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5億美元晶片巨頭選出新CEO,股價大漲超10%!美國四大半導體巨頭,如今CEO都是華人

英特爾終於選出了新的執行長——來自馬來西亞的資深半導體專家陳立武
圖片來源:CNBC報道截圖
當地時間3月12日,英特爾(INTC.US)宣佈,董事會已任命陳立武(Lip-Bu Tan)為公司新任執行長,該任命自3月18日起生效。他將接替臨時聯合執行長大衛・辛斯納(David Zinsner)和米歇爾・約翰斯頓・霍爾索斯(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的工作。
此時的英特爾正處於業務低谷期,在宣佈新CEO人選之後,英特爾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上漲10%以上

陳立武出任英特爾CEO

陳立武於1959年出生於馬來西亞的一個華人家庭,隨後在新加坡長大。其在大學主修物理學,後來在美國的麻省理工獲得了核工程理學碩士學位,並在舊金山大學完成了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學習。
他在半導體行業的經歷也頗為豐富,先是以投資人的身份接觸了這一行業,然後進入Cadence擔任董事會成員,因其出色表現又被推舉為Cadence的執行長。據英特爾宣告稱,在擔任了Cadence的執行長後,陳立武幫助該公司增加了一倍多的收入。
此次任命結束了英特爾歷史上一段混亂的篇章,因為投資者曾向這家半導體公司施壓,要求其削減成本並剝離業務,原因是其銷售額下降,且未能打入蓬勃發展的生成式人工智慧市場。
據英特爾新聞稿,陳立武將在3月18日正式接替臨時執行長David Zinsner和MJ Holthaus的工作,Zinsner將繼續擔任英特爾的首席財務官,Holthaus則將擔任英特爾產品的執行長。
但陳立武執掌英特爾管理大權之路從開始就充滿挑戰。業內都在懷疑,陳立武是否會繼續英特爾之前的計劃,投入資源以發展英特爾的晶片代工部門,還是簡化其目標,加速剝離代工部門業務,甚至進一步出售英特爾的其他部門。
有訊息稱,臺積電已向美國晶片設計公司英偉達、AMD和博通提出,考慮入股一家合資企業,該企業將負責運營英特爾的工廠。根據該提議,臺積電將負責英特爾代工業務的運營,該業務專門為客戶製造定製化晶片,但臺積電不會持有超過50%的股份,此外,高通也收到了臺積電的入股邀約。
但上述公司均未對訊息予以回應。
“在我們有勢頭的領域,我們需要加倍努力並擴大我們的優勢,”陳立武在英特爾網站的一份宣告中說。“在我們落後於競爭對手的領域,我們需要採取有計劃的風險來顛覆和超越。而在我們進展不如預期的領域,我們需要找到加快速度的方法。”
陳立武在全員信中表示,在其領導下,英特爾將成為一家以工程為中心的公司,“我們將共同努力恢復英特爾作為世界級產品公司的地位,將自己打造為全球頂級代工廠”。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英特爾曾是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但受內外部多重因素影響,多年來股價一直處於下跌態勢,並在近年加速下跌。
財報顯示,2024年英特爾淨虧損達到188億美元,這是自1986年以來首次出現淨虧損,主要原因是鉅額減值。由於業績困境,2024年英特爾市值縮水了一半。截至3月12日,這家昔日的晶片巨頭市值只有895億美元。
英特爾2024年財報  圖片來源:英特爾
英特爾在去年11月被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剔除,英偉達取而代之。英特爾的股價去年下跌了60%,而英偉達的股價則飆升了171%。截至當地時間3月12日收盤,英特爾報20.68美元,市值為895億美元,不到英偉達市值的三十分之一。

華人掌舵美國四大晶片巨頭

隨著英特爾確定新CEO人選,美國四大晶片巨頭均迎來了華人掌舵者
目前風頭正盛的英偉達由黃仁勳等人於1993年創立,2020年7月,英偉達首次在市值上超越英特爾,成為美國市值最高的晶片廠商,它也是首家市值達到1萬億美元的晶片企業。
黃仁勳是美籍華人,1963年2月17日出生於中國臺灣省臺南市,目前擔任英偉達公司創始人兼執行長。今年年初,黃仁勳開啟中國行,訪問了深圳、臺北、北京和上海等多個主要城市。
另一位知名的晶片巨頭掌舵者是華人女性——蘇姿豐。蘇姿豐1969年11月7日出生於中國臺灣省臺南市,是美籍華裔半導體晶片專家,美國超威半導體公司(AMD)董事長兼執行長。
蘇姿豐2012年1月加入AMD,擔任公司高階副總裁及全球事業部總經理;2014年6月12日,擔任AMD營運長;同年10月8日,她接替羅裡·裡德,被任命為總裁兼執行長,同時擔任董事會成員。
此外,博通總裁兼CEO陳福陽也是一名出生於馬來西亞檳城的華人,他在業內被稱為“半導體併購之王”,他曾主導的對博通的收購也創下了半導體行業當時的最大規模收購交易。
編輯|||金冥羽 杜宇 杜恆峰
校對|陳柯名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證券時報、第一財經、財聯社、介面新聞、公開資料等
感謝關注每日經濟新聞,每天都有精彩資訊
推薦閱讀↓

馬斯克呼籲:放棄國際空間站!滯留太空9個月的兩名美國宇航員回應了

白宮爭吵後,萬斯又惹禍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