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link衛星TLE軌道資料的相關分析

Starlink衛星TLE軌道資料的相關分析
文 | 劉帥軍、徐帆江、劉立祥、嚴文勵、秦明宇、林翊鈞(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大學)
摘要
截至2025年5月19日,Starlink衛星累積發射8648顆。本文對自2019年SpaceTrack釋出的TLE軌道資料開展跟蹤分析,包括所有衛星的TLE釋出數量、頻次,並重點針對Starlink衛星的TLE從釋出數量、單星TLE數量及重複資料差異進行分析。
結果表明:
(1)SpaceTrack所釋出TLE資料重複總體佔比20%;
(2)TLE重複資料絕大多數完全一致,內容上有差異的僅佔比0.16%;
3)釋出資料量在個別時間上有明顯差異,如2025年4月30日、5月1日兩天釋出數量幾乎為零;
(4)較早釋出的舊資料或較晚釋出的新資料在資料質量方面均存在問題,難以直接透過新舊程度判斷其優劣。
01
全球衛星TLE資料統計分析
2025年5月18日0時-24時(UTC-0時間),Space-Track釋出軌道TLE資料共61113條。其中,同一顆衛星在相同軌道曆元(Epoch)存在TLE資料重複(記作:資料重複)共11626條,佔比:19.02%;衛星國際編號與TLE中簡寫國際編號不一致(記作:ID不一致)共190條,佔比:0.31%。經篩選(去除資料重複及ID不一致)後的TLE資料共49297條,佔比:80.67%。

圖 1 過去一個月全球衛星TLE資料統計
圖 2 過去一個月全球衛星TLE資料佔比統計
由上可知:
(1) 過去一個月每天釋出TLE數量總體平穩,但在個別天數波動很大,如5月1日、2日幾乎沒有釋出資料,具體原因待後續探究。
(2) 資料重複佔比總體穩定,維持在20%左右。
02
Starlink衛星TLE統計情況
從資料有效性、單星TLE數量分佈開展分析。
2.1 資料有效性
2025年5月18日0時-24時(UTC-0時間),Space-Track共釋出21454條Starlink衛星的軌道TLE資料。其中,資料重複有4958條,佔比:23.11%;ID不一致有0條,佔比:0.0%;經篩選後TLE資料共16496條,佔比:76.89%。

圖 3 過去一個月Starlink衛星TLE資料統計

圖 4 過去一個月Starlink衛星TLE資料佔比統計
2.2 單星TLE數量分佈
篩選後的16496條TLE資料,涉及衛星7394顆。當天活躍衛星(釋出有TLE資料且尚未隕落的衛星)7464顆,TLE資料覆蓋率99.06%。
當天活躍衛星中,新增1條TLE的衛星有1578顆,佔比21.14%。新增2條TLE的衛星有3152顆,佔比42.23%。新增3條TLE的衛星有2072顆,佔比27.76%。新增4條TLE的衛星有562顆,佔比7.53%。新增5條TLE的衛星有30顆,佔比0.4%。

圖 5 新增衛星佔比
無新增TLE的衛星有70顆,佔比0.94%。其中至今天數在兩天以內(2025年5月17日0時-19日0時,UTC-0時間)的有42顆,超過兩天無新增的有2025-076AC等28顆,該28顆衛星軌道高度變化如下:

圖 6 無新增TLE資料時間超過兩天的Starlink衛星曆史高度變化
03
Starlink衛星
TLE資料重複統計分析
自2019年5月Starlink首顆衛星發射至2025年5月11日,SpaceTrack共釋出Starlink衛星TLE資料1664.48萬條,其中資料重複334.43萬條,佔比20.09%。這些重複資料中,絕大多數TLE完全一致,僅6350條資料存在差異(包括內容或格式),若僅考慮內容上的差異則僅5453條資料,佔比:0.16%。
3.1 TLE資料含義解釋
參考SpaceTrack中關於TLE格式的定義(https://www.space-track.org/documentation#tle),TLE主要由行1與行2組成,也可包含行0。示例如下:

行0主要資訊如下:
行0
描述
1-24
ISS (ZARYA)
基於衛星目錄中的資訊的物件的公用名。
行1含義如下:
行1
標識
描述
1
1
1
行號
3-7
NORAD
25544
衛星目錄號
8
CLASS
U
Elset 分類
10-17
INTLID
98067A
國際名稱號
19-32
EPOCH
04236.560314
軌道曆元(UTC)
*注意:在第21列和第22列中可以接受空格
34-43
1stP
.00020137
關於時間的平均運動的一階導數
45-52
2stP
00000-0
關於時間的平均運動的二階導數(假設小數點)
54-61
BSTAR
16538-3
BSTAR拖動項
63
SGP/SDP
0
元素集型別
65-68
idx
999
元素編號
69
Chck
3
校驗和
行2含義如下:
行2
標識
描述
1
2
2
行號
3-7
NORAD
25544
衛星目錄號
9-16
INCL
51.6335
軌道傾角 (度)
18-25
RAAN
344.776
升交點的赤經(度)
27-33
EFFC
0007976
偏心率(僅保留小數位,前應補0.)
35-42
ArgOfP
126.2523
近地點輻角(度)
44-51
TrueAno
325.9359
平近點角(度)
53-63
RndPerD
15.70406856
平均運動(轉數/天)/日繞地球圈數
64-68
RndTtl
32890
繞地球總圈數
69
Chck
6
校驗和
3.2 資料重複中欄位差異性總體佔比分析
經對資料重複的多組TLE相互對比分析,發現差異欄位佔比、差異位佔比及總體差異分佈統計如下:
圖 7 資料重複且內容有差異的Starlink衛星TLE資料差異分析
由上可看出:
(1)有較明顯差異的欄位包括:一階時間導數、二階時間導數、BSTAR拖動項、行1校驗和、軌道傾角、RAAN、偏心率、近地點輻角、平近點角、日繞地球圈數、繞地球總圈數、行2校驗和;同時,一階時間導數等欄位有差異,但高位差異小,低位差異大。
(2)NORAD有微小差異的資料共22組,佔比0.40%。該22組資料是由所釋出TLE資料中欄位有誤導致,即NORAD與COSPAR_ID對映關係寫錯,具體如下:

