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65歲的陳立武(Lip-Bu Tan)成為英特爾史上第一位華人CEO。
全球半導體行業也迎來歷史性時刻。
隨著英特爾CEO陳立武、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AMD董事長蘇姿豐和博通總裁陳福陽齊聚矽谷,這場持續30年的美國晶片行業華人傳奇,終於拼上了最後一塊版圖。
從檳城老街的米粉香到矽谷的晶圓冷光,華人工程師已悄然執掌全球半導體權杖。
●陳立武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陳立武未來幾年內實現公司設定的各項績效目標,那麼他的總薪酬最高可達約6900萬美元,約合5億元人民幣(包括基本工資、績效獎金,以及價值6600萬美元的長期股權獎勵、股票期權和入職激勵),這一數字令全球矚目。
引人思考的是,英特爾最終決定由一位美籍華人擔任CEO,究竟是看上了陳立武什麼?
如果建立全球少年天才典型案例庫,陳立武絕對算得上是其中之一。
1959年,陳立武出生於馬來西亞,從小便跟著父母在新加坡生活,父親陳森才曾是大馬知名財經報紙《南洋商報》總編輯。
從小時候開始,陳立武便顯示出他在數理方面的驚人天賦,16歲就考進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主修物理,並且只用了三年時間就修完了本科學位。
在當時,陳立武認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能源問題。
因此,1978年,本科畢業後年僅19歲的少年天才,一個人漂洋過海來到美國東海岸的麻省理工學院,開始學習核能源工程。
1979年,美國美國曆史上最為嚴重的核電站事故——“三里島核事故”,讓陳立武意識到,接下來核能源產業將受到影響,行業機會大幅減少。
於是,22歲的陳立武在拿到麻省理工學院核工程碩士學位後,毅然決定轉而攻讀舊金山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擁有物理工科背景,疊加MBA經驗,陳立武在同時坐落著矽谷和好萊塢的美國舊金山西海岸裡翻湧歷練。
從能源公司到投資公司,陳立武都擔任過不同職位,甚至還當過音樂發行商Chappell的副總裁。
少年成才的陳立武在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後,於1987年(28歲)創立了華登國際。
“華登國際”,取自梭羅名著《瓦爾登湖》,其寓意是“逆勢而行,不隨波逐流”。陳立武認為,做有價值的投資不能隨波逐流,要學會逆勢而行。
起初,華登國際管理的資金僅有300萬美元,現已躍升至超過30億美元的累計資本管理規模,全球範圍內投資了逾500家企業,其中半導體企業佔據120家。
華登國際在中國風險投資界率先構建了系統的方法論,早期投資科龍、創維、小天鵝等製造業專案,收穫頗豐。
自1997年投資新浪後,陳立武的策略轉向,將大部分資金聚焦於半導體領域。
在中國,他投資的晶片半導體企業陣容強大,包括兆易創新、中芯國際、中微公司、矽力傑等行業翹楚,有力促進了中國半導體產業格局的重塑。
尤其中芯國際,陳立武推動其科創板上市,也是其迴歸A股上市時唯一連任18年的董事,他直言,“中國半導體未來可期”。
2009年的一次關鍵抉擇,讓陳立武迎來人生第一個高光時刻。
在以投資人的身份接觸了半導體行業後,2009年,陳立武進入Cadence擔任董事會成員,後又因其出色表現被推舉為Cadence的執行長。
Cadence Design Systems,楷登電子,是一家專門從事電子設計自動化(EDA)的軟體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電子設計自動化、半導體技術解決方案和設計服務供應商。
剛開始的時候,因為陳立武同時還經營著華登國際,所以客戶都質疑他不會在Cadence久留。
陳立武向質疑者保證,只要Cadence有需要,他就會一直擔任執行長。
從2009年到2021年,在陳立武執掌Cadence的近12年中,他將Cadence帶入了新的高度,公司收入翻倍、股價飆升3200%。
對於英特爾而言,在面對英偉達GPU衝擊、代工成本高企等難題之際,或許期待著陳立武能夠復刻Cadence奇蹟。
從陳立武此前的經歷來看,在加入英特爾之前,就已經擁有了20年的半導體和軟體經驗,這或許也是英特爾董事會看重陳立武的原因之一。
2017年,分析公司Relationship Science將陳立武評為科技業人脈最廣的高管,陳立武的權力分數達到滿分100分。
2022年,陳立武又獲得半導體行業協會頒發的羅伯特·N·諾伊斯獎,這也是半導體界的最高榮譽。
實際上,在這次臨危受命英特爾CEO之前,陳立武在2022年的時候,就以技術專家身份助力“IDM 2.0”戰略,加入過英特爾董事會。
擔任董事會期間,英特爾董事會擴大陳立武的業管範圍,授權他監督製造業務。
但是,陳立武與前英特爾CEO基辛格在發展策略上,雙方包括員工規模、代工策略和工作文化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看法,最終陳立武決定在2024年8月離任英特爾董事會。
直到今年3月,陳立武做了人生第二次抉擇,這一次,他要從“造芯者”成為“造夢者”。
3月12日,英特爾宣佈任命陳立武為新CEO,而陳立武也發表了以《重塑我們的公司,迎接未來》為主題的全員信。
在重返英特爾CEO之際,陳立武誓言“重塑英特爾為世界級代工廠”,目標直指臺積電。
