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走丟,大家也可以在“事兒君看世界”找到我
關注起來,以後不“失聯”~
教皇方濟各在復活節當天突然中風,隨後於次日(4月21日)不幸辭世。
這突如其來的噩耗成了近段時間全球最為轟動的事件之一,也讓整個西方世界措手不及。

(教皇方濟各)
當然,最措手不及的還得是教皇的所在地梵蒂岡。
畢竟在此之前,教皇雖然多次住院,但一直恢復得不錯,公開活動也沒有中斷過,突然這麼一走,他的葬禮以及葬禮上的安保,自然成了梵蒂岡眼下最棘手的問題。
葬禮的舉辦相對來說倒是沒那麼難,畢竟教皇本篤十六世在2022年底去世,梵蒂岡上一次舉辦教皇葬禮的時間並不久遠。
至於安保問題,就需要謹慎斟酌了。
畢竟過去這幾年裡,隨著無人機應用的越發普遍,新一代恐襲和暗殺也越來越依賴於這項新興武器。
方濟各教皇的葬禮上,對無人機的防範成為了新的重點。

(民眾排隊弔唁教皇)
在只有0.44平方公里的梵蒂岡城裡,很快將湧入200多位各國高階人員,以及超過20萬前來弔唁的民眾。
梵蒂岡和義大利將動用戰鬥機,反無人機火箭筒,大量狙擊手,上千名警衛和便衣…

(義大利的反無人機系統)
在不少媒體看來,這種程度的安保或許不是世界上最嚴格的,但稱得上是世界上最複雜的。
為啥要嚴格到這個程度呢?
在一些媒體看來,很可能是因為葬禮的貴賓裡,有幾個特別顯眼的目標:
有遇刺先例的美國總統特朗普…

(美國總統特朗普)
以及英國王室的唯一代表威廉王子…

(威廉王子)
從媒體釋出的一張安保分佈圖來看,葬禮期間,天上有飛機巡邏,環城有反無人機系統,城內到處都是狙擊手,可謂全方位立體式防禦,能在最大程度保證了葬禮現場的安全。

(安保佈防圖)
教皇的葬禮在聖伯多祿大教堂舉行,為期三天。
他的棺材將安放在聖伯多祿大教堂,供前來弔唁的人瞻仰。
圍繞聖伯多祿大教堂以及環繞聖伯多祿廣場,義大利的特別作戰部隊將安置反無人機裝置,並部署大量的“反無人機火箭筒”,用電磁波癱瘓恐怖分子可能操控的無人機。

(義大利士兵身背“反無人機槍火箭筒”)
除了“反無人機火箭筒”這種大號裝置,部隊還攜帶了一種能發射強力電磁波的槍,這種槍射出的電磁波能讓無人機直接失控墜落。

(美製反無人機槍)
昨天,特別部隊的反無人機槍首次亮相,看起來非常像美製的DroneGun Mk4。
特別部隊計程車兵喬瓦尼在接受採訪時自豪地表示:
“一旦無人機進入我的視線,我的裝置能瞬間將闖入這片區域的所有無人機癱瘓。”
除此之外,葬禮期間,北約的電子偵察機也將在梵蒂岡上空巡邏,配合地面的反無人機系統偵察可疑無人機的動向。

(義大利巡邏警察)
說完了反無人機系統,再來說說地面安保。
包圍著梵蒂岡的義大利羅馬城,將在教皇葬禮期間抽調8000名安保人員,維持葬禮的秩序。
而在梵蒂岡成立,2000名身著制服的梵蒂岡警衛隊將在聖伯多祿廣場上巡邏,1400名便衣警察則會在廣場外的街道上監視突發情況。

(狙擊手)
而狙擊手的佈置就更多了,弔唁的主會場聖伯多祿廣場,圍繞廣場的一圈建築的屋頂上,安排了多名狙擊手。
在進入梵蒂岡的限制通道上,也佈置有相當數量的狙擊手,以防不測。
這些還都是環梵蒂岡的外圍保護。
在進入梵蒂岡國界後,身著文藝復興時期制服的宗座瑞士近衛隊,則是防衛梵蒂岡的第一道防線,也是保衛教皇棺槨的最後防線。

(瑞士近衛隊)
瑞士近衛隊既是世界上規模最小的部隊,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部隊之一。
他們的歷史要追溯到1506年,近衛隊最初只是多數由擔任教皇護衛的瑞士僱傭兵組成,但後來瑞士僱傭兵們在數次保衛教皇的戰鬥中表現英勇,寧死不降。
祖先的勇敢忠貞,最終為瑞士人贏得了擔任教皇近衛隊的傳統特權。
今天的瑞士近衛隊雖然身著傳統服裝,但依舊承擔著梵蒂岡城內的安保,他們將配合其他部隊,監控和維護城內的安全。

(瑞士近衛隊依然承擔安保任務)
除了這些近處的安保,北約的戰鬥機也在相關空域巡邏,導彈軍艦也隨時待命,防備突發事件。
這麼多細緻全面的安保措施,只為各國政要和民眾在弔唁教皇時能確保安全。
明天4月26日,教皇方濟各的葬禮將正式舉行,梵蒂岡,義大利,北約做了這麼多安保工作,但願不會出什麼岔子。
Ref:
https://www.thesun.co.uk/news/34618788/pope-funeral-trump-security/
https://www.france24.com/en/europe/20250424-fighter-jets-sniper-units-huge-security-operation-world-leaders-royalty-pope-francis-funeral-vatican
——————–

各位小夥伴們
微信公眾號規則又進行了調整
事兒君也不得不跟大家求個三連
希望大家多多點選“在看”
喜歡的話也點個分享和贊
這樣事兒君的推送才能繼續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
與大家繼續分享每個開懷大笑或拍案驚奇的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