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訪談 | 鉛筆道 吳欣曉
上海,又跑出一隻未來獨角獸。
近日,專注為腫瘤患者提供高質量的營養管理服務的楚動科技完成第三輪融資。
在腫瘤治療中,營養支援常被忽視。在中國,每年新增腫瘤患者560萬,營養不良發生率40%-80%,傳統診療方案中,腫瘤醫生專注治療,患者出院居家營養管理缺乏系統性指導,導致治療中斷、症狀增加,嚴重影響生存質量與週期。
楚動科技創始人馮志剛瞄準腫瘤治療中營養管理缺失這一巨大痛點,推出中國首個醫學營養AI系統“營養百家”,將資料與演算法引入營養管理,以“AI+醫學營養”為臨床醫護提供高效決策支援工具。
楚動科技為患者提供數字化康復系統、醫學營養食品及Health life營養師團隊等全程營養管理服務,已經賦能17個省份68家公立三甲醫院,服務70000餘名患者。
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加劇,慢性疾病發病率上升,人們對健康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長,2025年全球醫學營養市場規模有望突破千億美元,AI與醫學、營養學的結合成為健康領域的熱門創業方向。
宣告:訪談物件已確認文章資訊真實無誤,鉛筆道願為其內容做信任背書。
– 01 –

鉛筆道:為什麼會選擇腫瘤營養管理作為創業方向?
馮志剛:我接觸過多位國家級腫瘤學專家,提到很多患者因身體指標與症狀等營養不良問題無法持續接受抗腫瘤治療,尤其消化道腫瘤有80%的患者發生營養不良。
腫瘤細胞攝取營養的能力遠高於正常細胞,導致機體“疾病性飢餓”。臨床醫生接診壓力大,沒時間做長期營養管理,患者和家屬缺乏專業知識,市場上也缺乏針對重症和術後營養不良的管理系統,導致需求未被滿足,腫瘤營養領域是個巨大的需求市場。
這是藍色的市場,春天的時機。
鉛筆道:你是怎麼評估並快速驗證這個機會的?
馮志剛:2017年,我成立楚動科技,在2017到2019年這兩年,我一直在做市場調研。先後拜訪100多位臨床腫瘤專家和消化道專家,他們提到國內已有臨床快速康復和腫瘤營養的指南,但醫生沒時間落地。
患者從住院到居家需要長期管理,但三甲醫院平均住院時長只有5天,醫生和護士工作也相當飽和,根本無法完成患者的全程管理。
臨床營養科人才缺失人手不足,有的醫院甚至沒有這個科室,醫生只能口頭叮囑患者“重視營養”,很多患者不懂“怎麼吃、吃多少、吃多久、看什麼指標”。
調研兩年後,2019年下半年,我決定開發“營養百家”系統。
鉛筆道:專案的推進怎麼樣?
馮志剛:2019年7月,與國家癌症中心啟動“患者全程營養管理”科研專案,開發1.0版本系統。
2020年10月,1.0版本上線,在腫瘤醫院開展基於ePRO的臨床研究,驗證指標改善效果。2021年,獲梅花創投天使輪融資,合作醫院從1家擴充套件至7家。
2022年,我們完成Pre-A輪融資(脈尊之本),合作醫院增至30家。次年5月,系統被寫入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營養專委會專家共識,8月啟動A輪融資(安吉兩山國控),完成第三輪融資。
截至目前,管理患者超7萬人,覆蓋腫瘤、消化道、內分泌等多個學科。

