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個頭矮會擔心長不高,孩子個頭高又擔心提前發育,需要帶孩子測骨齡嗎?一文解答骨齡的奧秘!

⬇️點選關注美國媽媽網⬇️
我們常能聽到“測骨齡”這個詞,大多是孩子身高不如預期或個頭太高的家長擔心。那麼,帶孩子做骨齡測試到底有沒有必要呢?這測試又是怎麼做的?真的管用嗎?
骨齡是衡量兒童骨骼成熟程度的指標,即兒童骨骼發育的程度。通常,這是由手的X射線影像確定的。
X光片測骨齡
X光片是觀察孩子骨骼發育情況的一種方法,能知道骨骼成熟的程度。一般都是拍孩子的手部X光片來判斷的。
X光檢查安全、不疼,就是用一點點輻射來照出骨骼、內臟還有身體其他部分的影像。X光影像是黑白的,骨骼這些硬的地方會擋住X光,所以在片子上就是白的;而皮膚、肌肉這些軟的地方,X光能穿過去,就顯得暗一些。
一般在醫生那兒、放射科、影像中心或者牙科診所這些地方,都可以做這個檢查。做這個檢查時候,孩子就只需要坐凳子上,左手放桌上,手指分開,別動,兩三秒X光就拍好了,要是拍糊了,那就得再拍一次了。
通常來說,醫生就給孩子左手腕、手和手指拍張X光片。然後,把這片子跟好多同性別、同年齡的孩子骨骼照片比,看哪個最像。這樣,就知道孩子骨齡多大了。
孩子骨骼的兩頭,有新骨骼在長的地方,叫生長板。這些地方能讓骨骼變長變寬。因為這些地方骨骼比較軟,X光一照就能看出來,比其他地方暗。
隨著孩子長大,生長板在X光片上會越來越薄,最後就看不見了,這叫“生長板閉合”。醫生就透過看哪個標準照片跟孩子的骨骼最像,來定孩子的骨齡。
有時候,孩子的骨齡和實際歲數不太一樣,那可能是生長出現了一點問題。但是就算孩子啥毛病沒有,骨齡也可能和實際歲數不一樣,所以不用太過於擔心。
什麼是骨齡
骨齡是按年來算的,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透過Greulich-Pyle量表判斷。要是孩子骨齡是10歲,那就是說他的骨骼長得跟Greulich和Pyle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研究的俄亥俄州那幫10歲孩子差不多。
每個人的骨骼長快長慢都不一樣。比如說,生活條件好的孩子就比條件差的孩子骨骼長得快。與Greulich和Pyle那時研究的超級健康的孩子比,現在西歐的孩子大概要晚2~4個月才長成那樣,所以10歲的孩子,平均骨齡大概就9.7歲。
值得一提的是,同歲數的孩子裡,骨齡標準差能有一年左右。要是隨機挑7個同歲的小男孩,那裡面長得最快和最慢的孩子,骨齡能差上三年。換句話說,最成熟的那個孩子可能比最不成熟的早三年就開始發育了。
男孩一般到骨齡14.2歲就開始猛長了,而女孩平均初潮的時候骨齡是13.2歲。
為什麼要進行骨齡研究?
骨齡研究有助於醫生評估兒童骨骼系統的成熟度。這樣醫生就能知道孩子身體是不是長得慢了或者太快了。
這種檢查,一般都是兒科醫生或者專門看小孩內分泌的醫生會叫孩子去做。
骨齡還有一定的預測作用,比如:孩子還能長多久、啥時候開始青春期、最後能長多高等。
憑藉測試,醫生能追蹤那些長不高的孩子的病情,看看治療有沒有效果。例如生長激素不夠、甲狀腺不幹活、孩子太早熟了,腎上腺的毛病,或者那些遺傳來的長不高的病,比如特納綜合徵。再有就是骨科和牙齒矯正的問題,啥時候治、怎麼治。
BoneXpert技術在骨齡預測中的作用
BoneXpert技術在成年身高預測(Adult Height Predictor)中起到重要作用。
這個方法特別適合那些健康、沒病、還沒測試過的孩子。它能根據孩子的性別、歲數、身高還有骨齡,來估摸孩子長大能有多高。要是再輸上爸媽的身高,估計就更準了。
那麼,預估的身高準不準呢?一般來說,它有個標準差(±SD),是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但換句話說,真實身高有68%的機會落在這個評估範圍內的。
這個預測技術能給出四種不同的預測,每種預測都是基於不同的人群身高假設來的,這四種分別是:
1. AHP(x-ray):就是根據孩子的年齡、骨齡和身高來預測。
2. AHP(parental):只靠爸媽的身高來預測。
3. AHP(x+p):把孩子的年齡、骨齡、身高,還有爸媽的身高都算上,來預測。
4. AHP(x+m):這個是給女孩子專用的,除了年齡、骨齡、身高,還要加上初潮時的身高來預測。
再來說說骨骼健康指數(Bone Health Index,簡稱BHI),這是BoneXpert技術的獨門秘籍,它能透過測掌骨裡的皮質骨含量,來反映骨骼的健康狀況。
測BHI的時候,主要是看三個中間掌骨的皮質厚度T。這種方法其實挺古老的,20世紀60年代就流行了,那時候都是直接在X光片上量第二掌骨中部的T值。
以前還用過好多其他的骨骼健康指標,有的直接用T值,有的喜歡用掌骨指數2T/W(W是骨寬),還有的像Exton-Smith那樣用T/L(L是骨長)。
但BoneXpert的BHI就比較特別了,它大概是跟T / (LW)的0.33次方成正比。這個公式就是為了更好地適應孩子們變化多端的身高和體型比例。具體來說,BHI = π T (1 − T/W) / (LW)0.33。
因為BHI背後有大量的測量資料支援,所以它測試的結果得還是挺準的,10歲的時候,誤差率只有1.4%。這點誤差主要還是因為孩子測試時放手的姿勢不太一樣造成的。
孩子非得測骨齡嗎
關於孩子測骨齡這件事我們做家長的需要自行把握分寸,因為這件事有利也有弊。
先說說測試的好處吧,要是我們覺得孩子身高、體重或是性發育這塊兒,跟同齡小孩比起來有點不對勁兒,骨齡測試就能幫上大忙,給我們一個科學的參考。
要是家裡頭有長輩小時候長個兒不正常,或者有啥遺傳病,那骨齡測試就像是早期預警系統,能幫我們早點揪出問題來。
要是孩子因為一些身體狀況正在看醫生,醫生可能會說做個骨齡測試,對治療和判斷都有幫助,這時候做測試也是合適的。
不過骨齡測試也存在一定風險。輻射就是潛在危險之一,雖然骨齡拍X光輻射特小,但咱們也得心裡有數,孩子好好的,沒啥大毛病,就別老拍來拍去的。
孩子的心情我們也得照顧一下,測試結果出來,萬一跟想的不一樣,孩子心裡頭可能會不開心。所以,測試前跟孩子好好聊聊,讓他知道這是咋回事兒,為啥要做,做完之後也得多留意孩子的情緒。
參考文獻:
https://bonexpert.com/what-is-bone-age/#:~:text=Bone%20age%20is%20a%20measure,ray%20image%20of%20the%20hand.,https://kidshealth.org/en/parents/xray-bone-age.html
(圖片來自網路,尊重原創,若侵權請聯絡刪除)

孩子需要做骨齡測試嗎?
推薦閱讀
分享母嬰知識  關注寶寶成長
微信公眾號:usmama_com
新浪微博:@美國媽媽網
求分享
求點贊
求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