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頭圖來源 | 吉利官方
作者 |蘇鵬
“全球乃至中國都不缺車企,缺的是真正能夠把智慧化做好的基礎供應商。”4年前,還是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事業部(BU)總裁的王軍如此回應“華為不下場造車論”。
4年後的6月20日,離開華為後的王軍,正式加入千里科技,出任聯席總裁,全面負責科技業務板塊。
從華為板塊跳入吉利體系,王軍還是沒有選擇造車,依然堅持做“把智慧化做好的基礎供應商”。
作為頭部車企之一,兵強馬壯的吉利似乎並不缺乏造車人才。而作為華為智駕大將的王軍進入吉利體系,似乎更能讓市場為之振奮——據悉,王軍將整合全域性資源執掌公司科技業務板塊 ,構建起 "演算法+硬體+生態" 的閉環,換言之,吉利要在內部孵化出一個“華為車BU”。
外界也將其稱為“又一家引望誕生”。
在新的合資模式下,千里科技或將推動吉利或迎來iPhone時刻。

吉利內部“打造華為車BU”
華為是人才湧動中的黃埔軍校,餘承東曾說,在整個華為車業務中,投入最大的就是智慧駕駛。
華為在技術端的領先,也讓一眾車企陷入“學習華為好榜樣”的狂熱中。
但相比於成為跟隨者,吉利在智慧駕駛的野心或許更龐大——其想在內部“孵化一個華為車BU”,然後坐穩智駕第一梯隊。
如此野心被吉利寄託在千里科技身上。
千里科技的前身是力帆科技。2024年7月,曠視科技創始人印奇透過股權受讓間接持股力帆科技,並在年末出任董事長。2025年2月,力帆科技更名為千里科技,並確定新公司推進以 “AI + 車” 為核心的戰略轉型。
後續的劇情已被業內熟知,3月1日,千里科技與吉利汽車聯合推出了“千里浩瀚”共5個不同版本的智駕解決方案,覆蓋了包括極氪、領克在內的全吉利品牌。
如今隨著王軍的加入,這家與吉利牢牢繫結的科技公司身上,也終於出現“華為車BU”的雛形。
在華為期間,王軍曾擔任華為車BU COO、智慧駕駛解決方案產品線總裁,並且還是華為“HI模式”的主要負責人,帶領華為智駕實現從0到1的起步。
如今,王軍擔任千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席總裁,並負責科技業務板塊。
“王軍的加入為公司的戰略轉型新添一個“重磅砝碼”,藉助其在技術路線、產品研發、資源整合和生態合作等方面的豐富經驗和領導力,公司的科技業務發展有望按下加速鍵。”千里科技曾向媒體如此回應道。

千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席總裁 王軍
來源:網路
輔助智慧駕駛好用與否的三大變數在於軟體演算法、硬體晶片和全鏈條體系的掌控,這三個環節分別由印奇、陳奇和王軍坐鎮:
軟體演算法決定著輔助智駕水平的高低,該專案由汽車行業最懂AI的高管,“AI四小龍創始人”印奇掌舵;
硬體晶片是輔助智駕的基石核心,在千里科技內部,前華為智駕硬體負責人陳奇負責打造雙 Thor(算力超 2000TOPS);
而王軍則將華為 HI 模式經驗與吉利生態資源進行整合,構建起 "演算法 + 硬體 + 生態" 的閉環,全鏈條對標華為 ADS 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千里科技聘任王軍為公司聯席總裁的同一時間,還選舉徐鴻鵠、李傳海為公司副董事長,徐鴻鵠現任重慶兩江新區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於今年5月被提名選舉為公司第六屆董事會董事;
李傳海現任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吉利汽車中央研究院院長,於2024年9月被提名選舉為公司第六屆董事會董事。

