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葬禮成外交角力場,場外各位戲真多呀….

點選文末“閱讀原文”下載北美省錢快報APP,24小時滾動更新美國折扣資訊+實用生活攻略!
插入一條來自@新聞搬運工 的原創攻略
原標題:教皇葬禮成外交角力場,川普穿著引爭議,與澤連斯基秘談曝光
2025年4月26日,梵蒂岡聖彼得廣場,歷史性的一天。超過20萬名來自全球各地的哀悼者湧入羅馬,只為送別那位被稱為“人民的教宗”的方濟各。
然而,在這場莊嚴肅穆的儀式背後,圍繞政要排位、著裝細節、暗中交流的小瞬間,也成為全球熱議的焦點。

看點一:政要座次安排透露外交玄機

此次葬禮的座位安排,充分體現了梵蒂岡在全球外交禮儀上的精密考量。
  • 按照傳統,國家元首優先於政府首腦,再根據法語字母表順序排序。
    比如美國(États-Unis)排得靠前,英國(Royaume-Uni)被排到後面。
  • 川普夫婦被安排在第一排,與愛爾蘭總統、烏克蘭總統、芬蘭總統、愛沙尼亞總統等肩並肩。
  •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破格被挪到了前排C位,本來按字母順序應該在後面。教廷發言人輕描淡寫回應:“只是填補了空位。
  • 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只能坐到第五排,旁邊是卡達、塞爾維亞等代表團。
  • 威廉王子也到了,不過他坐在德國總理舒爾茨旁邊,略顯低調。
整體佈局既遵循傳統,也體現了微妙的外交考量。

看點二:穿著規範爭議引發討論

教廷要求男士穿深色西裝+黑領帶+白襯衫+黑鞋黑傘,連襪子都得黑色。
  • 川普身穿一套亮藍色西裝+藍色領帶,被網友狂批“像鶴立雞群,但不是誇的意思”。
  • 澤連斯基穿著全黑作戰風夾克,無領帶,也被指“不夠正式”。
  • 拜登雖然穿了深色西裝,但也搭了藍色領帶,勉強過關。
  • 相比之下,梅拉尼婭著裝符合傳統規範:黑色大衣配以蕾絲頭紗及黑色手套,整體形象莊重得體。

看點三:川普與澤連斯基私下短會

在葬禮正式開始前,川普和澤連斯基悄悄在聖彼得大教堂內拉了兩把椅子,來了一場無助手陪同的閉門小會。
雙方靠得很近交談了約15分鐘,話題圍繞停火與和平談判展開。
澤連斯基事後發文稱:“這是一次象徵意義重大的會面,希望能成為歷史性的轉折。”
雖然葬禮現場肅穆,但暗流湧動,充滿了外交博弈的味道。

看點四:梅拉尼婭的“低調生日”

葬禮當天,恰逢梅拉尼婭55歲生日。面對莊重的氛圍,她全程保持安靜,低調陪伴在丈夫身邊。
川普在前往羅馬途中表示,當天是夫人的“工作生日”,並承諾在返程的空軍一號上請她吃晚餐。
近年來,梅拉尼婭的生日多因家庭變故和政治風波而蒙上陰影。今年亦不例外,令這一特殊日子充滿複雜情感。

看點五:教皇方濟各的葬禮與生前主張相呼應

教皇方濟各的葬禮延續了他一生堅持的簡樸精神:
  • 選擇使用樸素的木質棺槨(內襯鋅板),而非傳統三層棺材。
  • 下葬地點為他生前多次祈禱的聖母大殿(Santa Maria Maggiore),而非梵蒂岡地下墓室。
  • 墓碑只簡單刻上拉丁文名字“Franciscus”,不加任何華麗修飾。
  • 葬禮祈禱以多語言進行,體現他所倡導的普世關懷與多元包容精神。
葬禮中,來自全球的領導人、宗教界人士與民眾共同緬懷一位以謙遜、開放和關愛弱勢群體著稱的教宗。
這不僅是一場告別,更是一場全球高層「靜默較量」。每一排座位、每一件西裝、每一個眼神交換,都藏著無聲的外交密碼和人物命運的縮影。
(來源/圖片:dailymail)
本文由@新聞搬運工 原創,著作權歸北美省錢快報共同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文章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內容分享或是對文中觀點有不同見解,省錢快報歡迎您的投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