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的時候,當時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了頒發給了John J. Hopfield和Geoffrey E. Hinton,這是搞人工神經網路機器學習的。我當時就吐槽說,“感覺文學獎可以頒發給ChatGPT,化學獎頒發給AlphaFold。”
你猜怎麼著?
是的,化學獎頒發給了David Baker、Demis Hassabis和John M. Jumper,是的,“AlphaFold”。
您還真發啊?
還好文學獎頒發給了韓國女作家韓江,沒給ChatGPT,留了一點面子。
金融是什麼?
金融金融,金就是黃金,融就是融化,本意就是將黃金融化分開交易流通,現代金融說穿了,就是一些機構,例如銀行,證券,保險等機構,從金融市場主體募資,再借貸給其他市場主體的經濟活動。
舉個例子:開一間工廠,耗資1000萬,每年賺200萬,而市場缺這類的工廠,預計缺口10家,傳統來說應該是這樣的:
開一家工廠,投1000萬,每年淨賺200萬,開了五年後,這就有1000萬了,再開一家工廠。
20年後,就有10家工廠了。需要20年。
有了金融,就不用這麼麻煩了,先寫PPT,然後路演募資,一家工廠需要1000萬,10家,那就是1億。
直接募資1億,全部直接上馬,10家工廠同時建設。
金融大概就是起這個作用。
如果金融僅僅是這個作用,我為金融鼓掌,有了金融,生產力才能真正的有效率的運轉,資金被用在它應該去的地方,而不是像封建時代的地主老財一樣,挖個坑把財寶埋起來。
現在是嗎?各位?
現代金融複雜程度還是這樣嗎?
無窮無盡的金融衍生品,無窮無盡的金融公司,數不清的“金融分析師”,現在各大影片平臺的股神們又出來了吧?
把各大券商那些“分析師”的報告拿出來看一下,各位,那些什麼“行業投資策略週報”,“大類資產每月觀察”,“定量策略報告”,你看嗎?
狗都不看,我有粉絲就是寫這個的,全是套路。
就在本留言區,如果有從事相關行業的,如果你不同意我的觀點,如果你真的認為你寫的是有價值的,請你直接在評論區狠狠怒噴我,在下非常樂意看到閣下的見解。
目前搞金融的已經到了甚至邏輯都不能自圓其說的地步,舉個例子,會計師事務所造假的問題,上市公司需要找會計事務所對年報進行審計,出錢的是上市公司,那會計事務所能出什麼報告?你指望它出什麼報告?邏輯上都不成立。
好多人一說這個問題,藉口就來個,什麼這個只是中國特色,人家外國會計事務所才不是呢,外國會計師事務所為了自身的信譽是不會作假的。
那麼安達信去哪了?過去是五大會計事務所,安達信呢?那麼大一個安達信,去哪了?
我吐槽法律很多,但是法律至少還有個“迴避制度”,這金融行業不但不迴避,好像故意去搞牽連關係。
當然,說這些東西完全沒有用,也不是,也算提供了就業麼。
凱恩斯老爺子說了,挖坑埋坑,這就創造就業了,我看金融行業,大差不差。
別說那複雜的金融了,給你一張真實的報表,你也看不出來。
做假賬屬於那種兜不住的,而正常的公司是一本賬,但是出四個表,給公司股東高管看的,那是正常的,給銀行看的,那是高流水高資產,增加授信,給稅務看的,那是低收入高研發,少繳稅,給投資人看的,高流水高利潤,低現金流,主打的就是一個融資和套現。
這是假賬嗎?
不是,這叫“口徑不同側重有異的財務報表”。
是合法的。只要不出事,出事了那對不起,什麼東西都會拎出來說說,該抓的抓,該判刑的判刑,這不是說只有中國如此,世界都是這樣。
金融和製造業
我現在都懶得看美國所謂的“製造業迴歸”,甚至我都希望中美趕緊經濟脫鉤,我沒別的意思,我就想看看美國人吹的牛皮能不能實現。
2024特斯拉財報出來,運營利潤6.3%,這不是一般人在運營,這個是美國天才馬斯克的企業,在美國只有特斯拉一家像樣的電動汽車,而美國的抵押貸款利息為6.35%。
在美國搞製造業?
