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特斯拉FSD中國首測!

特斯拉FSD能否挑戰北京的高難度路口?
《鳳凰車研所》出品
作者|李治欽
特斯拉中國版FSD系統於2月25日正式向用戶分批推送。在 2 月 25 日中午我們第一時間對配備了HW4.0智駕硬體,並訂購了6萬4千元FSD選裝包的煥新版Model 3P(四驅長續航版本)進行了全面的測試。
經歷城市道路、高速路況及"地獄級"複雜路口考驗,四次接管記錄背後,這個價值6.4萬元的智駕系統究竟表現如何?
首先,簡單說一下升級成功後的介面,在autopliot 智慧輔助駕駛頁面,會出現一個FSD智慧輔助駕駛的選項,首次使用要閱讀相關須知。啟用後,使用者可選擇輕鬆、標準、迅捷三種駕駛設定。本次測試全程使用了迅捷模式。
此外,還有一個最高速度偏離值設定,允許使用者調整車輛最快可以超出限速的速度範圍。同時,系統還配備了駕駛視野擴充套件功能,該功能可將車輛感知的SR介面以全屏形式顯示出來,為駕駛員提供更直觀的周邊環境資訊。我們此次測試的FSD版本為V13.2.6,除上述新增功能外,系統未有其他顯著變化。
在首次使用的短短幾分鐘內,FSD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僅隨意設定了一個導航點,並啟動了FSD功能,它竟能自主在公共停車場內啟動智慧駕駛模式。隨後,FSD系統順利駕駛車輛透過停車場收費口。在一段無標線且設有非機動車道的路段上,它準確避讓了一輛非機動車。
緊接著,它以較快的速度匯入主路,併成功切換至我們預設的左轉車道。然而,它並未按照導航指示在該路段進行調頭,而是繼續左轉行駛。
在緊接著的下一個路口,按照導航指示應當調頭。然而,FSD卻顯得異常果斷,沒有絲毫猶豫地駛過了那個較為狹小的調頭路口,直接前往了紅綠燈路口,並開始排隊等候。當我們還在猜測它是否能夠成功完成調頭時,系統卻毫不猶豫地左轉,駛入了一個陌生的停車場。
這一情況表明,當前版本的中國版FSD可能在處理三點調頭這類複雜路況時存在不足,因此它選擇了自行規劃路線來規避這一難題。但讓我們感到驚訝的是,系統表現得如此自信,無論路線是否正確,都駕駛得毫不猶豫,絲毫不拖泥帶水。在停車場內繞了一圈後,它又重新回到了正確的行駛路線上。
在僅僅三分鐘的時間內,FSD系統便向我們展示了它與以往新勢力智駕體驗的顯著不同。隨後的城市道路行駛中,FSD系統表現得相當流暢,一路順暢無阻。在常規的剎車、變道操作中,系統控制得極為絲滑,無保護左轉也同樣遊刃有餘。
緊接著,在遇到行人和腳踏車干擾的右轉路口時,FSD系統顯得過於“禮貌”,駕駛員稍作輔助加油,便成功通過了路口。
紅燈起步加速時,車輛表現迅猛,連續變道也顯得從容不迫。對於路側的手推車,系統更是絲滑繞行,輕鬆應對。
經過這一段測試,FSD可以說給我們建立了非常好的第一印象。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馬斯克此前的“預防針”,他提到由於資料跨境限制,中國版FSD主要依靠線上影片學習來最佳化。
在接下來的三車道道路上,FSD系統成功完成了首次自主調頭,並準確按照導航指引拐進了目的地停車場。然而,由於導航資訊出現錯誤,我們不得不手動接管車輛,引導它進入停車場另一側的充電站。
充電幾分鐘後,我們再次規劃路線,準備讓FSD系統挑戰北京著名的複雜路口——大山子路口。這次,我們特意嘗試讓車輛在車位上直接啟動智慧駕駛模式(掛檔後)。FSD系統能夠在陌生停車場內自行尋找出路。但遺憾的是,我們體驗的這個版本似乎無法自動掛入D檔,從SR(感知系統)介面中,似乎能察覺到FSD系統的些許糾結。
於是,我們手動駛出停車場,再次啟動FSD系統。車輛行駛依然非常流暢絲滑,且未誤入旁邊的公交車道,這不禁讓我們猜測,難道特斯拉已經攻克了公交車道識別的難點?儀表盤上並未顯示任何特殊提示。