3.3 資料重複中軌道高度等差異分析
在TLE軌道資料中,日繞地球圈數反映了衛星軌道高度。5453組重複資料中,日繞地球圈數引數不一致的有969組,佔比17.77%。
將日繞地球圈數轉換為軌道高度,則資料重複兩組TLE的軌道高度差總體分佈如下:

  • 44.69%的資料(433組),軌道高度誤差在0.01km內;
  • 71.82%的資料(696組),軌道高度誤差在0.1km內;
  • 91.95%的資料(891組),軌道高度誤差在0.5km內;
  • 95.67%的資料(927組),軌道高度誤差在1.0km內。
軌道高度誤差超過1.0km的有42組,軌道高度對比如下:

其中,有一組資料值得關注,釋出較早的資料軌道高度730km,而新發布的資料軌道高度為336km。如下為所涉及的三組TLE資料:
(1)
釋出較早的舊資料,
釋出時間:2023-09-01 06:56:20
1 57437U 23105H   23214.95951389  .00056446  00000-0  14652-1 0  9992
2 57437  43.0234  30.1967 0008880 321.7854  82.8360 14.48908882  2702
(2)
釋出較晚的新資料,
釋出時間:2023-09-01 17:48:03
1 57437U 23105H   23214.95951389  .00362892  00000-0  20126-2 0  9991
2 57437  43.0020  30.2210 0002662 236.4858 125.5342 15.77722397  1303
(3)
釋出較晚的新資料,
釋出時間:2023-09-01 22:46:17
1 57437U 23105H   23214.95951389  .00362892  00000-0  20126-2 0  9991
2 57437  43.0020  30.2210 0002662 236.4858 125.5342 15.77722397  2708
其中,進一步綜合編號57437的衛星軌道資料來看,釋出較早的舊資料為資料野值
軌道傾角方面,5453組資料重複TLE中,軌道傾角引數不一致的有452組,佔比8.29%。其中,差異較大的也是因為資料野值問題。
04
總  結
本文對SpaceTrack所釋出的TLE軌道資料開展分析,主要包括每日釋出數量及TLE資料重複性等方面。重點針對Starlink衛星軌道資料重複的334.43萬條資料分析,發現內容上有差異的僅5453組(佔比0.16%),且差異較大的資料多為野值。
TLE軌道資料對於開展構型研判、軌位異動等具有重要作用,而資料質量對結果具有重要影響,因此開展TLE軌道資料完備性、重複性等相關分析具有重要意義。除卻上述工作,從資料釋出時間、升交點經度等分佈的分析,也有助於開展空間態勢感知策略反演。
>End
>>>                 
本文系“太空與網路”公眾號原創,轉載全文及引用核心觀點至微信公眾號或其它新媒體平臺、及網站,請註明出處、公眾號ID及作者。感謝支援有態度的媒體!
未按照規範轉載及引用者,我們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部分圖片難以找到原始出處,故文中未加以標註,如若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
HISTORY/往期推薦
商業火箭,想說愛你不容易——(二)難以複製的SpaceX
>>>   
充滿激情的新時代,
充滿挑戰的新疆域,
與踔厲奮發的引領者,
卓爾不群的企業家,
一起開拓,
一起體驗,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質,
共同實現更高價值,
共同見證商業航天更大的跨越!
——《太空與網路》,觀察,記錄,傳播,引領。
>>>                                           
· 《衛星與網路》創始人:劉雨菲
·《衛星與網路》副社長:王俊峰
· 微信公眾號(ID:satnetdy)團隊
編輯:豔玲、哈玫,周泳、邱莉、黃榕、娜娜
主筆記者:李剛、魏興、張雪松、霍劍、樂瑜稻子、趙棟
策劃部:楊豔、若㼆、李真子
視覺總監:董濘
專業攝影:馮小京、宋偉
設計部:顧錳、潘希峎、楊小明
行政部:姜河、林紫
業務部:王錦熙、瑾怡
原創文章轉載授權、轉載文章侵權、投稿等事宜,請加微信:15910858067
商務合作;展覽展廳設計、企業VI/CI及室內設計、企業文化建設及品牌推廣;企業口碑傳播及整體營銷傳播等,請加微信:13811260603
雜誌訂閱,請加微信:wangxiaoyu9960
· 衛星與網路各分部:
成都分部負責人:沈淮
長沙分部負責人:賓鴻浦
西安分部負責人:郭朝暉
青島分部負責人:江偉
· 衛星與網路總部負責人:農燕
· 會議活動部負責人喬顥益、許克新、董今福
· 投融資及戰略層面合作:劉雨菲
· 本平臺簽約設計公司:一畫開天(北京)文化創意設計有限公司
· 航天加(深圳)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負責人:楊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