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差島第110條推送
本文由 【特侖蘇】特約呈獻
法國式審美
如何看中國式風景
如何理解中國故事
今天是世界攝影日
我們邀請法國攝影師保羅
開啟中國烏蘭布和之旅

攝影©盧濤
法國時尚攝影師
中國烏蘭布和之旅
用他獨特的藝術視角
發現全新的「沙漠色彩」
今年巴黎奧運會期間
我們和特侖蘇品牌一起邀請
法國時尚攝影師保羅·魯斯托
開啟了一段中國沙漠探索之旅。
5天的旅程,
保羅穿越烏蘭布和沙漠,
親身探訪沙漠變綠洲的故事,
用他獨特的影像色彩風格和文化視角
呈現一個迥然不同的烏蘭布和沙漠,
並在沙漠策劃一場「大地影像展」。

攝影©盧濤
我著迷於「看不見的風景」
保羅是一名享譽歐洲的法國攝影師,也是一位藝術家,屢次受邀與LV、愛馬仕、Tiffany等國際奢侈品牌合作。
他喜歡拍攝自然,善於捕捉眼睛裡「看不見的風景」,作品總是充滿明亮、夢幻般的色彩,彷彿在記錄一個轉瞬即逝的夢境。「我對世界的起源、生命的奧秘感到好奇,我喜歡觀察那些不斷演變的事物,比如季節和風景。」

攝影©盧濤
啟 程
當我們嘗試向保羅發出邀請時,他欣然接受邀約。
「你們給我打電話時,我感到很興奮。我曾來過2次中國,在我的腦海中,中國風景是故宮、長城、甜麵包山(桂林山水)、東方明珠,法國有很多著名攝影師來過中國,但從未真正將中國與沙漠聯絡在一起。」
「我是個叛逆的人,
相信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我不想只看到模板化的中國,
我來到這裡,就是希望看到更原汁原味的中國。」


攝影©巴圖
我從來沒看見過
「綠色」的沙漠
「我曾經拍過很多沙漠,阿爾及利亞的撒哈拉沙漠,還有伊朗、摩洛哥的沙漠,但我從未拍攝過綠色的沙漠。」
「當我得知要去拍攝中國的烏蘭布和沙漠,我從沒聽過這個名字,僅僅從網路看到一部關於它的紀錄片:它是中國第八大沙漠,在當地的語言中,烏蘭布和意為“紅色的公牛”,“寸草不生、狂暴難馴”,但卻在近些年,生長出了綠洲和牧草。僅僅這樣幾句描述,就已令我十分興奮。」
「我覺得這很了不起!我不知道在沙漠中可以生產牛奶,特侖蘇竟然在沙漠裡建設了有機牧場,我很期待去親眼看看這片沙漠到底是如何實現了這樣的奇蹟,又會有著怎樣區別於其他沙漠的獨特質感。」
「因此,我很期待這次中國冒險之旅。」
攝影師保羅探訪
烏蘭布和 · 特侖蘇有機專屬牧場
▼

攝影©盧濤
特侖蘇 X 時差島
烏蘭布和·《大地影像》
沙漠之花
▼
沙漠
彩色的夢境
「沙漠,對我來說
是一種生命,也是一種夢境」
看似色彩單調的沙漠,
在保羅的鏡頭裡是怎樣的顏色?
抵達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的第一天,保羅有點興奮過頭,「昨晚我凌晨3點都沒有睡覺,卻在這樣非凡的景色中醒來。我忍不住想哭,站在烏蘭布和沙漠看日出,烏蘭布和沙漠有一種柔和的性感, 就像處在一個夢境中。」

保羅脫掉了鞋子,在沙丘脊線上走著,「這是我第一次拍攝中國沙漠,它真的給了我一種非常強烈的震撼,這些沙丘的溫柔曲線,美極了。」

攝影©盧濤
保羅創作時,常常使用濾光片、鏡子、紗布等道具,像玩魔術一樣, 透過光和色彩的反射,創造出色彩斑瀾、萬花筒般的超現實照片。

攝影©盧濤
「這張照片裡面有我喜歡的一切,一束橙色的光線穿過,展示了沙丘的曲線,還有鏡子裡的倒影使影像更加豐富,事實上,我希望能為觀眾製造一種海市蜃樓的幻覺效果。」


沙漠,能透出生命最本質的樣貌。
「置身沙漠,就像迷失在大海中。有時候覺得,去沙漠也是為了尋求自我,尋找本質。當人置身荒野,變得一無所有,褪去一切偽裝和矯飾,才能透出生命更本質的樣貌。」
「但我的相機只能呈現景觀的一小部分,
我永遠無法向觀眾呈現沙漠的廣闊浩瀚。」




陰 山
給時間賦予生命
旅行第三天,保羅驅車穿越夢幻大峽谷、陰山峽谷,看見歲月風蝕的丹霞地貌,用手觸控陰山岩畫的紋理,並在無人區腹地升起篝火,體驗當地風味的烤全羊。

攝影©盧濤
在烏蘭布和夢幻大峽谷,保羅說「這裡有點像火星,我很喜歡這種顏色,而且看到了一種新的光線,它像是科幻電影,比如《瘋狂的麥克斯》,這很特別。」
「我試圖透過反射手法,給這些石頭賦予生命,我感受到岩石散發出的熱度,它們彷彿在舞動。」