在經過一個十字路口右轉後,FSD系統將非機動車道誤識別為輔路並駛入,我們因此進行了首次公開道路上的手動接管。這顯示出,FSD這位“美國司機”在應對中國道路特色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強學習。
在避讓左轉車輛時,系統依然表現出穩健的駕駛風格。隨後,車輛順滑地進入匝道,並順利轉入通燕高速主路。
在這段高速行駛過程中,FSD系統的駕駛風格並不算激進。之後,車輛很順暢地通過了不收費的西馬莊收費站。對於京通快速路,FSD系統顯然應對自如。
在車流量較大的五環路段上,FSD系統表現得依然遊刃有餘,沒有絲毫壓力。需要提醒的是,在使用FSD系統時,跟車距離是無法手動調節的,一切都由系統自行判斷並調整。
駛出五環,下匝道後,面對紅綠燈無保護左轉的情況,FSD系統展現出了與國內一些智駕系統不同的駕駛風格。它非常守規矩,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在後續的行駛中,我們也遇到了幾個路口,FSD系統同樣表現得非常守規矩,必須等到路口內的車輛完全駛出後,才會進入路口。
在一段包含窄路和大角度盲彎的路段上,我們曾見證過多款車型在此出現失誤。不過,車輛順利到達途徑點後,自動將車輛靠邊停放。在大山子路口的第一個斜角轉彎處,FSD系統表現果斷,毫不拖泥帶水。隨後,系統準確找準空檔,順利切入直行車道,輕鬆通過了大山子路口。
終點望京SOHO由於主路違停車輛過多,FSD系統最終選擇靠近路邊停車。在整個測試過程中,我們僅手動接管了一次。
在後半段的測試中,我們讓FSD系統幫我們開回起點。此處我們僅挑重點概述:在反方向開回大山子路口時,FSD系統出現了一次錯誤,它在直行路口誤入了左轉車道。但系統並未提示手動接管,而是在交通訊號燈變燈後,將錯就錯,自行生成了前往目的地的新路線,並直接開始執行。
在匝道匯入機場高速的過程中,我們遭遇了一幕驚險瞬間,車輛險些與旁邊的麵包車發生剮蹭。回顧這一路段,實際上當司機察覺到後車快速接近時,已經及時踩下了剎車,導致系統退出了FSD模式。然而,此時司機並未干預車輛方向。那麼,這是否是FSD系統的問題呢?我認為,追究責任並非重點,一個更優秀的智駕系統,不僅要能夠減少事故的發生,更要讓車主在駕駛過程中不會感到危險。因此,FSD系統在這方面的表現,仍然有待進一步最佳化。
當天的第三次手動接管,是因為車輛壓入了公交車道。馬斯克曾提到公交車道識別很難,這確實所言非虛。
而且,在這次接管之後,由於隧道內沒有GPS訊號,FSD系統無法再次啟動。直到車輛駛出隧道,我們才成功重新打開了FSD系統。不久之後,系統又再次壓入了非機動車道,這導致了我們的第四次手動接管。
最終,我們順利返回了出發時的停車場。在兩個小時的駕駛過程中,車輛行駛了約80公里,我們共進行了4次手動接管。
總結而言,我們對中國版FSD的觀察和看法如下:
  • 中國版的FSD與美國版存在顯著差異,但其完成度仍然令人矚目,難以想象僅透過線上影片學習就能達到如此水平。
  • FSD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其駕駛的自信與果斷。無論是變道還是轉彎,都顯得乾脆利落,絲毫不拖泥帶水。同時,它並非盲目莽撞,而是充分尊重路權,嚴格遵守路口規則、會車規則,對行人、腳踏車等弱勢交通參與者也表現出應有的禮讓。
  • 在具體使用方面,FSD並不強制要求駕駛員將手放在方向盤上,但要求駕駛員的視線始終保持前方,這與一些新勢力智駕系統有所不同。此外,在接管策略上,FSD若開錯路線,並不會提示駕駛員接管,而是嘗試自行重新規劃路線。在我們兩個小時的測試路程中,FSD從未主動提示接管,四次接管均為我們主動進行,包括在陌生停車場內,它也是自行探路,除非駕駛員看不下去,否則它都堅持自己搞定。
