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句話:可供消費者選擇的大牌還不夠多。


文|王毓嬋
編輯|喬芊
來源|36氪未來消費(ID:lslb168)
封面來源|IC photo
春節到來之前,微信電商團隊回應了商家的焦急期待,給“送禮物”功能安排了絕不會讓人忽視的入口,那就是微信對話方塊正下方——就安插在“紅包”和“轉賬”中間。
上個月,“送禮物”功能開啟灰度測試時,36氪就曾撰文稱,它也許是能媲美“微信紅包”的天才發明——同樣是在年關將近時出現,同樣是滿足使用者維繫人情的需求,同樣是只降低行動門檻,而不創造新的需求——雖然銀行轉賬也能給親朋好友送錢,但就是不如微信紅包更輕鬆更有趣味性,所以前者永遠不會像後者一樣高頻。

送禮介面截圖
1月的微信公開課上,公開課講師稱外界對這個功能有些“過譽”了,但緊接著,微信團隊就用開闢“關鍵資源位”的方式證實了內部對這一功能真實的重視程度。
現在,在微信裡給朋友送禮,體驗如何?

電商團隊缺課,產品團隊來補
開啟跟好友的對話方塊,點選右下角加號,選擇“禮物”,就可以進入留言和選禮物介面了。
在選禮物的一級推薦頁面,顯示的是“大家都在送”的禮物。據36氪觀察,一般“最近有朋友送過”和“最多朋友送過”的禮物會排在最前面。
這顯示出張小龍一貫的產品思維,那就是重視“基於社交關係進行的推薦”,而不是機器推薦。這一點也是“看一看”和影片號資訊流設計的核心精神。
在頂部搜尋框裡,輸入品牌名或產品名,就可以進入微信小店,在更大範圍內選禮品了。
為了評估在微信送禮的價效比,36氪統計了服裝、美妝、3C、食品幾個送禮大類的知名品牌在微信小店的商品價格,並與淘寶天貓和京東做出了對比。結果如下:

36氪製圖
上圖中,標有黃色色塊的渠道,代表購買該商品最具價效比的渠道。十款示例商品中,微信小店只有2款具有貨源或價格優勢。以上十個品牌中,有一半的品牌要麼沒有官方微信小店,要麼小店SKU數量遠低於淘天和京東旗艦店。
不得不承認,微信小店目前在品牌齊全度、SKU數量和補貼能力上都偏弱。
特別需要提出的是,雖然優衣庫、Lululemon、HM、耐克、Gucci、Tiffany、Prada等品牌都有小程式官方店,但是在微信小店的介面卻既搜不到官方店,也搜不到官方商品。除了搜尋“耐克”能搜到“滔搏運動”等經銷商的貨源外,其他幾個品牌的關鍵詞都無法搜到任何相關商品,只能搜到跟品牌名諧音的白牌。
這證明微信小店尚未與小程式商店做好對接。今年1月的微信公開課上,微信講師花了不少力氣去講解“小程式要與微信小店打好配合”。
根據微信團隊的規劃,在微信電商系統中,微信小店、小程式、服務號將形成“三位一體”的系統。微信小店承接交易、訂單、售後體驗統一;小程式負責提供功能服務、會員體系、營銷玩法;服務號則負責使用者沉澱和復購等。
現在看來,要把小程式電商的“江山”轉移到微信小店中來,顯然還有不少手續要辦。
當然,在微信送禮物,也有比去淘寶、京東等傳統電商平臺體驗更好的部分——用一句話來說,就是“電商團隊缺的課,產品團隊來補。”在微信送禮,不用向收禮人問款式和收件地址,不用湊平臺滿減或者領券,還有更好看的收禮提示UI介面。以及,最重要的是,因為微信掌握了社交關係,所以寒暄+送禮這一套行為在這裡顯得更加自然。

微信送禮提示訊息 上:改版前 下:改版後
用一句話來總結,現階段的“微信禮物”用來買買年貨、拉近親友關係是足夠的。但如果你真的有需要贈送上檔次的禮物才能維護的人際關係,那這一套恐怕不夠。

微信送禮功能會帶來什麼和迎來什麼?
對於目前的微信電商業務來說,拼SKU、拼價格並不是它的長項,微信真正的長項在於掌握社交關係——而送禮物功能雖然尚不成熟,卻恰恰利用了這一點。
在公開課上,微信講師稱,“送禮物”對於商家的影響,不僅僅在於提升了銷量,還在於基於社交關係的送禮行為幫商家降低了推廣成本。而且,因為只有品質過關的商品,才能透過社交關係鏈進行傳播,所以是一種可貴的良性迴圈。“如果所有商家都致力於此,微信交易的生態一定會發生巨大的變化。”講師說。
另外,因為社交關係本身具有“病毒式傳播”的效應,送禮物功能有望帶動更多從來沒有使用過微信小店的新使用者,透過送禮或收禮的行為進入微信小店,完成第一次消費。
接下來,要最佳化微信送禮的體驗,除了做好品牌入駐工作,等待電商生態從貧瘠到豐富外,還有一些產品團隊能做的事。
這個月的公開課上,微信團隊展示了“送禮物”功能接下來會推出的兩個令人激動的新玩法:“商家送禮好物”和“線下掃碼送禮”。
關於“商家送禮好物”,指的是商家可以在微信小店裡為禮品屬性的商品做專屬的“頁面裝修”,還可以定製貼紙、定製包裹卡,讓整個送禮的過程更加精緻用心——聽起來就像“紅包封面”之於微信紅包這個產品的意義。
“線下掃碼送禮”,則是惠及線下商家,讓線下顧客可以透過掃描店家出示的二維碼,直接在線上為微信好友送出禮物。可以說是給“送禮物”這個功能增加了新入口和新場景,也給線下商家帶來了新的銷售渠道。
一位零食類微信小店商家告訴36氪,自從12月微信灰度測試送禮物功能以來,他們已經抓緊上線了一批禮盒裝產品,以迎接新功能帶來的新客紅利。他們非常期待接下來的農曆新年、元宵節、情人節帶來的送禮需求。“大家送禮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新功能並不是創造了需求,而是降低了難度。這讓我們很興奮。”商家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