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不適合做金融?

本文轉載自微信金融小夥伴(ID:jrxhb2014)
什麼樣的人適合做金融,說到了學歷學校、人脈資源和有個好大爹,但是有一些人是不適合金融的,因為金融除了需要硬性條件之外,還有很多個人的情況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說心理抗壓能力、情商以及對金融的喜愛程度等等。
一、心理抗壓能力比較弱?
不管前臺還是中後臺,各個部門崗位有各自不同的壓力。
所以心理的抗壓能力要比較強一點,那種稍微遇到點壓力情緒就崩潰的,可能不太行。
比如說投行, 最讓人生無可戀的就是整理底稿,收集企業的各種盡調資料,列印影印,打孔裝訂,製作隔頁,浩如煙海的資料壘起來比人還高,對耐心和體力都是一大考驗。
何況企業的錢也不是那麼好拿,如果企業沒能成功上市融資,那麼專案大部分的收入都是沒有的,相當於白乾。
除此之外,投行工作對於溝通協調能力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你會像專案承包商一樣,全國各地找專案,求人給你IPO,要找法務財務梳理包裝,要找分析師諮詢,要找投資人詢價,要找證監會審批,要組織路演,經常是多方求人、多頭碰壁、四處受氣。
投行頻繁出差,崗位要求高,不僅要對監管機構負責,要對客戶負責,還要多方面的溝通,高效完成工作。還是典型的團隊承包制,團隊長每年揹著業績指標,做多少個IPO/定增等專案,為公司創收多少、對應分配多少的獎金包。幹得好,團隊長和底下小兵賺得多;幹得不行,甚至連續兩三年達不到業績考核指標,被KO出局。
而現在業務同質化,為了專案搶得頭破血流那是常見的事兒。
二級研究員壓力和投行一樣排名在前,加班是常態,不加班是變態。
二級狗的研究,一會兒談估值,一會兒談成長。推的股票跌了,要說創造了買入良機。沒推的股票漲了,要說泡沫太過瘋狂,做價值投資的,往往套得很慘。追逐熱點概念的,卻意外漲得離譜。
二、不善交際,情商反應慢
金融業中並非只有硬實力的較量。高情商在這個人際關係錯綜複雜的行業中同樣佔有一席之地。與人相處時的溝通能力和社交技巧變得尤為重要。
一直以來為什麼說說話是門藝術呢?但凡沒點情商、沒點智商的人,可能有時候說錯話了都不知道。
雖然說金融行業並沒有體制內那麼彎彎繞繞,但是金融大多數機構都是國企,很多時候說話也是要考量一下的。
這就非常考驗個人的智商和情商,有時候資訊就穿插在說話的間隙。在網上不是有各種各樣的行業黑話嘛,這就是推敲琢磨的關鍵點。
所以,金融行業高情商也是很重要的。
高情商的人通常能夠迅速建立聯絡,與他人建立親近感,因為他們懂得從感情出發。
與人相處時,不僅要聆聽,還要表現出對他人興趣的態度,因為共同的興趣可以讓人們產生共鳴,建立更牢固的聯絡。
高情商的人通常能夠迅速獲取人脈資源,他們懂得與他人建立真實的聯絡,建立信任,而這些關係通常會為他們帶來更多的機會和成功。
在金融領域,與他人建立牢固的聯絡是獲取關鍵資訊、獲得支援和發展事業的關鍵。因此,情商在金融世界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三、一度追求WLB
現在這個職場內卷,行業競爭壓力大,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達不到的。
不想加班又想要收入高,想要左手工作,右手生活,上班工作,下班生活,工作生活兩平衡的,這個世界上是真的沒有。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投行工作時間長,長期出差,晚睡待命,忙專案的時候,熬夜通宵。
比如說,一個IPO專案,出差都能讓你忙的幾年不用回家見老婆,期間還要經常去客戶現場出差,坐飛機能做到你想吐。
對於研究員來說,白天跑調研,晚上寫研報,日常就是調研路演寫研報之間連軸轉。
基金經理,既要參與調研、做出業績,排名壓力、渠道路演的壓力啊,現在甚至還要上陣直播表演才藝…
還有審計狗,常常在天上飛,經常一個專案完成直接飛到另外一個專案上。審計行業內部卻自嘲: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吃的比豬少,乾的比牛還多!!!
錢多事少入行易,金融行業就是沒有三個條件同時滿足的崗位,
之所以這樣的標準能夠名聲在外,本來就因為它像鬼一樣,聽過的人多,見過的人少,能夠得著的本就沒有。
網上那麼多的營銷號,使用標題黨,來吸引你們,就是抓住了大家做夢的心理。
首先想要得到崗位的福利,那麼你首先要入行,起步要好,之後才能有條件、有底氣去選擇你自認為價效比高的崗位。
很多時候,只要你入行工作之後,你才明白你現在想得有多膚淺,那是因為你沒有入行,你不知道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
就像有的人選擇穩定,那麼薪資低,事也不少,就能夠接受。
找到最能戳中你內心的那個點才是最重要的,但如果對比之後覺得實在不滿意,也可以看看別人是怎樣千姿百態地工作著,看看這些真實存在著的神仙工作,給自己一些信心去及時做出改變,去尋找自己心中真正具有高性價比的工作。

也許你還想看:

【公眾後臺輸入關鍵詞檢視相關內容
考試表 | PPT | Excel | CFA必過 | 月薪 | 自律
離職 | 北上廣 | 麥肯錫 | 三十 | 金融人
金融街 投行 | 銀行人 | 投行女

老編輯個人交流微信laobianji06,歡迎新增撩我。
歡迎更多個人、媒體與企業與我們展開內容合作,請聯絡[email protected]註明“老編輯部”
文中圖片來自影片、採訪、新聞、影視劇截圖以及網路,為非商業用途使用,如因版權等有疑問,請聯絡@金融老編輯立即刪除。

我就知道你“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