  • 將FSD與新勢力智駕系統相比,我認為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其優點和不足:FSD很懂開車,但它還不太懂中國。這個矽基駕駛員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球技了得卻不諳人情世故的外籍教練。
  • 它能以50km/h的速度穩健過彎,卻會在腳踏車道前顯得茫然;能絲滑穿越複雜路口,卻被公交車道折騰得有些難堪。同時,FSD還存在三點調頭、自主換擋等未解決的問題。可以說,這樣的“教練”或許無法拯救中國足球,但也不能否認其在智駕領域的實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推送僅限HW4.0硬體車型,併購買了6.4萬的FSD服務。涵蓋2023款Model S/X及2024年2月後生產的Model 3/Y。北美HW3.0車主尚無法升級v13版本,特斯拉或將為老使用者提供v12版本補償方案。
在後續對比測試中,我們將揭秘FSD與華為、小鵬等本土方案的博弈——當矽谷規則派遇上中國情境流,這場智駕世界大戰的硝煙才剛剛升起。
>End
>>>                        
本文轉載自“鳳凰網科技”,原標題《來了!特斯拉FSD 中國首測!》。
為分享前沿資訊及有價值的觀點,太空與網路微信公眾號轉載此文,並經過編輯。
未按照規範轉載及引用者,我們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部分圖片難以找到原始出處,故文中未加以標註,如若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
>>>   
充滿激情的新時代,
充滿挑戰的新疆域,
與踔厲奮發的引領者,
卓爾不群的企業家,
一起開拓,
一起體驗,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質,
共同實現更高價值,
共同見證商業航天更大的跨越!
——《太空與網路》,觀察,記錄,傳播,引領。
>>>                                           
·《衛星與網路》編輯委員會
高階顧問:王國玉、劉程、童旭東、相振華、王志義、楊烈
· 《衛星與網路》創始人:劉雨菲
·《衛星與網路》副社長:王俊峰
· 微信公眾號(ID:satnetdy)團隊
編輯:豔玲、哈玫,周泳、邱莉、黃榕、娜娜
主筆記者:李剛、魏興、張雪松、霍劍、樂瑜稻子、趙棟
策劃部:楊豔、若㼆、李真子
視覺總監:董濘
專業攝影:馮小京、宋偉
設計部:顧錳、潘希峎、楊小明
行政部:姜河、林紫
業務部:王錦熙、瑾怡
原創文章轉載授權、轉載文章侵權、投稿等事宜,請加微信:15910858067
商務合作;展覽展廳設計、企業VI/CI及室內設計、企業文化建設及品牌推廣;企業口碑傳播及整體營銷傳播等,請加微信:13811260603

雜誌訂閱,請加微信:

wangxiaoyu9960

· 衛星與網路各分部:
成都分部負責人:沈淮
長沙分部負責人:賓鴻浦
西安分部負責人:郭朝暉
青島分部負責人:江偉
· 衛星與網路總部負責人:農燕
· 會議活動部負責人喬顥益、許克新、董今福
· 投融資及戰略層面合作:劉雨菲
· 本平臺簽約設計公司:一畫開天(北京)文化創意設計有限公司
· 航天加(深圳)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負責人:楊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