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遠不會買黃金,更不會投資黃金!

最近,很多以前的同事和朋友問我黃金的事情,而且除了極少數人是自己的想法,絕大多數都是他們的父輩和他們提出的——最近一段時間,黃金價格下跌了些,他們想要買些黃金來保值或增值。
由於以前在單位的時候和一些同事關係不錯,再加上他們知道我現在主要在網路上寫一些國際政經方面的文章,於是便向我諮詢:黃金還有沒有上漲的空間?能不能投資點黃金?
說實話,我是不敢給出明確的建議的,因為投資就意味著風險。
雖然我不能給他們直接建議,但是我還是把我對黃金的理解告之了,那就是標題所寫:我永遠不會買黃金,更不會投資黃金!

所以,在正文開始之前,我們必須要宣告下:以下內容只是我的個人理解,不構成任何的投資建議,風險自擔。

什麼東西才有投資價值?

你投資房子,因為房子能住人;你投資農場,因為農場能生產出農產品;你投資鐵礦,因為鐵礦能冶煉出鋼鐵,而鋼鐵可廣泛的應用於各種建設……

黃金有居住功能嗎?有吃飯功能?有建築功能嗎……
既然黃金不能吃、不能喝……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持有黃金,甚至很多國家的央行都在儲備黃金?

那是因為黃金有三個用途:

第一,黃金具有一定的工業用途;
由於黃金的導電性和耐腐蝕性非常強,所以經常被用於電子產品中。例如,智慧手機、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等都含有微量的黃金線路。
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的最新的產量資料顯示,2023年全球黃金開採量總計3000噸;根據《中國黃金網》資訊,2023年全球黃金工業需求僅為297.8噸。
也就是說,全球每年產的黃金數量遠遠大於工業需求量。所以,僅從工業用途來說,黃金遠不該這麼值錢——供遠大於求嘛!
第二,黃金可以用作首飾;
問大家一個問題:你為什麼不買鐵戒指?鐵項鍊?是因為鐵製的戒指或項鍊不好看嗎?當然不是!你之所以不戴鐵戒指、鐵項鍊並不是因為它們不好看,而是因為鐵太常見了,太便宜了,戴那些沒有面子。
根據《中國黃金協會》資料,中國黃金首飾用金為最主要的消費需求,佔全國黃金消費量的比重約為60%。
為此,我專門統計了近20年世界黃金在首飾上的用量:除了2008年次貸危機和2020年疫情,首飾的黃金用量異常低外,整體上黃金在首飾的使用量是下降的。
我們再來看看中國黃金在首飾上的用量:2001年中國加入WTO,經濟開始飛速發展,於是對黃金首飾的需求出現大幅度的上漲。但是,近10年,中國人對黃金首飾的需求幾乎沒有任何增長了。
以前,中國人比較窮,黃金比較值錢,對於很多人來說,戴著金首飾意味著地位、財富和身份的象徵,所以對黃金首飾的需求出現了大幅度的上漲。
但是,現在呢?
黃金已經不能作為身份、財富和地位的象徵了——就算你戴個十斤重的大金鍊子,也沒有誰會認為你多有錢,反而會覺得那很醜。
所以,無論從世界角度來說,還是從中國角度來說,黃金用於首飾方面的作用已經大不如以前了。
黃金在工業上的用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在首飾上的用量也沒有增加,但是每年黃金的產量卻在增加,按理說黃金的價格應該下跌才對啊?
事實告訴我們,這些年,黃金的價格非但沒有下降,反而出現了大幅度的上漲,為什麼?
這就要說到黃金的第三個用途了,也是我們重點要說的。
第三,黃金可以用於國際支付。
馬克思在《資本論》裡面有一句名言: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是說金銀並非天生就是貨幣,只是在一定的生產關係下它才成為貨幣;“貨幣天然是金銀”這句話是說金銀非常適合充當貨幣。
僅僅在四五十年前,西方國家依舊是把黃金當成貨幣的,採取所謂的“金本位制”——包括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
什麼意思?

以前,西方國家在貿易的過程中用的是金幣。後來,隨著經濟規模越來越大,使用金幣非常麻煩,於是便出現了紙幣。但是,那時的紙幣和現在的紙幣是不一樣的——那時的紙幣是和黃金掛鉤的,現在的紙幣完全成了信用貨幣。

比如大家熟知的“佈雷頓森林體系”:美國為了讓美元成為國際貨幣,規定每35美元等於一盎司的黃金,即每一美元的含金量為0.888671克黃金。
你把東西賣給美國人,美國人給你美元,你肯定不敢要啊,因為美元是美國的貨幣,又不是中國的貨幣。怎麼辦?於是,美國就想出一個辦法:只要你拿著35美元就能到美國換1盎司的黃金。這樣一來,大家就敢收美元了,因為美元就等於黃金,所以那時的美元又被稱為“美金”。
但是,大家也知道的,1971年8月15日‌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了,從那以後,美元就和黃金脫鉤了,美元徹底的就成為信用貨幣了。
以前,你手中有1盎司的黃金才能印35美元,但是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你就可以隨便的印美元了,沒有了任何的制衡,美元徹徹底底的成了信用貨幣——美聯儲想印就印,不想印就不印,完全看美聯儲的“心情”。
美元成了信用貨幣,美聯儲可以隨心所欲的印美元,這時世界各國就不太敢要美元了——我儲備了大量美元,要是美聯儲大量印美元,我儲備的美元不久被大幅度貶值了?
美國不想丟掉美元霸權的位置,世界各國又不敢持有美元,怎麼辦?
於是就有了“石油美元”,美國逼迫沙特等石油產出國讓石油和美元掛勾上,任何國家想要購買沙特的石油必須要用美元——石油是工業的血液,你可以不用美元,但你不能不用石油吧?你用石油就離不開美元。
這樣一來,世界就等於有了兩種公認的貨幣:美元和黃金。
美元是信用貨幣,黃金是實物貨幣。
大家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錢多了,房子就會漲價;錢少了,房子就會降價。