楚動科技創始人馮志剛(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 02 –

鉛筆道:剛開始時,整個市場是什麼狀態?
馮志剛:我做的是“人工智慧+醫學營養管理”,是營養食品行業中專注AI研發的,是AI研發企業中專注醫學營養的。
我們研發了國內醫學營養領域唯一一套AI系統,給臨床醫護做輔助決策。營養品市場雖有幾千個品牌,但我們的核心是資料庫驅動AI,和他們是合作關係。
我們正在改變領域規則:在臨床營養領域,把碎片化管理變成全程數字化;在健康管理領域,從經驗判斷轉向資料驅動。
鉛筆道:系統是如何實現動態監測的?
馮志剛:患者透過“營養百家”公眾號來管理日常指標與症狀,透過楚動科技自主研發的AI體脂秤定期測量居家資料,同時定期上傳血液報告(社群醫院)、噁心、腹瀉等資訊,系統會及時更新管理方案並反饋給營養師及醫護端。
鉛筆道:未來能不能透過軟硬體結合讓患者上報資料更便捷?比如戴個眼鏡,能自動監測嘔吐、腹瀉等症狀,資料直接傳輸到系統裡?
馮志剛:這不僅需要AI進步,還得結合物聯網技術。
如AI眼鏡,可能需要同時實現:語音問詢患者症狀並記錄;透過5G傳輸醫院用藥資料及副作用;整合活檢等檢查指標。
但核心是——AI分析需要多維度資料支撐,當前硬體採集能力有限。
– 03 –

鉛筆道:現在國內鋪了多少個城市?未來最大增量在哪?
馮志剛:23個城市左右。
最大機會是從TO B轉向TO C,現在“營養百家”軟體主要由醫生和營養師使用,當患者能看懂血液報告、自主操作時,市場就會爆發。中國糖尿病、高血壓、腫瘤人群過億,若他們每天用軟體記錄指標、按處方買產品,行業營收會呈指數級增長。
鉛筆道:C端盈利比B端容易,關鍵點是什麼?
馮志剛:對,關鍵是信任感,但這種信任需要時間積累。患者自己操作軟體,不存在“不信任醫生”的問題,只要過了使用者教育這關,增長潛力巨大。
當老人家屬用我們的軟體記錄指標(體重、肌肉含量、睡眠等),對比半個月內的變化,就能用事實戳穿很多保健品“治百病”的謊言,對很多行業是顛覆性的改變。
鉛筆道:這些資料未來能應用到整個醫療系統嗎?
馮志剛:目前已從腫瘤拓展到消化道、內分泌、老年醫學科。我們的目標是覆蓋所有需要管理的“慢性病人群”。

楚動科技旗下的營養食品
– 04 –

鉛筆道:資料採集方面似乎是個關鍵挑戰?
馮志剛:沒錯,最大的挑戰在於患者居家資料採集。
現在的老年人沒有監測習慣,出院後的資料基本是空白。我們投入最多的工作就是建立這套跟蹤體系,這也是我們的“護城河”。
鉛筆道:目前使用者規模和增長速度如何?
馮志剛:此前保持每年100%的增長,現在增速回落到50%左右,今年目標是突破10萬病例。
雖然看起來數字不大,但我們堅持做高質量資料採集,要求包含完整的全程管理資料,這種標準下的增長速度很有價值。
鉛筆道:你認為行業下一個增長點會基於哪些技術?
馮志剛:重點在兩個方向:一是提高臨床普及率,讓更多醫院重視患者的全程指標管理;二是物聯網技術的突破,讓居家的指標管理變得便捷,會讓更多的人重視指標動態管理。
鉛筆道:隨著網際網路康復管理的普及,普通家庭的看病和康復成本會有怎樣的變化?
馮志剛:根據腫瘤代謝雜誌上發表的研究,透過長期的營養和運動管理,患者的住院時長和藥品使用等綜合治療費用能降低32%。
鉛筆道:隨著AI晶片和大模型的普及,家庭場景中會出現哪些新型智慧終端或服務?
馮志剛:我們正在安吉打造一個專案展示館,就是在探索這個方向。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普通患者看不懂體檢報告和健康指標。
我們的解決方案是在社群黨群服務中心設立"智慧小屋",配備檢測裝置連線到我們的網際網路醫院,這樣居民就可以免費檢測,AI會分析資料並給出就醫建議。
本文僅為口述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鉛筆道立場,亦不構成投資建議。


歡|迎|聯|系
想獲得調研,請聯絡:pencil-news
想商務合作,請聯絡:renguozhou2019
想加入創業社群,請聯絡:Pencil-news
想進行市場合作,請聯絡:Pencil-news
文章轉載,請聯絡:Pencil-news

推|薦|閱|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