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 “16 歲男生身高瘋長到1米99急壞爸媽” 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引發了眾多家長的關注。

河南鄭州的 16 歲男生小劉,父母身高均屬正常範圍,媽媽160CM,爸爸175CM ,可他卻在 3 年間瘋長 25CM,如今身高已達 199CM。異於常人的身高讓小劉倍感自卑,而父母也因他過快的長個速度憂心忡忡。去醫院檢查後,結果令人吃驚 —— 小劉的生長激素超出正常值一大截,
而罪魁禍首竟是腦垂體上的一個小腫瘤
。

這也給廣大家長提了個醒,孩子長得快不一定就是好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要時刻關注其生長發育情況,每月固定時間給孩子測量身高並記錄下來。透過繪製身高生長曲線,能直觀地看出孩子身高增長的趨勢,若發現增長速度過快或過慢,都要提高警惕。
孩子身高達標嗎?
手把手教你查清楚
第一步:根據孩子的性別,選擇對應的身高標準圖;
第二步:在表格第一列找到孩子的年齡(實足滿整月或整歲),向右比照,找到接近的平均身高值;
第三步:沿著身高列向上看,表格第一行對應的就是孩子身高所處的百分位數值區間了。





* 年齡:是指從出生到未滿 7 週歲(<84 月齡)之間,取整歲或者整月
* 身長:適用於 2 歲以下兒童,即平臥位頭頂到足跟的長度
* 身高:適用於 2~7 歲以下兒童,即站立位頭頂到足底的垂直高度
問
我女兒目前4歲,身高105cm,她的身高是什麼水平呢?
答
在女童表中查詢,找到4歲那一行,她的身高處於103.7cm ~106.3cm 之間,對照表頭一行,百分位數值處於P50 ~ P75 之間。



Tip:女孩的身高百分位數值(P50 ~ P75 )對應的評價指標為“中”,說明她的身高屬於中等水平。
家長還可以參照上述方法,點選下面體重、身高等各項具體指標,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檢視對照的百分位數值,最後將數值代入 “評價方法表” 進行孩子生長水平判斷。


























下等:身高<-2SD
中下等:身高≥-2SD且<-1SD
中等:身高≥-1SD且≤+1SD
中上等:身高>+1SD且≤+2SD
上等:身高>+2SD
注:SD為標準差




影響兒童生長發育的因素
一
遺傳因素
二
環境因素
營養
疾病
家庭和社會環境
想讓孩子長更高,這4件事情要做到
睡好覺
生長激素只在進入深層睡眠後才會慢慢釋放。因此,睡覺時間充足、睡眠質量高,才能讓激素充分釋放,讓身高“蹭蹭蹭”往上走。
晚上9點到第二天凌晨1點,特別是晚上11點前後,生長激素的分泌量達到最高。
早上6點前後的一兩個小時,生長激素也有一個分泌小高峰。因此,要保證孩子在這兩個時間段的深睡眠。
此外,不同年齡的孩子,每天需要的睡眠時間不同。

吃好飯
家長們普遍關注孩子補鈣、補維 D、喝牛奶,這都沒問題。
但要提醒大家,更要重視“營養均衡,食物多樣”。可以參照《中國學齡前兒童膳食指南(2022)》《中國學齡兒童膳食指南(2022)》中針對兒童食物的食材種類推薦,來給孩子搭配。
多運動
跑步、跳繩、摸高等跳躍性運動,籃球、足球、羽毛球以及游泳等伸展性運動都可以。
但是,少做舉重、啞鈴、舉沙袋等負重運動。
這些負重運動具有壓迫性,對骨骼還未定型的兒童和青少年來說,要少做或不做,以免損傷骨骼,影響身體長高。
心態好
孩子精神壓力大、長期抑鬱也會影響長個。
當然,尊重孩子的生長規律,不“揠苗助長”,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身高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健康和快樂更重要,不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