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在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留學人員熱議政府工作報告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回顧總結過去一年工作,提出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部署今年政府工作重點任務。
政府工作報告引發廣大留學人員的熱切關注,大家議熱點、談期盼、話未來,紛紛表示將認真學習報告精神,堅定落實各項部署要求,凝心聚力,攜手同行,以高度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努力答好時代課題,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關鍵詞:“科技成果轉化”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支援政策和市場服務,推進職務科技成果賦權和資產單列管理改革,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能。
從基礎研究的突破到關鍵技術的創新應用,從新興產業的崛起到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科技創新貫穿於產業發展的各個環節,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離不開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

資料圖: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市山鎮耀裡村的一處光伏發電站。人民網 謝東攝

“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培育綠色能源等新增長點,我深感責任重大。”廣州歐美同學會常務理事、暨南大學歐美同學會會長,暨南大學新能源研究院院長麥耀華表示,當前全球新能源產業競爭激烈,我國正積極推進能源轉型,新能源發展迎來黃金機遇期。國家對科研創新的大力支援,為新能源技術研發、成果轉化注入強大動力。我將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資源,積極推動產學研合作平臺建設,吸引更多留學人才投身新能源產業。同時,建議完善留學人員回國服務體系,為他們創新創業提供更優質的環境,助力我國新能源產業突破關鍵技術瓶頸,提升國際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科技創新與民生福祉的深度融合,為我們幹細胞藥物領域的轉化研究注入了強大動力。”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理事、上海市寶山國發合成生物學應用轉化研究院專家委員會秘書長李一佳說,作為幹細胞藥物領域的研究者,我們深感責任重大。將緊跟國家政策導向,全力推動幹細胞技術在肌肉減少症領域的研發與應用。藉助人工智慧輔助設計等前沿技術,進一步提升幹細胞治療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努力讓幹細胞技術在改善老年人健康、促進銀髮經濟發展以及助力“健康中國”建設中發揮作用。

圖片來源:AI配圖

“從政府工作報告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國家發展的強勁脈搏,過去一年,我國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遼寧在東北振興戰略中勇當先鋒,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歐美同學會副會長、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副教授張秋實表示,2025年是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決勝之年,我們要以實際行動踐行使命,重點推進高階裝備製造、積體電路、新能源等領域核心技術攻關;在智慧製造、綠色低碳等領域搭建國際創新平臺,吸引更多海外高層次人才來遼創業;講好遼寧故事,圍繞文體旅融合、鄉村振興等領域建言獻策,提升對外開放的軟實力。以科技報國的赤子之心,為遼寧打造新時代東北振興的“新質生產力”貢獻智慧力量。
安徽工業大學歐美同學會會長,安徽工業大學冶金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趙卓說,全國兩會擘畫的“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藍圖,為高等教育工作者注入了強勁動能。我將在教學科研一線深耕的實踐中,立足“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戰略定位,努力打造產學研協同創新生態。將以“戰略金屬高效分離提取”科研團隊建設為抓手,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透過構建“國際導師+校企聯合”培養模式,培育兼具家國情懷與國際視野的複合型人才;搭建中外學術交流雲平臺,促進先進技術成果轉化落地。同時,持續發揮留學人員內引外聯優勢,為學校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貢獻智慧和力量。
關鍵詞:“國際傳播”
從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到2024年的“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提高國際傳播能力”,再到今年的“擴大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這為我國在國際傳播的廣度和效能上提出更高要求,凸顯了全面提升傳播能力、增強國際話語權的決心。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廣州歐美同學會常務理事、天河分會會長,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陳定定表示,留學人員在海外學習生活,熟悉不同國家的文化和價值觀,在國際傳播中具備獨特優勢,能夠成為中外交流的重要橋樑。未來,我將憑藉自身的國際視野和專業知識,積極參與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傳播中國聲音,提升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積極促進中外文化、技術和知識的交流與合作,為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共同發展貢獻力量。
“黑龍江是我國對俄開放的前沿陣地,在‘一帶一路’倡議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擴大高水平開放合作,推進對俄貿易提質增效,這與黑龍江的發展定位高度契合。”黑龍江省歐美同學會副會長、留俄分會會長,黑龍江大學俄語學院院長兼黨委副書記黃東晶表示,作為俄語教師,我深知人才在對俄開放合作中的關鍵作用。多年來,我們學院致力於培養精通俄語、熟悉俄羅斯國情的專業人才,為黑龍江乃至全國的對俄合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援。我們與俄羅斯高校開展聯合培養、學術交流等專案,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能力。同時,我也看到留學人員帶回的先進理念和技術,為黑龍江對俄合作注入了新活力。我們將繼續深化對俄貿易合作,拓展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加強文化教育交流,為我國對外開放和區域發展書寫新篇章貢獻力量。
“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投資於人’納入經濟新迴圈,為我們指明瞭方向。”合肥大學歐美同學會會長、合肥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葉旭萍表示,將以教育國際化服務國家戰略,以人才培養促進社會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留學人員力量。拓寬國際視野,響應服務國家對外開放大局,尤其是加強校歐美同學會學長的國內外學術交流、互訪和其他跨文化活動;深化民間外交,講好中國故事。我們將繼續發揮橋樑作用,向國際社會闡釋中國發展路徑和方案,助力提升外部預期;聚焦“投資於人”,賦能學生成長。同時,將最佳化“外語+”課程體系,支援學生參與數字技術和數字貿易實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智力支撐。
“具身智慧、6G等新詞首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體現了我國科技戰略佈局的前瞻性,也標誌著我國在推動產業升級、增強產業競爭力和提升社會智慧化水平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遼寧省歐美同學會會員、遼寧大學中國開放經濟研究院教授崔錚說,“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外資”與我的研究方向高度契合,我將立足崗位職能,進一步發揮團隊成員對外開放方面的研究優勢,開展一系列前瞻性、戰略性的學術研究和政策研究,為各級政府部門提供專業性解決方案和科學對策建議。
廣州歐美同學會理事、白雲分會副會長,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高等繼續教育(公開)學院黨委書記胡海娟說,在教育領域,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專業技能的涉外人才至關重要。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將結合海外留學經驗,積極推動教育創新,促進科技與教育深度融合。利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學科優勢,最佳化課程設定,加強與國際教育機構的合作與交流,引進國外先進的教育資源和教學方法,培養更多拔尖外語、國際組織、涉外法治等國家戰略人才和急需緊缺涉外專業人才。同時,透過人文交流活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為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人才支援。
陝西省歐美同學會副秘書長、西安財經大學國際合作學院黨委書記李凱鋒說,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牢記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熱切回應數智時代對教育提出的新挑戰與機遇,積極融入推動學校數智賦能教育教學綜合改革高質量發展,積極發揮橋樑紐帶作用,鼓勵留學歸國人員將所學知識與國家需求緊密結合,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專案,拓寬師生的國際視野,提升學校國際學術聲譽,培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高階人才,為實現教育強國目標而努力奮鬥。
來源 :《留學生》雜誌
文 :王威
今日文章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