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太太|我們在星露谷小鎮的生活之二

——某種鳥,不知道是不是白鷺?
我們全家現在在美國中部的一個小城,這個小城的生活很像一個叫《星露穀物語》的遊戲,所以我就直接叫它星露谷了。
接上次的《我們在星露谷小城的生活之一》,今天講講我們在星露谷小鎮的生活篇。
上次寫完文章後,不少人問我星露谷小城到底叫什麼名字。其實真的不需要問名字,如果喜歡風氣保守的地方,整個美國中部,像這樣的小城少說也有幾百個。
如果不嫌棄生活略不便利,大公司的工作機會不多,那真是住哪兒都行(也可以參考《選擇適合自己的星露谷小城》這篇)。

一、美食荒原
先從星露谷小城缺點說起吧。
對我來說,這裡最大的缺點就是好吃的東西太少了。
本地也有很多餐廳,也有韓國菜、泰國菜、披薩、牛排、漢堡都有幾個相當不錯。雖然說這些餐廳味道也不差,但是就沒有那種“令人驚豔”的感覺。上海我們常去的餐廳大概有十幾家,每家總都有幾個拿得出手的招牌菜——但是在這裡,很少有那種吃了以後覺得,哇,下次我要帶家人朋友再來吃的那種感動。
米國中部,最大的問題是,蔬菜,水果品種真的少。水果很少有時令的,一年四季就是這麼幾樣:蘋果,梨,香蕉,橙,李子。偶爾有西瓜和草莓,但是這裡的草莓真的好難吃啊……搞得我現在每次看到草莓心裡都要一頓打鼓,到底要不要再給它一個機會。
另外一個問題是這裡沒有魚。河鮮我從來沒見過,海鮮反正就是那幾個品種,三文魚,白身魚,都是那種凍了100年的,根本就不是我們上海那種冰鮮海鮮的味道——和嵊泗,寧波,溫州的海鮮更是完全不能比。
這裡的零食也好難吃……到現在為止所有的零食我們吃的仍然是亞洲超市裡買的。
不過好在,楊先生是很會研究烹飪,我們也會從中國定期運一些東西過來解饞。所以吃的問題現在也算初步得到了解決。

二、一切都慢
這裡另一個缺點就是,一切都慢。
如果找人來做事,起碼要等兩個禮拜。大家對賺錢這件事好像都不著急,也不怕我去找其他做得更快的人。
網購東西,到貨最快也要三五天,慢起來也是一兩個禮拜。一開始我很不喜歡這種網購速度,畢竟上海是上午買東西,下午就能到的那種節奏——但是慢慢地,我發現生活節奏慢一點也不完全是缺點——因為想要的東西不能馬上到,所以就避免了很多衝動型購物。
原來在上海的時候,我常常抱怨楊先生為什麼總是喜歡去超市買東西——浪費多少時間,網上直接買不香嗎?現在網上直接買確實不香了,因為是個小城,買東西就這麼幾個店,自己過去一趟,又快又便宜還能對比,楊先生很享受這樣慢悠悠的生活節奏。
因為生活節奏慢下來了,整個人的視角就變得完全不同了。
比如,我開始對季節敏感了。