吉利“千里浩瀚”狙擊特斯拉
千里科技的命運,與吉利緊密繫結在一起。
吉利汽車與千里科技在2025年3月簽訂合資企業框架協議,成立合資企業並聯合推出“千里浩瀚”智慧輔助駕駛系統。這也是吉利整合資源的重要步驟。
而在王軍上任伊始,千里科技釋出了千里智駕1.0,這是一套面向L2+的智慧輔助駕駛解決方案,從低到高包括3個版本,分別對應吉利的千里浩瀚H3、H5和H7。
“6個月內推出L3級別方案,2025 年第四季度落地 “可依賴” 千里智駕2.0。”王軍提出堪稱激進的智駕路線。
支撐著王軍躍遷信心的,是吉利千里浩瀚在算力、資料等環節展現出的儲備。這些可以幫助千里智駕快速實現從1.0到2.0(也就是L3級方案)的躍遷。
算力和資料是構建L3以上高階輔助智駕的底層邏輯。目前,吉利星睿智算中心 2.0 算力突破萬卡級別,綜合算力達 23.5EFLOPS,作為對比,比亞迪公開的雲端算力為 2.3EFLOPS,華為有7.5EFLOPS,蔚小理三家也都在5EFLOPS以內的水平。
據悉,吉利這套強大的算力可生成“萬公里級”虛擬駕駛場景,讓訓練效率提升30倍。
資料方面,吉利擁有750萬L2車輛,可提供百億公里的真實資料。作為對比,比亞迪則擁有440萬L2車輛閉環資料。
但這還不是兩者的全部。吉利自研的AI-Drive大模型和千里科技的世界模型進行了融合,並具備場景生成與規劃能力,可以生成滿足演算法訓練的任意場景和資料。幫助吉利更好地理解豐富和複雜的真實世界。
畢竟對於車企的場景訓練而言,在極端天氣下的資料,是罕見且很多車企都拿不到的模擬資料。
而天地一體生態則是算力、資料之外的補充。
吉利未來出行星座 30 顆在軌衛星實現全球 90% 區域覆蓋,結合智駕系統可提前 72 小時預判自然災害並規劃避險路線,在衛星 /低空領域佈局領先於特斯拉、小鵬匯天。
並且在硬體實力上,"千里浩瀚" 系統 AEB 自動緊急剎車剎停速度達 135km/h,超行業平均;AES 自動緊急轉向可連續規避雙車道風險,泊車場景能應對暗光環境、30 釐米超窄車位等極端挑戰。
在“千里浩瀚”智駕系統釋出當天,摩根士丹利釋出的一份研報稱“這是AI公司首次打通OEM閉環”。
“吉利的ADAS供應商將全面提升產能,為15萬元人民幣以下的L2+ADAS車型的全面推出做好準備。”摩根士丹利還表示。

來源:吉利官方
隨著王軍擔任千里科技聯席總裁,併發布最新的技術規劃後,吉利與千里科技的關係變得明朗起來。
吉利為千里科技提供算力、資料的支援,為千里科技的L3級別方案(千里科技2.0)提供基礎(打地基);而千里科技透過王軍構建的 "演算法 + 硬體 + 生態" 閉環,加速千里科技2.0的推出,並汲取華為的長板,對其進行持續打磨。
上文所提,吉利已與千里科技成立合資企業並聯合推出“千里浩瀚”智慧輔助駕駛系統,這也意味著吉利也將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架構-演算法-算力-資料”全鏈條自研的車企,並具備L3高階輔助駕駛的量產能力。
王軍曾公開預測,“五年內智慧駕駛一級供應商將形成三分天下格局”。
在供應商大戰中,鹿死誰手還不得知。但資本市場已經給到千里科技積極預期:從2024年至今,千里科技市值從160億飆升至400億,年漲幅150%。
在這段相輔相成的合作中,推出領先技術成果的千里科技可以持續享受資本市場的鮮花與掌聲,並向上剖開更多想象空間;
而在千里科技的推動下,吉利也正快跑躋身行業第一梯隊。

親愛的讀者們,不設定星標,很容易錯過我們的推送,也無法看到封面圖片。請星標“未來汽車Daily”,及時接收每篇推文,期待為您帶來更多更專業的行業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