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標題下「藍色微信名」可快速關注
楓投Fengtou.ca
加拿大商業資訊平臺
搭 建 企 業 家 橋 梁
壯 大 在 加 華 人 產 業
推 動 商 業 科 技 創 新
摘要:據多家英文媒體報道,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Mark Carney)計劃於3月23日(週日)會見總督瑪麗·西蒙(Mary Simon)後正式宣佈解散國會。這一決定意味著加拿大將提前進入大選模式,而投票日預計定在4月28日或5月4日。此次選舉不僅關乎加拿大的內政走向,也可能對加美關係和國際貿易格局產生重要影響。

據多家英文媒體報道,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Mark Carney)計劃於3月23日(週日)會見總督瑪麗·西蒙(Mary Simon)後正式宣佈解散國會。這一決定意味著加拿大將提前進入大選模式,而投票日預計定在4月28日或5月4日。此次選舉不僅關乎加拿大的內政走向,也可能對加美關係和國際貿易格局產生重要影響。
特朗普首次點評加拿大競選:誰更符合美國利益?
作為一位從不掩飾自己觀點的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近日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首次公開談及加拿大大選。他直言:“自由黨人更容易打交道,他們可能贏,但我不在乎,這對我來說無關緊要。” 儘管語氣輕鬆,但這句話被外界解讀為對現任總理卡尼的“變相支援”,暗示卡尼可能是美國在貿易談判中的理想合作物件。
然而,對於聯邦保守黨領袖皮埃爾·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特朗普卻毫不留情地批評道:“他不是我的朋友,我也不認識他。他說了很多負面的話,但我同樣不在乎。” 特朗普的這番表態無疑為加拿大選戰增添了一層複雜的國際背景。
加美之間的“默契干涉”早已司空見慣
事實上,特朗普的言論並不令人意外。回顧過去十多年的歷史,加美兩國在政治上“互相干涉”早已成為一種常態。例如,2015年賈斯廷·特魯多(Justin Trudeau)上臺時,背後就有來自美國工會勢力的支援。
2015年大選:美國勞聯的“神助攻”
2015年的聯邦大選是加拿大歷史上最長的一次選舉季,持續了兩個多月。起初,聯邦保守黨和新民主黨在民調中佔據領先地位,而特魯多領導的自由黨僅排名第三。然而,到了9月底,自由黨突然逆襲成功,成為民調領先的政黨。
這一轉變的背後,離不開美國勞工聯合會(AFL-CIO)的支援。該組織公開呼籲左翼選民不要投票給新民主黨,因為這等於讓保守黨領袖哈珀連任。這種策略在安省Eglinton-Lawrence選區尤為顯著。原本,選戰主要集中在哈珀政府財政部長喬·奧列弗(Joe Oliver)和新民主黨候選人、前薩省財政廳長安德魯·湯姆森(Andrew Thomson)之間展開,兩人競爭激烈。然而,在美國勞聯的“加持”下,自由黨候選人馬可·門蒂諾(Marco Mendicino)最終以“爆冷”姿態勝出,而湯姆森則以6.28%的得票率慘敗。
特魯多力挺希拉里,激怒特朗普
等到2016年美國大選,特魯多也毫不避諱地表達了自己的立場。他在多個場合公開表示,希拉里當選更有助於加美關係的發展和進步主義思潮的延續。這一表態顯然觸怒了特朗普,後者上臺後,加拿大左翼政客紛紛發聲批評美國政策。時任外長克里斯蒂婭·弗裡蘭(Chrystia Freeland)甚至在國會演講中呼籲加拿大與美國“分道揚鑣”。
2018年,當民主黨重新掌控眾議院並啟動彈劾特朗普程式時,加拿大聯邦新民主黨領袖賈格米特·辛格(Jagmeet Singh)更是直言希望看到特朗普被彈劾“成功”。這些舉動無疑加劇了加美之間的緊張關係。
2020年大選:特魯多搶發賀電,奧巴馬“投桃報李”
