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嚴查,真的要爛透了……

昨天看到兩個金融方面的檔案,值得聊幾句。第一個是高層開會,談金融監管問題。我給複製過來:
說昨天開會,審議了《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問責規定(試行)》…
會議強調,要堅持嚴字當頭,敢於較真碰硬,敢管敢嚴、真管真嚴,釋放失責必問、問責必嚴的強烈訊號,推動金融監管真正做到“長牙帶刺”、有稜有角,將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在金融領域樹立起來並長期堅持下去。
這是一個,還有一個是前兩週的,昨天才看到。
是中國新聞網的訊息。說5月6日,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釋出關於進一步開展住房公積金違規提取治理有關工作的通知。
通知提出,加大違規提取懲戒力度。加強違規提取住房公積金行為的行刑銜接,對涉嫌偽造及使用虛假材料的組織和個人,受理部門自發現之日起15日內向公安等部門移交問題線索。對違規提取住房公積金的職工,公積金中心將責令其全額退還違規提取金額,將個人資訊記入不良資訊庫,自違規提取金額退回之日起五年內不予辦理住房公積金提取、不予受理住房公積金貸款申請。機關、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職工違規提取住房公積金的,將以書面形式向其所在單位或其上級紀檢監察部門通報;其他性質單位職工違規提取住房公積金的,將以書面形式向其所在單位通報。
這真不是開玩笑的….長牙帶刺。還是那句話,金融界的亂,早就該管,且嚴厲監管了….
為毛,因為金融是高處經濟頂端的,如果金融亂來,具有超級放大效應。資本市場不是已經淪為少數人的提款機了麼…加上各種如山的債務,天大的窟窿,沒有金融配合,窟窿不會那麼大,債務不會那麼重。比如一個恒大房地產,為什麼能借那麼多債?2.4萬個億,全換成百元大鈔知道有多少嗎?
一張第五版的面值100的人民幣大約1.15克。
2.4萬億等於240張百元大鈔沒毛病吧,也就是說這些錢大約等於:24000000000X1.15=27600000000克=27600000千克=27600噸 。也就說是2.4萬億人民幣重達2.76萬噸。 差不多是一艘基洛夫級導彈巡洋艦的排水量吧…這可是一條海上巨獸級別的戰艦啊!
你他麼在逗我麼?開什麼玩笑。
所以提出如下問題:

國資委早就出了10不準,國有企業從銀行低價拿的錢,有沒有透過貿易模式其實在放貸?有沒有拿著廉價的資金,去搞應收賬的放貸生意?

社會上那麼多M2是哪來的,沒有貸款資質的怎麼貸到的?

有些地方像樣抵押物都拿不出來,金融機構怎麼過的風審會?

IPO資料是真是假?為什麼很多公司上市後利潤就沒了,前面利潤哪來的?

律師行、會計師事務所、保薦機構有沒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果公司爆雷,那些出了無保留意見的事務所要承擔什麼責任?要不要倒查?要不要退賠?

理財公司能退賠,中介機構就不能?

國家投資的各種大小高科技專案,有沒有成果?為什麼沒有?人民的錢,那麼好揮霍的?

發債機構幫著各種主體發出來的債,如果爆雷還不上,發債機構要承擔什麼責任?是不是拿一筆費用就跟他們無關了?

一筆爛賬的地方,要不要嚴肅財經紀律?問問錢花到哪了,花的該不該?

銀行放出去的貸,要不要嚴肅點盤一下,哪些有壞賬風險?而不是續貸蓋住了事?

公積金有沒有被濫用?有沒有失去公積金本意——幫助人民實現居者有其屋的理想?
保險公司收的保險費都用到了哪裡?增值了沒有?虧損了沒有?要兌現的時候打算怎辦?
膿包不擠不破,不破不立,不把這些金融界的爛事整清爽,揹著那麼重的歷史包袱,那麼多的利息後面還怎麼走?

什麼叫人民性,就是堅持人民本位,一切與廣大人民利益相悖的就知道撈小集團利益的,都叫沒有人民性。

什麼叫政治性,政治性就是大局,爆雷,去圍堵維權肯定破壞大局。
你像上面這樣的,錢被少數人撈跑了,讓黨和政府以及全體人民背鍋?合適嗎?
所以,有人說嚴管金融會導致活力不夠,這話是沒錯的。但現在你看看,不嚴管,行嗎?
(免責宣告:本文為經濟學教授據公開資料做出的客觀分析,不構成投資或者購買建議,請勿以此作為投資或者購買依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