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yings:
假期第一天,聊點讓人開心的。
這裡是新世相的欄目#Goodnews,我們會蒐羅這個世界上正在發生的好訊息給你,每月主題不定。
我是本月輪值編輯@三花,為你整理剛剛過去的四月的“好訊息”。
我篩選「Good news」的標準是:讓我們離期待的世界更近了一點點。
令人憤怒的事沒有不了了之,值得關注的事沒有隱入塵煙;
述說被聽見,期待被實現了至少一點;
生命偶有奇妙的、不可複製的際遇,哪怕需要付出漫長的靜候。
我承認,“一點點”三個字帶著妥協。
一步邁進期待實在太難,我們只好稍稍調低閾值,積攢一點“世界還不錯”“世界好像變好了一些”的證據,積蓄一點繼續對抗生活晃動的信心。
以下是來自四月的、你值得知曉的好訊息:

日媒報道,環球音樂的工作人員在整理倉庫磁帶時,意外發現一卷儲存完好的多軌錄音帶。
其中有一首鄧麗君生前未釋出的新歌。
歌曲由曾合作《償還》《我只在乎你》等作品的作曲家三木剛和作詞家荒木豐久共同創作,歌曲錄製時間推測為 1980 年代中期。
多軌錄音帶因成本高昂經常被覆蓋反覆使用,這首歌能完整保留下來實屬奇蹟。
歌原本沒有名字,荒木豐久重讀歌詞後,將其取名為《情歌最愛夜霧時》。歌曲將於 6 月正式釋出。


被叫做“菜市場梵高”的大爺李昀俠,受邀參加畫展了。
李昀俠是山東人,今年 71 歲,小時候因為發燒導致智力受損。他 11 歲開始自學畫畫,一畫 60 年。
他去菜市場擺攤,左邊是碼好的蔬菜,右邊放自己的畫作,一半賣菜,一半賣畫。

圖源@一隻瓜子兒
最近,李昀俠受邀去雲南參加“2025 年山取獎”畫展,他畫的梅花被擺在了展廳的顯眼位置。
這也是他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走出山東。出發前,家人叮囑他穿軟底布鞋方便走路,李昀俠特意換上一雙皮鞋。
他說自己像孫悟空一樣,“騰雲駕霧地過去了,這輩子值了”。

一隻困在北京地鐵 6 號線軌道多天的三花貓,被順利救出來了。
因為行蹤不定,車站工作人員會隨時記錄它的位置,預備救援:
“4月22日0:23,下行道岔區閃現。”
“4月23日0:17,躲進排水溝。”
……
最終在 4 月 25 日末班車停運後,在常營站將其救出。靠近時小貓已經非常虛弱。
獲救後,大家叫它“小常營”;後來,救助人給它改名“Jessie”,因為不想小貓被用困住它的環境起名字。
“希望它能忘掉那個漆黑的隧道,有明亮的未來。”

圖源@一粒夢

4 月 12 日凌晨,雪豹“凌小蟄”自主跳上了一米多高的隔離場圍欄,恢復了基本的跳躍能力。
這隻雄性雪豹幼崽當初被發現時已經瀕臨死亡,因高空墜跌導致頸椎、胸椎損傷及嚴重感染,被送往西寧野生動物園救治。
按照慣例,被救助的雪豹會用“凌”字命名,因為“凌”字有跨過、越過的意思,“遇到了生命中的一道坎,希望它們能跨過去”。
這隻雪豹被救助時剛好是“驚蟄”,因為它體型較小,所以取名“凌小蟄”。
經過 50 多天的救治,“凌小蟄”病情逐步好轉,體重也由 9.7 kg 長到 15.4 kg,已經能夠自主站立、行走和跳躍,甚至“拆家”。


“尊重女性不需要全粉器械。”


4月23日,北京市延慶區人民法院釋出了一起案例:
一名 13 歲女生因為被同學散佈黃謠而產生情緒障礙休學,2023年年底,女生將造謠者及其監護人告上法庭。
法院最終認定造謠者對女生構成名譽權侵害,判決造謠者賠償醫療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各項費用,總計 9162.98 元。
去年元旦,女生給法官寫了一封感謝信:
“(感謝您)讓我知道了這件事並不是我的錯。”


金秀賢開發佈會痛哭、否認自己與未成年時期的金賽綸交往的當天,韓國國會情願網站上出現希望推動“金秀賢防治法”(現已修改為“OOO防治法”)的情願。
要求將現行未成年性自主決定權從 16 週歲提高到 19 週歲。
同時加重對加害者的處罰,由原先的“性騷擾處以罰金、強制性交處以 2 年以上有期徒刑”,改為“性騷擾處以 2 年以上有期徒刑、強制性交處以 5 年以上有期徒刑”。
請願案 7 天內就累積超過 5 萬人連署,達到送交國會討論的門檻。
被投擲巨石的水面仍然無法遏制地走向平靜,至少還有漣漪。幸好還有漣漪。


