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閃購冠名常州隊,花唄支援無錫(息)隊,阿里德比將在蘇超上演

01
為了接住潑天富貴,品牌各顯神通
蘇超的熱度還在繼續。
如今競爭看點早已不侷限在球場。賽場之外,各大廣告冠名商的爭奪也是相當有看頭。
從最初僅有6家贊助商,到如今二十多家品牌爭相入局,有資料顯示,截至6月27日,蘇超讚助商總數已達26家,此外還有2家公益支援單位,形成總冠名商、官方戰略合作伙伴、官方合作商、官方贊助商、官方供應商的五級贊助體系。這場票價僅5-20元的草根賽事,正以顛覆性的商業模式改寫中國體育經濟規則。

各家品牌的整活也是百花齊放。
有的是區域深度繫結。比如洋河全程贊助宿遷隊,作為宿遷的城市名片,洋河股份不僅贊助冠名家鄉隊,還向球迷推出“旅遊+贈酒”的專屬福利;維維股份冠名徐州賽區,牽手家鄉隊伍徐州隊組成徐州市維維股份足球隊,球衣上展示了鮮明的品牌LOGO(標誌);南京本土企業、數字物流平臺運滿滿則是官宣冠名蘇超南京隊。
悅達起亞則是成為“2025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鹽城賽區冠名商”,並且在接下來的主場比賽中,現場觀賽的球迷,有機會贏取起亞EV5。值得一提的是,悅達起亞合資母公司——起亞,長期以來都是國際足球聯合會(FIFA)官方合作伙伴,並持續贊助世界盃,這意味著中國最火的城市足球聯賽迎來了世界盃頂級贊助商。此前起亞還贊助過多屆歐洲盃、歐聯杯等足球賽事;並自2007年開始便成為NBA官方汽車合作伙伴。

類似的品牌還有喜力啤酒。以往主要贊助世界盃、歐冠等頂級賽事,此次入局蘇超也出乎很多人意料。
還有很多大家熟悉的品牌參與到這場狂歡中,主要的營銷方式就是跟使用者玩在一起。
比如肯德基4300家門店直播賽事,途虎養車推出“加油送門票”活動,伊利針對網友呼喚“大飛機”的“梗”,搞出千架無人機點亮南京上空,品牌不再滿足於LOGO露出,而是融入球迷生活場景。伊利相關負責人曾表示:“我們的核心策略就是真正融入蘇超,成為球迷的‘好搭子’。這不僅僅是贊助,更是深度參與和共同創造快樂。”
網際網路大廠當然也不會錯過。
阿里和螞蟻集團也紛紛帶著旗下的應用,選擇更加多維、接地氣的營銷模式融入狂歡。
6月30日上午10點,淘寶閃購宣佈冠名“蘇超”聯賽墊底球隊常州隊,有人說常州送積分太狠了,淘寶閃購送優惠券,首席覺得淘寶要助力“川”隊迴歸“常州”隊!
不到兩小時,支付寶官宣冠名徐州隊。
不久後花唄又加入戰局,宣佈冠名無錫隊,還玩起了諧音梗:“花唄有41天無息期,支援無錫(息)!” 
阿里系三大品牌各自出戰,網友戲稱這場商戰為“散裝阿里”,完美呼應江蘇十三市“散裝江蘇”的梗。除了會玩,幾大應用也是把自己業務特點匹配特色隊,深度融入蘇超的趣味競爭氛圍,不再端著討人喜,還讓更多人記住了自己的特色,一舉兩得。
很快,在蘇超的球場上我們就可以看到阿里德比了。

此外,之前京東官宣成為蘇超官方戰略合作伙伴,推出了一波玩梗海報,“場上十三太保,場下京東管飽”贏江蘇城市特產,“感情雖然不深,送酒還是得悶”一分錢送10000罐啤酒等專屬活動。京東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與蘇超合作,旨在透過“體育+電商+外賣”的創新融合模式,為廣大球迷和消費者帶來更多驚喜與實惠。
02
為什麼蘇超成了品牌的心頭好?
品牌為何都選擇了蘇超?
答案顯而易見。蘇超創造的經濟效益遠超賽場,形成“賽事核心—文旅延伸—產業輻射”的複合生態鏈。
首先,文旅消費已經被說爛了。比如“9.9元門票+蘿蔔乾炒飯”套餐帶動線上蘿蔔乾銷量翻倍;無錫“水蜜桃買一送一”啟用農產品銷售;南京鹽水鴨搜尋量暴漲74%。