三、四季分明
星露谷小城是一個四季分明的小城。我以前在上海的時候,從來沒有考慮過四季對人的影響這件事。你問我上海到底怎麼樣麼,上海就是夏天很熱,冬天很冷,哈哈哈哈。
但如果讓我現在再回想對上海的天氣的感受,總結大概就會是這樣:
冬天沒有暖氣,外面實在太冷了;
夏天常有颱風好麻煩;
春秋天氣候很舒服可是時間太短了;
空氣很潮溼,吃的容易變壞,衣服容易發黴。
星露谷小城的天氣就截然不同。這裡的夏天炎熱乾燥,但是沒有上海那麼熱,最熱的時候體感大概33-35度吧。隨後,某一天一陣秋風過去,忽然一切都變了顏色。門口的樹葉從橙黃到橘色,花朵甚至都還來不及凋謝。再然後,就下雪了,而且還是很厚很厚的那種積雪。大雪天孩子的學校會放假,因為車在雪路上開不安全(第一次聽到這個停課的理由時我都震驚了)。隨後,下了一天春雨,萬物就開始復甦了。
我過去在上海的時候沒有感受到“萬物有時”這件事,現在感受就很深。小鳥在太陽剛出來時出來覓食,太陽還沒下山就全都會回家。所有的花開都有時間段,各種蟲子從泥土裡出來的時間也不同。蒲公英會在春天盛開,螢火蟲會在夏天的晚上出來。
我們住的地方,後院常見的鳥大概四五種,有一群小鹿偶爾會來覓食,臭鼬是黑白相間的,烏龜的背很高,火雞一家人喜歡群體活動,金魚在冬天的時候竟然可以在池塘的冰下不吃不喝存活……我們老四在家裡隔著玻璃窗看小鹿的時候,我忽然想到,這擱著在上海野生動物園,也要100多一張門票呢。
因為這裡的氣候很乾燥,水果放得時間長了不會發黴,但會自然萎縮;薯片開啟以後忘記封起來,再吃還是脆脆的。像這些細節,過去都沒有注意過,現在換個地方住,忽然打開了眼睛,發現了生活裡很多有意思的事。
以前不理解外國人為什麼見面要問天氣,聊天要聊天氣。現在明白了,因為生活節奏慢,每天都在體會不同天氣給心情帶來的細微差別。早上起來,晨曦初露,開啟門,新鮮的空氣從山裡撲面而來,如果這時候遇見鄰居,任誰都忍不住說一句:“啊,今天早上的天氣真好啊!”

四、凡事動手
我在上海算是動手能力很強的人。家裡的宜家傢俱基本都是我自己搞定的,我唯一不會的大概就是在瓷磚上鑽洞把傢俱上牆,感覺這個是個技術活。
我在上海的時候有個美國鄰居,看到他去建材超市買木板,幫孩子做了個滑滑梯,我當時覺得太厲害了——到了這裡以後,才發現這些都是他們的常規操作。
我們剛搬家的時候,發現房子裡沒有窗簾。在上海,有專門做窗簾的,他們會上門來量尺寸,我要做的唯一的事就是選花樣和付錢。
所以我就在查經的時候問教會的弟兄姐妹,這裡哪裡有買窗簾?
他們說,超市就有買。
我自然問,那怎麼安裝呢?
一屋子的人都震驚了。
“呃,那啥,窗簾你自己安裝一下就行了。”
然後我也震驚了。什麼,你們都是自己裝窗簾的嗎?
他們說,對啊,窗簾很好裝的。
我自己量好尺寸,跑去超市買了窗簾杆和布窗簾,還有百葉窗,回來就裝好了。
忽然感覺上海的窗簾產業真是暴利。
這裡因為人工貴,其實也很難找到人,就算找到人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能上門,所以基本能自己做的事情就自己做,不懂的事情上油管也一定能找到影片。就這樣,我自己裝了各種櫃子,可視門鈴,指紋鎖,攝像頭,垃圾處理器……我們還自己定期割草,修建樹枝,種花種樹,收拾池塘……
(上圖是我自己安裝的衛洗麗)
上個禮拜我們甚至自己用水泥鋪了一條車道。
這兩個禮拜我們家裡正在鋪一條下水道的管子。
——怎麼說呢,我感覺我們的動手能力現在已經爆表了。
我在加州的朋友和我說,他們是找工人來割草的——哎呀呀,但這就少了很多生活的樂趣了,不同的草,原來味道也是不同的。割草雖然累,但是真的是一項超級有成就感的家務。

