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時代每個人的創世

最近很多人擔心自己的工作被AI替代掉,或者畢業出來就沒有工作。因為大家其實都明白,要說找工作本身或工作中實際的內容,除了少數幾個非常火的前沿領域前沿方向,學校課堂裡面學的東西真的沒啥用,而且越來越沒用。
請注意,這不是大家一般認為的知識過時更新換代快,老師知識結構陳舊的問題。這課堂知識和實踐結合的貼合程度問題。
如果你接觸不到這個從理論知識到實務起用的過程,沒有這個全程具身感受,你暫時學到的知識很難活化起來。你大腦裡面神經元之間缺乏足夠刺激來形成足夠數量和強度的突觸。那你在海馬體裡面暫存的來自課堂的短期知識也很難順利升級為長期知識。考完不久就全部忘光是常態。
這就是一個一邊接一邊漏的模式。你接的再努力,也抵不住你漏的更徹底。
如果你說要通過找個工作找個實習去,邊學邊用,來強化突觸,解放漏斗一般的海馬體。但因實際的職場環境,為了追求效率和競爭力,當下從知識原理到行動實踐的中間過程,越來越被各種智慧體,大模型,標準化流程給黑箱化了,你很難具身感受到那個從知到行的上手過程。
你感受到的是面前這一大坨不管是機器流水線還是SOP流程,程式repo還是智慧體機器人,確實能做這些很猛很有價值的事,你還能猜到背後可能有哪些課堂上學到的原理。但在你腦中依然是兩張皮,很難連起來。
這還說的是你能有這樣的機會,但現在更加難的是,這些無薪實習的機會都很少,更不要說全職的工作職位了。
你說你讀書讀到25-26,結果只為拿個學位作為找工作的前置條件,但是大腦內部卻沒發生更深入的升級變化,這個局面我想誰看了都會覺得越來越不樂觀。
於是,把課堂知識變成自己安身立命內生能力的這個實現路徑越來越晦暗。跟我們教育體制,老師水平,學校管理都沒關係。這就是時代發展的一個看得見的趨勢,是智慧時代前夜最讓人焦慮的一個問題。
現在,需要有盞燈來照亮這條路。
之前有個說了很多年的相關的概念叫終身學習。你覺得終身學習是為了啥?我之前單純地從求知的角度,簡單而貪婪就是想知道各種東西,我一直覺得有這個欲求你就去學,沒有這樣的求知慾求你就不折騰。
那在需要那麼一盞燈,來照亮自己知行合一之路的必要性之下,我對終身學習背後到底是什麼,就有了非常不一樣的理解。
我之前所認為的終身學習,學的是具體的理論知識。現在我發現終身學習真正應該學的其實是從知識到實踐,從0到1的那個知行閉環過程。
學習的順序也反過來了:先發明自己的工作,然後做的過程中,需要什麼知識,就去學什麼知識。
發明自己的工作,並不需要別人給什麼機會。自己就能選能做到的事去嘗試。
比如我昨天看到一個好的AI工具(點選文末“原文連結”可使用小工具),我今天寫到大腦認知相關的內容,我馬上就去那裡學習大腦結構相關功能(編號109),雖然非常膚淺。但對我寫這樣的文字足夠用了。
你說做這個工具的人,也不是專業的程式設計師。他也是為了自己快速理解一個概念,藉助AI最新的進展給自己搭的工具。那我猜想他在這個過程中,就學會了智慧體的輸入輸出流程,大模型的API呼叫,視覺化繪圖的應用,生成內容的持久化儲存,負載均衡閘道器策略等一系列在書本上可能花再多時間也沒法這麼有效吸收的東西。
他給自己輸出和釋出這樣個工具的任務,哪怕最開始只是為了自己用。這就是個典型案例:發明自己的工作。
因為他釋出後,別人要用,使用者會反饋好不好用的,不好用就要去改,就要去再學習怎麼弄。這就是智慧時代的費曼學習法升級版。
主動輸出
我昨天玩了這個工具,翻看了很多別人做的腦圖。昨天下午還只有180個儲存的圖,到今天一早就有超過600了。你看你做東西,別人就會用。你就在和世界建立連結,你就在創造價值。
突觸是神經元之間的連結,帶來知行合一的內化人和人之間的連結,帶來價值傳遞的破圈
矽碳協同進化最重要的事
有人持續用,能看到價值,就有商業的可能,再往下就可以思考可能的商業路徑。前路的微光就會逐漸敞亮。這跟你理解的孤注一擲背水一戰去創業是不是很不一樣,不需要先立個flag給我要創業。智慧時代的商業很多都是這樣從最小閉環,最原初的想法落地,一點點來的。
上面兩個連結需要一手抓,前者是自我進化升級,後者是安身立命的路徑。從此,並不一定需要什麼職位或別人給的機會。
我甚至可以更極端點去聲稱:就是最好不要依賴別人給你什麼機會,這樣約束太多效率太低了。自己去野蠻生長。
發明自己的工作,就是智慧時代每個碳基個體都能做到的“創世”創造自己的生活,走出恐懼和無力。
弱者的封印
附錄:
我昨天瀏覽這個工具別人做的圖,我自己記錄的好玩的圖有這些:
(點選文末“原文連結”使用小工具)
57.具身智慧
58.自媒體
85.5000家庭
91.奧地利學派經濟學
96.大明王朝
109.大腦結構
121.taleb
130.經濟週期
160.售前
當然也有些奇怪的知識增加了,比如44,和今天一早翻到的600。

作者 | 品哥
讀了理科的文科生。
點選閱讀#品哥小作文系列更多文章
品哥串臺「面基」|聊聊 AI 臨到後碳基生物的危機和修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