橫空出世後,曲曉音又覺得機會來了。經過一番調研和測試,2023年,她決定做一款兒童AI應用。

2024年,曲曉音推出了AI教育產品Heeyo AI,專門給3-11歲的小孩用。目標是為兒童提供個性化AI教育夥伴。Heeyo支援20多種語言,孩子可以透過和AI聊天,沉浸式學習外語;還可以玩科學遊戲,潛移默化地獲得知識。
2024年8月,Heeyo宣佈完成了350萬美元的種子輪投資,OpenAI、亞馬遜和Pear VC都投了,公司估值超過2000萬美元。
事實上,除了曲曉音、郭文景,如今有越來越多的華裔女性,在AI領域殺出一片天地,比如Imbue的創始人兼CEO邱侃君、Scale AI的聯合創始人郭露西,她們都成為AI界的佼佼者。
不難發現,這些女性除了天賦,還不乏毒辣的眼光、做事的執著、敢想敢做等特質。她們正在用實力打破偏見,在前沿科技領域發出女性的聲音。
參考資料:
《曲曉音,斯坦福輟學創業被收購,再創業AI教育獲OpenAI投資,打造孩子的專屬導師和玩伴Heeyo》,Z Potentials
《李飛飛下場當LP》,投中網
《李飛飛帶隊,World Labs估值70億》,投資界
要想每天都能看到八妹的文章,記得點亮“星標”
—end—

金八傳媒往期獲得獎項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
內容及商務合作,請聯絡八妹微訊號:bameihezuo


由於微信改版,公眾號文章不再按時間順序推送文章,而是根據權重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