在陰山,保羅感慨「我更多感受到這片土地的厚重歷史,這些巖畫彷彿是心願谷,幾百年前的人們把願望寄託在一些脆弱的石頭上,這又何嘗不是一種生命的象徵?」



「在空曠而寂靜之地,
人也總會迴歸自己」
晚餐時,Paul和攝製組一同升起篝火,「深入無人區,我們沒有手機訊號,真的遺忘了時間,反思自己的人生。對我來說,那一晚,是我對生活的一次重要聚焦和審視,也是一次關於如何改變生活的思考:如何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如何讓自己過得更好。」


「我們能在戶外露營、仰望星空、與自然連線在一起,沒有牆壁的束縛,這種生活方式不可能輕易實現,但卻是一種絕對的自由,這確實是一次精彩非凡的旅行。」
保羅哼起了一首法國童謠,歌中唱的是:火焰升起,溫暖我們的心。此時恰巧一輪圓月從眼前的兩個山峰正中間升起,保羅說了一個法語詞:浩瀚。


綠 洲
中國人的智慧
旅行第四天,
保羅看見了黃河,
遇見了一片沙漠綠洲。
「那真是一個美好的時刻,因為我成功拍到了黃河。我聽說這是條神聖的河流——中國人的母親河。所以,我成功拍了一張帶有中國色彩的漂亮照片,我很高興能以這樣的方式開始一天。」



之後,保羅去了一片向日葵田,用變形鏡子拍了一張向日葵的照片,「我對這張照片很滿意。因為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種花,在我的照片中總喜歡加入黃色,也經常會有花。」


只有經歷過荒漠,
才能領會這種生命和色彩的美妙
保羅來到一片綠洲,有著豐茂的水草,還有成群的鳥,他跳下車,異常興奮的捕捉畫面。「哪怕已經做好準備,當真正看到綠色,還是震撼於它們的衝擊力,沒有人會想到,如此荒涼的沙漠中,竟隱藏著如此美好的風景。」

攝影©盧濤
「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綠洲,我見過一些沙漠綠洲,但沒有奶牛,也沒有周圍的沙丘。這真的是一個獨特的地方。」



「沙漠裡生長的草,是一種非常特別的綠色,是我在法國看不到的… 這是一種嫩綠,很新鮮,剛剛冒出來的,它就像是新生的,又像那些山一樣古老。我想,我拍到了歷史中生命的痕跡,它們記錄了自然與時間的故事。」



相信自然的美好
所凝練出的情感,
能夠跨越國家和文化。
在烏蘭布和的綠洲,保羅看到了智慧,也看到了希望。「中國人非常智慧,當沙漠常常被認為生命的盡頭,人們總是能夠找到解決方案。」

攝影©盧濤
保羅說:
我在烏蘭布和看到,
中國人為治理沙漠化付出的努力,
他們希望讓大地變得更好。
十幾年來,
特侖蘇在這裡形成有機生態產業鏈,
和這裡的人們一起讓綠洲紮根在沙漠中生生不息。
作為一個法國人,
我非常讚歎中國人這樣的智慧和毅力。
攝影師保羅探訪
特侖蘇有機專屬牧場
▼


攝影©盧濤
大地影展
「沙漠之花」
大地影展
是我多年的一個夢想,
它竟然在中國變成了現實。
在旅程的最後一天,
保羅策劃了一場大地影像展。
保羅說:「我從來沒有在戶外辦過展覽。實際上,我兩三年前就這樣夢想過,希望能把照片在景色中展現。我沒有告訴任何人這個想法,今天竟然在中國變成了現實,我很感謝你們。」

攝影©盧濤
只要你想看花,總會有花。
保羅為大地影展取名《沙漠之花》
來源於法國藝術大師馬蒂斯的名言:
只要你想看花,總會有花的。
「來中國前,我不太敢相信,如此荒涼的地方,能長出綠色的生命,在烏蘭布和沙漠,沙漠之花真的出現了。」
關於影展的舉辦地,保羅選擇了沙漠,「我想讓這些照片重回沙漠,照片散落地插在沙丘裡,如同巢狀在風景中的風景,觀眾可以在沙漠中漫步,這將創造出非凡的場景。這正是我和烏蘭布和在分享彼此的“綠洲時刻”。」




人與大地的關係
總是充滿溫暖和奇蹟。
五天的旅行,談到對烏蘭布和的印象。保羅說「我愛上了這個地方,我確實非常熱愛風景,但是這次不僅僅是風景,還有這片土地厚重的文化,以及關於生命的奇蹟。我很幸運能有這次中國旅行經歷,能和你們相遇,令我終生難忘。」
「我的使命便是用鏡頭,
向觀眾展示更美麗的世界。
或許我永遠無法在照片中
完美呈現這片沙漠的浩瀚廣闊和無限生機。
但這次旅行和展覽,希望讓更多人理解:
人生就像沙漠,
總有難以察覺的色彩與生命,
如果你想看到它,沙漠之花總會出現。」

– END –
【圖文組】
文 | 八千里 陳方 嚴硯瀅
平面攝影|盧濤
【影片組】
導演 |張可哲
專案PM|武柏萱
文案 | 張曉 羅一覺
攝影組|老狼 巴圖
剪輯&調色|鄭羽嘉 董雪
設計&特效|於天龍 迪克
統籌&製片組|嚴硯瀅 李中正 樊旭剛
© 時差島 出品
特侖蘇 × 時差島
特侖蘇X時差島「大地藝術」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