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秋冬季節,
各種時令小吃大量上市,
備受大人小孩青睞:
軟糯香甜的糖炒板栗,
酸酸甜甜的柿子,
沙甜可口的黑棗,
以及酸甜軟糯的山楂球……
特別是板栗和山楂,
混在一起吃,別提多美味了~






但大家知道嗎?
很多時候,板栗+山楂≠美味,
而是健康風險!
板栗+山楂=雙份美味?!No!
男子混吃後胃裡長了個“石頭”!
日前,張先生突然感覺食慾不振、腹脹、噁心。
在長達近半個月的時間裡,張先生的症狀非但沒有緩解,反而腹痛加劇,並出現了黑便,這讓他不禁懷疑自己可能患上了腸癌,於是急忙前往浙中醫大二院(省新華醫院)消化內科尋求專業診療。

圖源:攝圖網
經過檢查,醫生髮現張先生的腸道很健康,但在他的胃裡發現了一個5*8cm大的結石。

啥?胃裡長了個石頭?
胃結石?這麼大顆的結石究竟是怎麼來的?
透過覆盤張先生的飲食,孫傳濤醫生髮現:一到秋天,張先生就喜歡躺在院子裡的搖椅上吃板栗和糖山楂,入院的前兩天,他甚至一口氣吃了半斤山楂。
也就是說,張先生之所以出現胃結石,可能和他大量吃板栗和山楂有關。
一晚上大吃山楂和板栗,
網友被診斷胃炎、胃石!
而這並非個例!
此前也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曬出就診病例,稱自己一晚上連吃了10元山楂和10元板栗,結果第二天胃疼就醫。
經過檢查,醫生初步診斷為胃炎、胃石。

圖源:塘廈公安
對此,不少網友紛紛表示,自己每年都這麼吃,也沒見出事啊!

圖源:塘廈公安
那麼,事實究竟如誰所言?山楂和板栗究竟能不能一起食用呢?

江蘇無錫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張國強表示,其實不僅僅是板栗,山楂最好不要和高蛋白食物一起吃,且不要大量食用。
通常,山楂裡面含有較多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能夠與蛋白質結合形成堅固的沉澱物。
而板栗含有豐富的纖維素、澱粉和一定量的蛋白質,會抑制胃蠕動,在胃裡存在的時間會比較久,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吃了板栗會有飽腹感的原因。鞣酸再和板栗凝結成塊,形成的石頭越來越大,從而導致胃石的形成和加劇。
張國強還強調,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胃手術病人等胃動力較差的群體特別要注意,不要同時大量食用山楂和高蛋白食物。結石長期在胃裡會發生摩擦,導致胃炎症和胃潰瘍,一些小結石如果排到小腸裡則可能會引起腸道梗阻。

也就是說,吃東西要適量,不要同時大量吃板栗和山楂。
吃山楂時,最好不要和高蛋白食物一起吃、大量吃,尤其是胃動力較差的群體,千萬千萬要控制量,最好遵醫囑食用。
而除了適量,大家在食用柿子、山楂、黑棗等富含鞣酸食物時,還要注意下面這2點:
1
避免空腹時候食用。
2
不要和酸性水果一起食用,如橘子、獼猴桃等。
一旦身體出現不適症狀,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並及時就醫,千萬不要避諱就醫,也不要輕易使用未經證實的“祖傳秘方”自行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文章轉自:學生安全教育平臺
內容綜自:國家應急廣播,海安釋出,健康杭州,塘廈公安,攝圖網等。刊載此文是出於傳播知識傳遞資訊的目的,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絡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