五、活動豐富
我們常聽人說國外就是好山好水好無聊,這肯定不是我們所住的這個星露谷小鎮的生活。
——不過這也可能是因為一個人出國和一家人出國的感覺不一樣。我年輕的時候一個人在英國讀書,也常常有自己是異鄉人之感,但是現在一家人都在一起,這種感覺就幾乎沒有。
本地好山好水談不上吧。雖然這裡的山區和大湖也算附近一絕,但我可能要求比較高,總覺得這裡沒有大海也沒有雪山,還是缺了點啥——這點上來說,加州的風景還是美好。即便如此,我仍然每天被日出日落,月圓月缺而感動。開在山間的高速路上,高低起伏的路面好像錦帶一樣落在山谷之間,也是開闊又美好。
但是我們這裡的文娛活動非常多,甚至比洛杉磯和紐約都多得多。我們這個地方是一個旅遊城市,有幾十個劇院,每天都有上百場演出。我是很喜歡音樂劇的,本地某個知名音樂劇我大半年裡已經去看了三遍。這個百寶故事音樂劇真的是水平超高,場場都是爆滿。
給孩子玩的東西也很多,本地有個非常有名的主題公園,我們更喜歡它的主題裝飾勝過裡面四五個過山車。我們有時候會去逛逛,但就沒玩幾個專案。室內的給孩子玩的場館也很多,附近的水族館是全美前十的水平,另外還有兩個水準線上的動物園。除此之外,各種高爾夫,登山,釣魚之類的活動就更多了。因為玩的東西很多,所以我們附近城市的居民度假的時候也會來我們這裡。
(上圖是本地自然公園)
除此之外,學校的活動也很多,教會的活動也很多,有一些固定時間的集市,每年市裡還要辦個花車遊行,更不用說我們幾個孩子的同學每個月都要邀請他們參加各式各樣的生日派對。這些活動多到一個什麼程度呢……我和楊先生是用蘋果日曆分享日程的(這個非常重要,以後還要分享),這些活動我們要挑挑揀揀,事情太多了,根本也不可能全部參加。
總之,好山好水談不上,但是無聊就差得遠了。有時候我累得只想躺在家裡看網飛的電視劇。真的,如果沒有工作不用學習不照顧孩子,我感覺自己可以躺在床上看網飛看一整年。

六、奇特物價
和洛杉磯、曼哈頓這種奇貴無比的地方相比,我們這裡的物價就還可以接受。我們這裡也沒有加州紐約那種小費文化。出去買東西想給小費就給,不想給就不給。
有時候也會覺得東西特別貴,主要是這些東西在中國真的是不值錢。比如10根黑色橡皮筋髮箍,在中國賣5塊錢都嫌貴,這裡要賣15元人民幣。所有塑膠製品,包括玩具、儲物的價格也很離譜,有的甚至可以相差十幾倍。還有傢俱的價格也是,中國的傢俱我已經覺得很貴了,來這裡一看,這裡的傢俱都貴得完全沒有可比性。
但是有個奇特的事情就是,雖然這些小東西這裡貴很多,但是上海很貴的東西,比如房子、車子、教育……這裡反而比較便宜。(可見《聊聊孩子的音樂體育興趣班》、《脫離高能耗式育兒模式》等文)。
這裡的醫療和上海差不多。很多人說美國的醫療很貴,我現在覺得說的也是加州和紐約。我們這裡醫療不是很貴,所以我到現在還沒有買保險,有病急診費是120美元一次。
我們在這裡買了一輛二手商務車,牌子叫Chrysler,我在國內沒有見過。買的時候稀裡糊塗,賣家說沒問題就是沒問題了。實際上開到現在,確實是一點點小問題都沒有,而且越開越喜歡——
有時候想,如果國內的二手車交易也能夠這樣透明讓人放心就好了。

七、結語
本來還想再說說本地文化和本地的人,我們這裡大部分人都是基督徒,我個人體感這裡人的信主比例在90%以上——但是無奈字數不夠了。
關於信仰生活會在這個系列的下一篇裡寫,等那時候再順便聊聊我們在這裡認識的鄰居朋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