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媽們,開頭先插播一下,
時隔三個月,成分黨護膚大牛言之有物又殺回來了,這次除了之前巨多好評的爆款K老面霜——50%玻色因面霜,還帶來了持有美白特證的577美白麵霜。
▽媽媽們的好評都是滾滾的



577是目前為止地表最強美白成分,7天去黃、14天淨白、28天淡斑,比377強6倍,比熊果苷強310倍、比曲酸強24倍,關鍵言之有物的577美白系列還是持有國家美白特證的,成分非常安全,不會有任何致敏、激素、爛臉風險的成分。
當然,價格也很OK,作為配方師產品,言之有物非常實在,專注於產品配方的極致化,把溢價降到最低。同樣是以577作核心成分的美白淡斑精華,言之有物的價格只要日本POLA的1/3。
▽577美白淡斑精華&面霜

言之有物家的當家明星K老系列50%濃度玻色因精華和麵霜,也是必入產品。直接超越了黑繃帶的30%濃度,但價格只要黑繃帶的1/10,幾百塊就實現玻色因自由!
▽玻色因膠原面霜(產品包裝都是簡簡單單的)

當然,還有淡化黑眼圈效果很好的眼霜,平價好用的美白麵膜、K老面膜,以及很多年前讓我開始入門它家的洗面奶,巨便宜也巨好用,瞭解這次的重點產品點選文章

點下方預約直播哦~
回到今天正文。
86歲的瓊瑤奶奶突然走了。
昨天下午看到她離世的訊息,內心的感受很難用一個特定的詞來形容,是最初的震驚和不可思議,是看完她告別影片和遺書後的釋然和感動。

從來沒有看過哪個名人的絕筆信,能像她這樣,通篇都洋溢著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和極致的溫暖。
她在結尾還不忘告訴大家,選擇在86歲的時候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是她站在人生終點處的選擇。而如果你還“能跳,能跑,能動”,那一定要和“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

一個女人走到生命的盡頭,都在踐行自己“浪漫至死,自由至極”的主張,活的時候要像火花一樣燃燒,離開的時刻要像“雪花一樣輕盈”。只能說這老太太這一輩子,真是熱烈、灑脫又幹脆!

這讓我想起了最近在電影院看的一本紀錄片《女人世界》。主角也是一批熱辣鮮活的奶奶們,她們平均年齡都有六七十歲了,而主角柯比更是個年過九十的老太太。
這是一群活到老、跳到老的姐妹,曾經從事的職業也令人詬病,被家人朋友嫌棄了大半輩子……但她們的人生態度特別的積極向上,就是到了頭髮花白的年紀,也不能放棄對生活和舞蹈的熱愛,更要勇敢大膽地把腿露出來,用最美的姿態在舞臺上綻放自己!

在自己喜歡的世界裡生活,時間、年齡好像就只是一串無足輕重的數字了。
在紀錄片的結尾,主角在濤聲中跳起最後一舞,生命力一下子就衝透了螢幕,看得我無比動容!

這部紀錄片上映後觀眾也是好評如潮,豆瓣拿下了8.4的高分,我在電影院的時候就看到周圍的觀眾隱隱約約都在小聲啜泣。那麼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講,這幫傳奇奶奶們的“前世今生”,女人啊,就是要活到老,開心到老!
紫荊城俱樂部的前世今生
《女人世界》將鏡頭對準了一個快被遺忘的群體“紫禁城夜總會”。
這是一群活躍於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跳風情舞的女性。接觸過後,導演覺得很有必要為她們留下一些影像。
柯比是紀錄片的主要人物之一,她是第一代移民的女兒,父母經營一家洗衣店,不說多富有,但也能支援些她的興趣愛好,柯比從小就喜歡跳舞。

那時的美國社會,女性、華人都是敏感詞,華人只能在特定的區域活動,非常遭人排擠。但在當時的音樂、舞蹈文化薰陶下,柯比想表演踢踏舞謀生。但由於身份的限制,她的機會寥寥無幾。
經紀人跟她說,如果想在這個行業發展,需要穿的香豔一點,漏出胳膊、大腿。其實就是讓她去跳風情舞。
風情舞到現在依然不被主流社會認可,更別提那個年代了。
紀錄片沒有迴避這部分,有人問九十多歲的柯比,如果讓你再選擇一次,你還會走同樣的路嗎?柯比回答說,不想了。
但當時,柯比還是接受了這個建議,很多人專門來紫禁城夜總會就是為了看她跳舞。
為了讓自己適應新的身份,柯比會親自給自己設計演出服,“你們想看我的肩、我的腿,那我就多穿幾層衣服。”

她將自己視為一名服裝模特,“我把每場表揚都當做一場展示自己衣服的走秀。”
在製作服裝領域她頗有天賦,柯比從小就接受不同國家文化的薰陶,所以設計的服裝是集百家之長。
柯比的第一套衣服就是和媽媽一起設計的,整體像粵劇戲服,有加入了西方服飾的元素。後來她還成立了自己的品牌,給別人設計演出服。