您配嗎?您比馬斯克如何?
這段時間美聯社搞了一個報道,說特朗普和鄉村歌手李·格林伍德,在中國印刷了一大批聖經賣到美國,根據美國海關進出口資料顯示,這批貨物總成本342000美元,每本聖經不到3美元,但是在特朗普商店最低價格59.99美元,潛在銷售收入高達700萬美元。

然後特朗普說貿易戰很容易打贏。
特朗普一邊利用中國製造拼命賺錢,一邊告訴美國人,製造業要回歸什麼什麼的。
呵。
為什麼通用不行了?
通用官僚主義?通用不思進取?或許吧。
那為什麼波音不行了?
波音僱傭了印度工程師?波音CEO太過於看重財務報表?或許。
那為什麼英特爾不行了?
英特爾壓錯寶了?英特爾擠牙膏?或許。
你有沒有發現,上面舉的例子,都是美國頂尖的製造業?
頂尖製造業都這樣,你掂量掂量。
英偉達為什麼可以?因為英偉達沒有代工。
AMD為什麼過去不行,現在可以?因為AMD把代工甩出去了。
而英特爾虧損最嚴重的,好巧不巧,就是代工。
那巴菲特每年利潤多少?
1957-1975 初始期 平均年化收益率21.99
1976-1998 成長期 平均年化收益率42.42
1999-2019 晚年期 平均年化收益率9.23
製造業在美國,狗都不幹。
金融業對於製造業的擠壓,是每個人都看得見的。
為什麼到了這個地步了?
上一篇文章說懷念冷戰,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人類始終要推動科技發展,把餅子做大了,然後人可以分的更多,今天隨便一個人,不管是你還是我,生活條件都比過去的達官貴族好得多,你可以隨意從冰箱拿出一罐飲品,晚上夜宵可以去吃萬里運過來海鮮,坐上火車飛機日行萬里,這是古代想都不敢想的,都是科技所賜。
人類應該把資源繼續投入到推動科技發展中,這樣人的生活才會變得更好,但是現在不是這樣,正如同上文和前一篇文章所述,大量的資源都投入到對於推動人類科技根本沒有任何用處的地方,以至於像馬斯克都能成為引領世界科技的英雄了。
說起來很搞笑,摩托羅拉很早就搞過銥星計劃,雖然失敗了,但是推動科技進步,就是靠這些失敗堆疊成的,很多人喜歡說電動汽車,電動汽車又是什麼了不起的新東西?二戰時期德國都開始搞電動坦克了,從0到1的創新現階段幾乎沒有。
如果說不願意去投入更新的東西,不願意推動從0到1的跨越,很快人類就會陷入零和博弈,餅子做不大,每一個國家都緊緊握住自己能握住的。
我們說為什麼過去搞貿易自由,現在搞貿易戰?核心是什麼?
當進入零和博弈了,你多一點我就少一點,餅子做不大最後的結果只能是戰爭。
無限度的炒作金融資產,可是炒作終究是有盡頭的。
和古代不一樣,現代科技已經到了一個地步:不管怎麼折騰,一個工業化後的國家是不會餓著人的,就算是瞎折騰,也有大量瞎折騰的空間,也就是仗著這個。
如果不能集中力量推動科技發展,錢只在金融圈子裡面打轉轉,那還真的不如每年定期給全民發錢算了。
反正要麼是把錢給金融,要麼把錢給全民提福利,那不如發福利。
現在我就看著今年的物理學獎和化學獎,想到一個事情:說現代科技進展如此緩慢,是不是因為真的有智子把我們鎖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