2020年美國大選中,特魯多再次成為焦點人物。儘管多數國家選擇等待選舉結果塵埃落定後再發表賀電,但特魯多卻迫不及待地成為全球首位祝賀拜登當選的政府首腦。他在搖擺州計票尚未結束的情況下便宣稱:“已經迫不及待希望與拜登政府合作。” 這一舉動被外界解讀為“選邊站隊”,甚至有“認證官”的嫌疑。
作為回報,2021年加拿大大選期間,奧巴馬親自為特魯多背書,稱世界需要特魯多“穩健的領導力”,並呼籲加拿大人支援其連任。此時,特魯多欣然接受了奧巴馬的支援,卻未提及“外國干涉”的問題。
雙重標準:如何定義外國干預?
去年的美國大選中,加拿大主流媒體對副總統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報道內容幾乎全是正面評價。相比之下,特朗普哪怕出現一點“瑕疵”,也會被加拿大媒體無限放大。此外,時任外交部長梅拉妮·若利(Melanie Joly)甚至公開表示,加拿大正在制定一份“應對計劃”,以應對美國可能出現的“極右政權”。然而,最終的結果卻狠狠打了這些媒體和政客的臉。
因此,我們不禁要問:為何特朗普多次稱呼加拿大為美國“第51州”,甚至戲稱特魯多為“州長”,卻從未被視為“外國干涉”?而馬斯克在評論網紅心理醫生喬丹·彼得森(Jordan Peterson)專訪博勵治的影片時,直接聲稱博勵治將是加拿大的下一任總理,這是否也算是一種干涉?
更重要的是,在討論“外國干涉”時,我們必須避免雙重標準。如果來自美國的干涉不算干涉,那麼其他外部力量的介入是否也應該區別對待?稍有不慎,這種“人為濾鏡”就會演變成現代版的“文字獄”。
反思與建議:如何守護加拿大主權?
隨著加拿大即將迎來這場決定貿易戰前景和國家命運的關鍵大選,各主要政黨需要深刻反思以下幾點:
-
捍衛獨立與主權在對美立場上,既要堅決捍衛加拿大的獨立性,又要避免輕易觸碰美國國內敏感議題。保持不卑不亢的態度,才是贏得選民信任的關鍵。
-
吸取歷史教訓回顧過去兩次特朗普上臺的經歷,加拿大顯然在處理加美關係時犯下了戰略錯誤。明知加美關係的重要性,為何還要公開挑釁特朗普?未來,加拿大應更加謹慎地平衡國內政治與國際關係。
-
警惕外國干涉無論是來自美國還是其他國家的干涉,都應一視同仁。特別是在當前加美貿易戰背景下,對來自美國的干涉更應保持高度警惕。
結語:一場關乎未來的選舉
這場大選不僅是加拿大國內政治的重要節點,更可能對加美關係乃至全球貿易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在面對複雜的國際局勢時,加拿大必須以務實和理性為導向,既維護自身利益,又避免陷入不必要的外交紛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國家的長遠發展。
點個贊,支援我們關注更多國際動態!

免責宣告:楓投Fengtou.ca釋出此內容中所含材料僅供參考,無意構成在任何司法轄區進行證券發行。此內容不應解讀為買賣產品或證券的邀約、招攬或推薦。
注:由於微信公眾號出現新的排序機制,您可能閱讀不到我們的推送。如擔心無法收到最新的加拿大楓投深度報道,可回到本號首頁點選右上角,將公眾號加星標,感謝諸位讀者。
楓投加拿大fengtouca 楓投—加拿大商業資訊平臺致力於利用網際網路工具共建加拿大華人商業環境,在多元化的結構下,促進企業家交流溝通,分享經驗和心得,並以此提高華人在加拿大的創業投資環境。我們期待透過不斷堅持的努力打造加拿大良好的創業土壤以及商業環境。We look forward to building Canada's entrepreneurial climate and business environment through our continued efforts.

免費對接:免費對接,無論是創業還是投資,都是相互學習交流成長的過程。
企業家交流:匯聚加拿大扶持的基礎產業以及高科技產業企業家社群,聚焦長期價值。
孵化幫助:全力以專業性輔導初創團隊和專案,進行加速孵化以及商業化運作。



關注我們 ,一起尋求合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