韓國女性開發研究院的研究小組釋出一條資料:
對年齡層 25-44 歲的人群進行調查,68.8% 的男性認同“男性也應參與家務育兒”。
聽上去比例並不高。
但 2019 年調查同類問題時,當時同意該觀點的韓國男性比例僅為 45.9%。六年,提高了 22.9%。
韓國作家韓江寫的《素食者》中有一句話:
“我變得如此鋒利,難道是為了刺穿什麼嗎?”
我們一遍遍重申議題,借文學、電影、新聞事件發出聲音,變得銳利,終究會刺穿什麼的。

圖源《82年生的金智英》

在香港,排隊等候的時候抽菸,要罰款了。
4 月 25 日,香港特區政府刊登了《2025 年控煙法例 (修訂)條例草案》:
“明年 1 月起,禁止在輪候公共交通工具的劃定範圍、輪候進入電影院、醫院、公眾遊樂場地、體育場等地方吸菸。”
“輪候”,代表兩人或以上排隊等候的情況。違者罰款 3000 港幣。
如果只有一人候車,也不能在有地面標記的指示區域內吸菸。
官方解釋稱,“(因為)出現地面標誌的區域市民會有必要在此等候逗留,在這個地方吸菸會影響他人,讓人吸食二手菸。”


@黃佳佳 因車禍導致殘疾,需要終身坐輪椅。
攝影師策劃為她拍一張“站起來”的婚紗照,所有人躺在沙灘上,用無人機俯拍。很多遊客主動加入,最後拍出來一張心形照片。
佳佳形容那一刻,“感覺被全世界擁抱了。”


2024 年冬天,賽里木湖景區為了冰雪節活動,引入了幾座巨型恐龍雕塑,試圖打造“遠古末世感”,“侏羅紀時代重現”。
但被網友吐槽太醜了。
4 月 23 日,景區“聽勸”地拆除了恐龍雕塑。還有不少人目睹了恐龍坐車遷徙現場。


英國一隻走失 16 年的貓咪回家了。
2009 年,英國一隻名叫 Sunshine 的小貓偷溜出門,從此再無音訊。
主人@Pullen 想盡一切辦法找它,貼告示、發傳單、聯絡各大寵物醫院和收容所,都沒有任何訊息。
後來他搬家,幾乎已經放棄尋找。結果最近突然接到一名獸醫的電話:
“有一隻豹貓突然出現在我們的辦公桌上,看晶片是你的貓,Sunshine。”
再見到 Sunshine 它已經 19 歲了,瘦到只剩兩公斤,被人當成流浪貓送去醫院。重逢後,Pullen 已經不奢望太多,“它可能不會陪我們多久了,但至少它可以幸福地養老了。”
以及他很慶幸,“幸好這些年來,我從未換過電話號碼。”


4 月 30 日,是杭州市擁有電報業務的最後一天。5 月 1 日,杭州將全面取消傳送和接收電報的業務。
我們幫 13 位讀者向杭州發了最後的電報。
“媽媽,電報沒有了,我永遠愛你。”
——兒子寫給曾兼任過電報員、現已退休的母親。
“田:春種秋收,慢慢長大。”
—— “愛你的媽媽” 寫給 “吾兒餘書田”。
“杭州市檔案館你好,最後一封電報即將歸檔,請查收。敬禮。”
——上海市檔案館的一名員工寫給杭州市檔案館。
……
拍電報的那天早上,我們在營業廳門口碰到一位奶奶,今年 76 歲,她是一位老電報員。原本只是來辦電話卡的,看到大家排隊後特別震驚,“原來現在還有電報啊?”
她脫口而出了自己當年敲擊過無數次的漢字四位電報碼:6643 是 “速”,0932 是 “回”。
“速回。”
時間總在流逝,時間無法速回。時代跟我們再次告別了一樣老事物,但昨日的電波永不消失。


日本網友偶遇了一棵被認定已枯死而被整棵砍斷的櫻花樹,它開了新的花。
生命是春天不息。

編輯:三花
部分素材來源:《82年生的金智英》;@西寧野生動物園,@每日郵報,@Vista看天下,北京日報,@中國新聞週刊,@南風窗,@新京報,@環球網,@新浪娛樂,@視角_日本 等。



一個好訊息“彩蛋”:


分享你的Good news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