之所以說這次是“臨危受命”,確實是因為如今的英特爾,面臨不少市場挑戰。
2024年,英特爾是“費城半導體指數”中表現最差的股票,年內股價下挫60%,估值也回到1990年代水平。
如此一來,市場都笑談“收購英特爾”變為現實的可能。
還有不少華爾街人士提議,分拆英特爾,讓晶片設計與晶片製造兩個部門分拆運作。
更有美國媒體報道,高通、博通和Arm已探討收購英特爾全部或部分股權的可能,如果協議達成,英特爾董事會將面臨更大壓力。
因為過去數十年,英特爾一直堅守“自產自銷”運作模式,將晶片設計與製造整合在一起。
然而,競爭者臺積電來勢洶洶,在晶圓代工領域自突破7奈米先進製程後,取代英特爾,成為蘋果、英偉達、AMD重要代工廠,擠壓英特爾的市場份額。
況且,大象轉身難,即便英特爾近年來致力於轉型代工市場,但公司2024財年還是虧損約192億美元。
這一次,英特爾將希望寄託在了陳立武身上。這點,從英特爾給陳立武的薪酬結構上就可見一斑。
據瞭解,陳立武的薪資結構包含100萬美元的基本年薪,以及200%的績效獎金,還包含6600萬美元的長期股權獎勵與股票期權,以及新聘激勵獎勵,最高約合5億元人民幣。
另一廂,陳立武也信心滿滿,一上任就給董事會吃了一顆定心丸。
他在全員信中表示,“我們將努力恢復英特爾作為世界一流產品公司的地位,並將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代工廠。”
任命訊息公佈後,英特爾股價大漲超過15%,直接反映出投資者對陳立武領導能力的認可。
為了進一步表明對英特爾未來發展的信心,陳立武還承諾,在上任後30天內購入價值2500萬美元的英特爾股票。
半導體產業作為全球科技競爭的主戰場,其人才版圖正隨著全球化程序發生結構性變遷。
過去30年,伴隨亞太地區半導體產業鏈的深度整合與技術移民浪潮,一代代華人工程師在美國矽谷積澱起深厚的技術底蘊。
從張忠謀開創臺積電代工模式到尹志堯引領中微半導體裝置突破,華人群體始終是推動半導體技術演進的重要力量。
隨著陳立武任職英特爾CEO,美國四大晶片巨頭均迎來了華人掌舵者:英偉達黃仁勳、AMD蘇姿豐、博通陳福陽,四人以其各領風騷的“技術統治力”,開啟了美國晶片行業新“華章”。
黃仁勳,1963年出生於中國臺灣省臺南市,9歲隨家人移民美國,16歲考入俄勒岡州立大學電氣工程專業,後獲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碩士學位。
1993年,黃仁勳與合作伙伴創立英偉達,專注於圖形處理器研發。他提出“黃氏定律”,推動GPU技術每6個月升級一次,遠超英特爾“摩爾定律”。
黃仁勳領導英偉達佈局AI全產業鏈,其GPU被廣泛應用於自動駕駛、氣候預測、基因研究等領域。
2023年英偉達市值突破萬億美元,成為全球科技巨頭,也是首家市值達到1萬億美元的晶片企業。
AMD總裁蘇姿豐,1969年出生於中國臺灣省臺南市,3歲隨家人移民美國,17歲考入麻省理工學院,主修電氣工程,24歲以博士論文《矽基絕緣體上矽(SOI)技術的最佳化》畢業,成為該校首位同時獲得電氣工程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的華人。
2014年臨危受命擔任AMD CEO時,公司市值僅20億美元且連續虧損五年。
上任後,她提出“三步走戰略”,聚焦高效能計算、研發Zen架構處理器、構建開放生態。
2017年推出的Zen架構處理器使AMD市場份額從不足1%飆升至30%,2023年市值突破1600億美元,超越英特爾。
2024年推出AI訓練加速卡MI300X,在Llama 3模型推理效率上超越英偉達H100,開啟與黃仁勳的AI領域競爭。
此外,蘇姿豐以“帶領AMD市值增長37倍”榮膺《時代》年度CEO,成為科技界女性領導力的標杆。
博通CEO陳福陽,1953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檳城,祖籍福建,9歲隨家人移民美國,22歲獲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士及碩士學位,後於哈佛商學院取得MBA學位。
業內人稱陳福陽為“半導體併購之王”,2013年他以66億美元收購LSI,2015年以370億美元吞併博通,2023年再以610億美元收購VMware,推動博通市值從2016年的1000億美元飆升至2024年的萬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五大半導體公司。
2024年,在他的主導下,博通的AI晶片業務營收激增220%,使公司成為僅次於英偉達的AI算力巨頭。
從陳立武、黃仁勳、蘇姿豐、陳福陽四人的經歷來看,他們均在各自領域取得非凡成就,且都推動了美國晶片行業技術進步和業務拓展。
四位華人掌舵者的故事,不僅是個人奮鬥史,更是中國半導體產業從“追趕者”到“規則制定者”的縮影。
一方面,華人掌舵美國四大晶片巨頭,改變行業格局,提升行業競爭力的同時,能夠吸引更多華人人才投身晶片行業,促進中美晶片行業交流合作,推動全球晶片行業發展。
另一方面,他們用技術實力打破偏見,用商業智慧重構格局,這場“東方遇見矽谷”的化學反應,或許正是未來科技版圖重塑的關鍵密碼。
[1] 智東西丨晶片創投教父陳立武:30年投出一個帝國!
[2] 融資中國丨他,65歲華人創投大佬,接管1100億美元英特爾
[3] 環球人物丨美巨頭危機時刻,為何請這位華人“出戰”?
[4] 國際金融報丨英特爾“逆齡”任命CEO,65歲華人“晶片創投教父”陳立武能否重振晶片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