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加大對重點領域實體經濟的金融支援力度

2025.04.15
本文字數:1564,閱讀時長大約3分鐘

導讀:下一步,還要在金融支援實體經濟方面明確重點領域、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等方面繼續努力。
作者 | 一財評論員
4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釋出了主要金融資料。今年以來,宏觀政策持續發力,金融機構深挖支援實體經濟的潛力,帶動信貸加快增長,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有所上行。
從具體資料看,今年一季度,銀行金融機構等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9.7萬億元,同比多增5862億元。截至今年3月末,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餘額為262.18萬億元,同比增長7.2%。
這反映出金融對實體經濟保持穩固支援態勢,也反映出實體經濟對貸款等金融支援需求持續回暖。
去年以來一系列宏觀支援政策發力,有效增強了社會預期,行業環境出現改善,企業等經濟主體投資意願明顯回升。多家機構預計,今年一季度GDP增速或達5%以上,目前釋出的多項前瞻資料和先行指標顯示,工業生產、消費、投資、企業經營等多領域呈現增長之勢。這將進一步增強金融機構和實體經濟主體的信心。
下一步,各方面還會繼續保持有力度的政策支援,助力做大做強國內大迴圈,金融部門也在多方施策穩固金融支援力度,支援挖掘國內有效需求,促進金融總量合理增長。這當然包括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援力度的持續加強。
今年3月底召開的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第一季度例會提出,建議加大貨幣政策調控強度,引導金融機構加大貨幣信貸投放力度,研究創設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重點支援科技創新領域的投融資、促進消費和穩定外貿。
“科技創新領域的投融資、促進消費和穩定外貿”無疑是今後進一步加強對實體經濟支援的重點領域。尤其是促進消費和穩定外貿在當前形勢下更為緊迫。
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援力度,一個重要方面是持續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
當前,貸款利率總體保持在歷史低位水平。資料表明,3月金融機構對企業新發放貸款(本外幣)加權平均利率約3.30%,比上年同期低約45個基點。這是近年來連續多次降準降息累積效應的具體顯現。
當然,在降準降息促進融資成本下降方面還有較大的操作空間。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等多部門在多次會議上提到擇機降準降息,上述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第一季度例會也強調,要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執行情況,擇機降準降息。
新華社13日在關於一季度主要金融資料的報道中說:貸款利率關係著企業的融資成本,也影響著個人的貸款負擔。一季度貸款利率保持在歷史低位,助力企業和居民“輕裝上陣”。
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援力度,另外一個重要方面是要對重點領域給予適當傾斜。
今年3月底,財政部發布公告,今年將發行首批特別國債5000億元,積極支援多家國有大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此舉的重要目的是有利於銀行更好發揮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作用,為國民經濟行穩致遠提供有力支撐。
當前需要強調的是持續加強對外貿型企業和消費的金融支援力度。
早在今年2月,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就陸續出臺新措施,表示要加大對外貿型企業的金融支援。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等部門也表示,將最佳化政策安排,降低外貿企業的資金結算成本。當前外貿企業面臨一定內銷的轉型,這也是金融支援穩定外貿的重要方向。
3月下旬,《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印發,為完善財政、金融等促消費支援政策明確方向。對此,中國人民銀行表示,將強化金融與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的協同,引導金融機構積極滿足各類主體多樣化的資金需求。在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主引擎,同時又面臨複雜多變的外部衝擊環境下,金融支援消費的政策還會陸續出臺。
總之,中國人民銀行釋出的一季度主要金融資料充分展示了金融支援實體經濟方面呈現貸款總量加大、中長期貸款佔比增加、企業融資成本下降等良好局面。下一步,還要在金融支援實體經濟方面明確重點領域、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等方面繼續努力。
微信編輯 | 七三
推薦閱讀

利好政策來了!上海宣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