潑天的流量富貴也是品牌所看重的優勢。體育場湧入近2萬觀眾,網路話題閱讀量突破10億,江蘇各地因球賽掀起短途旅遊熱潮……這些潑天的流量富貴,對於品牌而言無疑是重要的宣傳利器。相比其他平臺廣告氾濫流量分散的情況下,不如聚焦“蘇超”這類精準場景。
品牌的回報也是相當明顯。比如江蘇銀行作為賽事的總冠名商,線上下曝光上佔盡先機,從球場LED大屏到球衣、門票,品牌標識無處不在。蘇超出圈後,江蘇銀行也在其APP首頁順勢推出了“蘇超聯賽專區”,使用者可在賽事周的指定時間內領取當週比賽門票。
因為比賽火爆,一些使用者搶不到門票,反而紛紛在江蘇銀行進行存款儲蓄。有媒體報道江蘇銀行實現了存款爆發式增長,還獲得年輕客群破圈增長。

隨著賽事越來越火,贊助商的型別也從江蘇銀行、紫金保險等本土企業擴大到京東、理想等知名大企尋求,從與體育賽事接近的快銷品牌擴大到了遊戲、衛浴等領域。品牌也從最初的江蘇本土企業為主,擴充套件至全國性乃至國際品牌。
蘇超”贊助體系採用多層級的架構設計,覆蓋全域品牌合作與地方性深度繫結,賽事籌備期,早期公佈的商務合作方案顯示,除了總冠名贊助金額為800萬元外,其餘贊助商贊助金額僅為20萬-150萬元不等。而隨著賽事熱度攀升,目前官方贊助單席位價格已飆升至300萬元人民幣,但仍"一席難求"。
03
一場球賽,如何重構消費鏈條?
蘇超的商業奇蹟本質是場景營銷與產業聯動的勝利。透過打破體育賽事傳統盈利模式,構建了“核心賽事-文旅消費-產業輻射”的經濟生態。
基於蘇超案例的成功要素,我們提煉出品牌營銷破圈的三大要素。
首先,是文化符號的深度挖掘。
品牌需擺脫空洞的口號式傳播,轉而挖掘自身或地域的文化基因庫。比如某些白酒品牌借“劉邦項羽之爭”強化“綿柔有度”的產品特質。關鍵在於找到高共鳴度、低認知門檻的文化符號,並透過創意轉化讓傳統元素煥發新生。
其次,是參與機制的人性化設計。
關鍵在於降低普通人的參與門檻。蘇超證明,當用戶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從消費者變為創作者如自發玩梗,品牌傳播便獲得自驅式增長動力。品牌可借鑑“眾創Slogan”“產品調飲大賽”等形式,將單向傳遞變為雙向互動。
最後,是消費場景的精準融合。
打破行業邊界,構建出“主產品+衍生體驗”的消費鏈。比如白酒品牌可聯合火鍋店推出“解辣套餐”;運動品牌聯名景區開發登山套裝。一些外賣平臺推出“蘇超專題頁”集合美食、酒店、門票,當品牌成為場景聯結器而非孤立商品時,其商業價值將呈幾何級增長。

在物質豐裕時代,消費者購買的不僅是產品功能,更是情感認同與參與體驗。比如那些曾被迴避的地域標籤、行業梗、使用者吐槽,其實背後藏著下一個現象級傳播的密碼。

贊助名額的一席難求,更是印證了蘇超用熱度撬動的商業價值。成功密碼更在於對體育本質的迴歸——娛樂性、草根性、創意性的三重解放。
不過對於品牌而言,面對潑天的流量,如何將熱點變成品牌的實際賣點,如何將人群轉化為品牌忠誠使用者,也是蘇超背後的贊助商們應該關注的重點。
總之,這為中國體育產業的品牌營銷指明一條新路:
讓體育迴歸遊戲本源,讓商業紮根人間煙火。最高階的營銷從來不是教育使用者,而是邀請他們共同參與。
點選推薦」,錦鯉附身!
– END –
歡迎關注“首席商業評論”影片號留言討論!

投稿及內容合作|[email protected]
廣告及商務合作|[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