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援消費應重點突出,防止政策碎片化

2025.05.13
本文字數:1286,閱讀時長大約2分鐘

導讀:要採取多種措施持續最佳化消費信貸產品和服務、增強消費金融機構資金供給能力。
作者 | 一財評論員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釋出的《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下稱《報告》)提出,下一階段在貨幣政策思路上要支援提振和擴大消費,引導金融機構從消費供給和需求兩端,積極滿足各類主體多樣化資金需求。
提振消費是擴內需、穩增長的關鍵點之一,金融支援消費也屢屢被強調,具體支援措施也在陸續出臺。比如設立5000億元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從而引導商業銀行加大對服務消費與養老的信貸支援等。
目前我國消費金融服務體系已較為完善,金融機構圍繞不同消費場景創新推出多元的消費信貸產品和服務模式,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可以說金融支援消費已有較好基礎,但仍有進一步發力空間。
《報告》提出,要採取多種措施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同時,要持續最佳化消費信貸產品和服務、增強消費金融機構資金供給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支援消費首先要聚焦消費重點領域。
5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關於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有關事宜的通知》,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住宿餐飲、文體娛樂、教育等服務消費重點領域和養老產業的金融支援。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額度5000億元,年利率1.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最長使用期限不超過3年。發放物件包括國家開發銀行、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等5家屬於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城市商業銀行。
其次,要加強對改善型消費和新型消費的支援。
近年來,對傳統消費領域的財政及金融支援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效應也會逐步呈現邊際遞減。上述《報告》中的專欄文章指出,從結構看,受限於市場飽和與供需適配性,傳統商品消費增長逐漸承壓,而服務消費需求持續升溫,服務消費佔居民消費支出的比重穩步提升。
2024年8月,國務院印發的《關於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強調,要引導金融機構最佳化信貸產品、提供差異化服務,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加大對服務消費重點領域信貸支援力度,增加適應共享經濟等消費新業態發展需要的金融產品供給。
改善型消費包括文化娛樂消費、旅遊消費、體育消費、教育和培訓消費、居住服務消費等;新型消費則包括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等。
再次,金融支援消費措施要形成體系,防止政策碎片化。
央行行長潘功勝在5月7日的新聞釋出會上表示,央行將出臺金融促消費一攬子政策舉措,研究出臺金融支援消費的指導性檔案。
將來,要實現金融支援消費政策的系統化,防止碎片化。因為碎片化的具體消費支援政策在效果上可能會偏於短期化,促消費的重點在於強化頂層規劃,建立完善衡量消費發展的政策和系統性指標體系。這需要央行、財稅部門及地方上的共同努力。
在近年來國內消費增速有所放緩的情況下,金融支援在促進消費上的基礎性作用更加凸顯。金融支援消費也面臨著新形勢、新要求,需要在重點領域提供更多消費機會,著眼於改善型消費和新型消費正是其中體現。
微信編輯 | 七三
推薦閱讀

多地宣佈發錢獎勵結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