但她個人的努力在歷史的浪潮中顯得很渺小,紫禁城夜總會曇花一現後,被更加熱辣的脫衣舞取代。
“排華法案”後來取消,華人們紛紛離開唐人街尋找新的工作,夜總會也逐漸冷清,屬於柯比的黃金時代結束了。
愛跳舞的人永遠不老
直到近年,“紫禁城夜總會”才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主導舞團重生的人叫方美仙,她比柯比小二十歲,她經歷過“紫禁城”的末期,但在她的黃金時代已經沒有了“排華法案”,可以跟舞團全國巡演了。

她也是把跳舞當成終身愛好的人,雖然由於一些原因中間停止過跳舞,開過珠寶店,當過魔術師。不過最後還是回到了跳舞上。以前是為了謀生,現在則有了另一種意味。
步入老年,她看到以前跳舞的姐妹有的喪偶了,此時的她們沒有事情做,兒女也不在身邊,不管是身體還是情緒都日漸消沉。
方美仙是“社交悍匪”,瞭解到姐妹的處境很孤獨,便拉著她出來跳舞。有相似年紀的人知道她們在做的事情後,也跟著加入隊伍。於是,最先的兩個人增加到了十來號人,形成了一個舞團規模。
方美仙給舞團取名“都板街舞團”。

舞團誕生之初就有用跳舞去連結人的意味在裡邊。
所以她們會去老人院、殘障中心、退伍老兵那裡表演,想讓這些老人恢復對生活的希望,從灰冷冷的房間出來多到外邊走走。

而另一面,跳舞的人也迎來了第二春。
舞團成立後,方美仙也邀請了柯比,最初她是拒絕的,把身體展示給別人看接受凝視,她一直都很抗拒。
可後來她發現現在的風情舞有了不一樣的意味:
“它現在變成一種藝術表達,有各種各樣的元素融合在一起。而這個年代,我們對於自己身體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樣,它不再是取悅,而是自信的做我自己。”
於是她重新幹起了老本行,但這次她的心境不一樣了,這次是享受舞臺,享受聚光燈。

還有人在這個年紀,才突然開始“放飛自我”,感受到了自由。舞團中有位叫黃應英的成員,她從小學習琴棋書畫,家教也非常嚴。年輕時她穿衣服都不能露腳踝,她沒想到,“突然之間可以露出我的腿了。”
舞蹈給了她們不一樣的老年,這些奶奶輩的人聚在一起產生了化學反應,小宇宙再次燃燒起來。
導演有次讓她們介紹下自己的舞團,她們大聲喊出了自己的名字,生命力彷彿要溢位螢幕。

幸福是件無關年齡的小事
時間不是靜止的,青絲變白髮聽起來很殘忍,但身處其中的人卻可能有不一樣的感受,甚至還能給我們不一樣的啟發。
比如什麼樣的人生才是終了都不會後悔?答案其實很簡單,把每天過好,讓自己覺得幸福就夠了。
導演跟著柯比進入了她的世界,那年她已經92歲,但年齡並沒有掣肘她的生活。
她和現在的老伴斯蒂芬因為跳舞相識。斯蒂芬比柯比小二十歲,是柯比的迷弟。

倆人的日常就是重複昨天的幸福。
柯比堅韌、有想法,是“事業型女人”,她有一間自己的裁縫室,裡邊都是各種顏色鮮豔的布料和裁剪好的成衣;

而小迷弟史蒂芬則是柯比的賢內助,他喜歡收集柯比跳舞時拍的照片,把它們貼到映著景點的背景板上,他覺得這樣就等於兩個人一起去過了。

這兩個人性格截然不同,紀錄片中有一個神來之筆,史蒂芬在大談人生感想,而柯比則坐在電腦前專注的玩蜘蛛紙牌。史蒂芬把自己談到落淚,而柯比贏得了遊戲,電腦傳出“you won”的慶祝聲。
不過,任誰看了都會覺得柯比度過了美好的一生。
柯比是活在當下的人,她去世前的最後一週還在跳舞,一直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
如果非要找出她有什麼遺憾的話,那就是手頭還有件衣服沒有縫完。

所以說幸福和自冾更多是一種內在的狀態,它本就和年齡無關的。有一幕給我的印象特別深:
在紀錄片的第三部分,舞蹈姐妹團跟著導演一起去了古巴華人區。那天正好下雨,幾位六七十歲的奶奶穿著很優雅的旗袍打著透明傘走在飄著零星雨點的巷子裡。
一人應景的跳起了《雨中曲》中的舞蹈,隨後幾個姐妹也默契的跟著跳起,邊跳邊唱,雨傘也馬上變成舞蹈道具,奶奶們一點也不介意雨點落到頭髮上、衣服上。這一刻讓人忘記了年齡,忘記了過往,她們就是幾位在雨中快樂的行人。
不快樂時,和朋友出門找點樂子,這件簡單的小事就是幸福了。

▼
電影放映後,戴錦華老師有一段點評特別好——
“我看了柯比後,不再害怕衰老了,當然,我必須坦率的說,我以前也不怕。我愛我的每個年齡。”
與其誇她們“跳起舞來皺紋都舒展了”,真不如看到她們仍擁有一副健康的好身體,和一顆不願滋養孤獨苦難的靈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