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2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選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弘瀚
來源:帆書樊登講書(ID: readingclub_btfx)
借力者強,孤力者弱。
♬ 點上方播放按鈕可收聽洞見主播韓丹朗讀音訊

人生浩瀚無垠,歸途茫然無措。
你我皆是行者,若要航程圓滿,唯有學會“借”的智慧,培養“借”的能力。
荀子有云:“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借勢,借力,借智,是古人引以為豪的經營哲學,既幫助他們擺脫眼下的困局,又為後世的人撥開雲霧見天明。
向天借勢
《老子》中有一句話:“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意思是說,“道”是萬物之母,萬物由道而生,由德所養,萬物之所以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形態,是因為有一種“勢”的力量在起作用。
世間萬物皆有其勢,在助以成長。
比如個人的“勢”,是由內在氣質與外在資源交織而成的強大氣場。
涵蓋權力、財富、知識、學識、人脈及個人魅力等,共同構築了個人獨特的影響力磁場。
居高位者,不怒自威,正是源自這渾然天成的強大氣場,足以令人心生敬畏。
借勢者,就是作為超越個體的宏觀力量,如同浩瀚星海中的引航燈,讓渺小的個人在時代的洪流中、成長的困境裡找到方向。
公元409年,東晉邊境屢遭南燕侵擾。
為保護邊境百姓人身安全,素以勇猛善戰著稱的北府軍首領劉裕,請纓出戰。
但僅憑一人之力難以撼動南燕的強大,於是親率大軍翻越大峴山,兵分兩路,一前一後,包抄臨朐。
在觀察地形後,決定閉營三日,等待良機。
劉裕精心策劃,選擇了雨季北伐,利用河道水量充足的優勢,率軍乘船北上,既節省了體力,又加快了行軍速度。
在行軍過程中,他巧妙避開南燕優勢騎兵的鋒芒,直撲南燕都城廣固,力求一戰定乾坤。
當晉軍與南燕軍隊在臨朐城下展開激戰時,他利用戰車對抗南燕的騎兵,以步兵為主力,兩翼佈置戰車,形成堅固的防線。
同時,他派出精銳部隊迂迴偷襲燕軍後方,使南燕軍隊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鬼谷子有云:“夫事成必合於數,故曰道數與時相偶者也。”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應該學會借勢而為,順應時代潮流和自身條件的變化,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以實現更高的目標和理想。
所謂:好風憑藉勢,扶搖上青雲。
向天借勢,就是去做順應客觀規律、順應天下大勢的事。
如此天上的風雲、地上的山川、他人的資源都能成為你的助力,把事業做的風生水起。

向人借力
東晉葛洪有云:“眾力並,則萬鈞不足舉也。”
藉助別人的力量,哪怕是重達萬鈞的物體,也不難舉起來。
《上金谷文集》中記載了一個商聖范蠡賣馬的故事。
春秋時期,北方馬便宜,南方馬貴。
范蠡打算去北方買馬,運回吳越來賣。
但是路途遙遠,馬群目標太大,在路上容易遭遇盜賊。
如果再僱一些壯士隨行,這樣一趟下來,就賺不了多少錢了。
後來,范蠡打聽到一個叫姜子盾的人,在做布匹生意,需要把布從北方運往南方。
這個姜子盾是北方鉅商,經營多年,有一條安全的商路。
范蠡就去找姜子盾,表示自己可以免費幫他把布匹運到南方。
姜子盾一聽,還有免費的馬匹可以使用,二話不說就同意了。
於是,范蠡和姜子盾一起,安全回到了吳越。
在這世界上,人人都在負重前行。
有人單打獨鬥,卻步履艱難;有人抱團取暖,卻役役堅強。
要知道每個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總有窮盡之時,也總有獨木難支的時候。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維持內部團結的同時,尋求外部支援,借力打力,成功地將劣勢轉化為優勢,才能實現類似以弱勝強的壯舉。
日後無論面對何等難度的挑戰,都要銘記:
借力者強,孤力者弱;善用外力,畢顯智慧。

向經典借智
何為經典?經典,有兩層意思。
第一層,就是讀史。
那些具有“普世價值”意義、體系完備、思想深邃的在某個領域專項研究成果。
第二層,就是讀人生。
那些經過時間檢驗、歲月檢驗、實踐檢驗的先賢智慧精華。
我們讀經典,就是要向前輩們借智,用歷史的智慧來應對未來之變化,用前人栽樹的接地氣經驗來解決當下生活的難題。
西漢經學家劉向曾言:“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讀經典的妙處,就是給你提供名人的事例、知識的普及、實踐的理論去學以致用。
培養做人的品格、做事的智慧和治學的心態,腳踏實地涵養胸懷的寬廣與見識的高低。
你如要融會貫通,還得靠自身的思索之力。
知名企業家曹德旺曾在自傳《心若菩提》裡說自己有一個怪癖:
“到我家千萬別向我借書或要書,再好的朋友我也不會給,真是有點愛書如命!”
他讀《會計學》,瞭解如何做財務報表,如何運營企業,讓承包玻璃廠變得規範化;
他讀艾·里斯的著作《聚焦》,深受啟發,放棄了房地產等行業,專注做玻璃行業,讓福耀做強做大。
他不斷從書中汲取智慧,破除經營上的難題,最終成為了享譽世界的“玻璃大王”。
羅曼·羅蘭曾說:“和書籍在一起,你永遠不會嘆氣。”
讀經典,就是要把書本上難懂的地方比作敵人的堡壘,主張像打仗一樣向書發起進攻,遇到似懂非懂的問題,必須窮追不捨,直到完全學懂弄通為止。
能夠善於鑑別,主動地汲取書中養分,不斷實踐把經典吃透,才是真正的讀有用之書。

▽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學會向天借勢,是順應自然規律,把握時代脈搏,讓個人的奮鬥與天地間的執行規律相和諧,從而在時代的浪潮中乘風破浪;
學會向人借力,是認識到獨木不成林,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在人際交往中尋求合作與共贏,讓智慧與力量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加璀璨的火花;
學會向經典借智,是汲取千年文明的精髓,從名著書本中汲取養料,讓先賢的智慧成為我們逆境成長的營養品,助我們進一步突圍。
我們能夠在逆境中堅韌不拔,在順境中保持謙遜,在複雜多變的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與方向,“借”的秘籍,功不可沒。
點個在看,願大家都能成為這樣的強者,善於借勢、借力、借智,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斷前行,助力我們的事業與生活更上一層樓。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3秒加星標,再也不擔心找不到洞見君↓↓

你若喜歡,為洞見點個在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