美元和黃金的走勢就是這樣的:美元值錢了,黃金就貶值;美元貶值了,黃金就升值。這兩者的走勢是相反的。
美元什麼時候值錢?什麼時候不值錢?
美聯儲加息或縮表的時候,大量的美元就會流入銀行,市場的美元就會減少,美元就會值錢;美聯儲降息或開動印鈔機的時候,市場的美元數量就會變多,美元就會不

值錢。

所以,黃金的走勢和美元指數的走勢是相反的。
大家看下面一個圖:圖中灰色的K線就是美元指數,彩色K線就是紐約黃金走勢,兩者的走勢是完全相反的。
按照正常道理:美聯儲加息,美元指數就會上漲,黃金就會下跌;美聯儲降息,美元指數就會下跌,黃金就會上漲。

現在美聯儲在加息還是降息啊?

美聯儲在降息啊!

2020年疫情爆發後,美聯儲開動印鈔機,在很短的時間印了天量的美元導致美國物價指數暴漲。為了控制物價,美聯儲又在極短的時間內進行大幅度加息;短期內大幅度加息會導致經濟變冷,於是美聯儲又開啟了降息。
現在美聯儲正處於降息週期內。
按照正常道理,美聯儲處於降息週期內,大量的美元就會從銀行流入到市場上,市場的美元就會變多,美元就不值錢了。

上面我們說過了,美元的走勢和黃金是相反的:美元不值錢了,黃金就值錢了。

按照這個邏輯,美聯儲還要降息,那麼黃金就應該還會漲才對,是吧。

但是我為什麼就是不買黃金,就是不投資黃金呢?

原因很簡單:我認為,黃金的價格已經漲過頭了,遠超其實際價值了。

大家繼續看圖:2018年的時候,黃金的走勢明顯地要強於美元指數。

2018年的時候到底發生了什麼改變了黃金走勢?
兩個原因:
第一,俄羅斯央行拋售了大量的美債,大規模的買入黃金;
俄羅斯為什麼要清空美債?
以前我們在《謀劃三年多,俄羅斯已完成戰前所有準備,戰爭隨時可能爆發》這篇文章中就給大家分析過:2018年的時候俄羅斯就已經準備對烏克蘭發動戰爭了,為了防止在發動戰爭的時候美國凍結或沒收俄羅斯持有的美債,俄羅斯干脆就把所有美債給賣掉了。
賣了美債,拿到美元就有用了嗎?
沒用啊!
因為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後,美國還可以切斷俄羅斯的美元結算通道——把俄羅斯踢出swift系統,那時就算俄羅斯有美元也沒用,因為你的銀行、“微信”和“支付寶”都用不了,客戶沒有辦法從俄羅斯收到錢。

怎麼辦?

於是,俄羅斯就在戰爭之前把美債換成了美元,再把美元換成了黃金——如果真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俄羅斯就可以用黃金和其他國家進行貿易。
現在大家知道黃金為什麼在2018年的時候開始明顯強於美元了吧,因為俄羅斯央行大規模的買入黃金了,干預了黃金市場。
第二,2018年特朗普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科技戰;
特朗普異常反華,我們自然也要做最壞的準備,於是中國央行也開始大規模的購入黃金。
下面圖中的藍色線條就是中國黃金儲備:
我可以明確的說:無論是俄羅斯央行,還是中國央行,公開出來的黃金數量肯定是偏低的,實際持有的黃金數量肯定要遠遠地高於公開出來的。
不久後的2020年,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了戰爭,黃金再次成為避險工具,大量投資者又大量購買黃金對沖風險;再然後,巴以戰爭又爆發,投資者又大量購買黃金對沖風險……

中國、俄羅斯等國的央行大規模的購買黃金;戰爭爆發,大量投資者大筆購入黃金避險;黃金暴漲,大量老百姓跟著投機買入……於是,便催生了一輪黃金大牛市,嚴重超出了黃金該有的價值。

原來市場的糧食是足夠的,但是由於戰爭和投機等因素,大家都瘋狂的囤糧,一旦危機解除,你說糧食的價格會怎麼變化?
現在我要問一句:未來會比現在更差嗎?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特朗普上臺後,俄烏戰爭的規模極大機率不會擴大了,特朗普甚至可能會解除對俄羅斯的一部分制裁,俄羅斯還有必要儲備那麼多黃金嗎?巴以戰爭,以色列和伊朗也多次交手,彼此摸清了對方的底線,以後的中東還有前幾年那麼危險嗎?4年的貿易戰、科技戰,中國也摸清了特朗普,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還有必要儲備那麼多黃金嗎?對沖基金還有必要持有那麼多的黃金嗎……
短期內,黃金的走勢我無法預料。但是,我敢說,在長時間刻度內,黃金必有一場漫漫下跌(根據我的測算,按照2018年美元指數和金價的關係,未來黃金會跌50%左右)。
所以,我永遠不會購買黃金,也不會投資黃金——以前如此,以後也會如此。
—–全文到此為止。原創不易,如果喜歡,請點下“在看”和轉發到朋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