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夏是怎麼訂機票的?
2023年終總結裡,我們曾經分享過:全年兩個人機票開銷22886.10美元,67個航班,260097公里,包含36班商務艙,所有跨洋航線一律平躺。
其中現金票回血的案例,就是這張“紐約-洛杉磯-波士頓-東京-雅加達-悉尼-東京-洛杉磯-紐約”——票價$2951.71,賺得價值$1698.41的里程,相當於淨支出僅$1253.30,就買到了美亞往返平躺商務艙,同時一票保級寰宇一家綠寶石會員。
訂票的過程技術性比較強,我們之前只發了美卡論壇,但公眾號上也有很多小夥伴感興趣,所以搬運過來分享給大家。文章有不少修改,主要是翻譯成人話(劃掉)批註、解釋各種專業名詞,方便理解。
不過,即便努力說人話了,大家也不必追求完全學會,能夠開啟些思路就很好啦(順便一窺遠夏的旅行幕後故事吧)!
看不懂可以直接下拉到評論區扣1,不買立省百分百!

里程票101介紹過,里程,本質上是航空公司的積分系統:花錢買現金票攢里程,再用里程換機票坐飛機,良性迴圈,鼓勵乘客忠實於一家航司,跟奶茶店“買十杯送一杯”的蓋戳積分卡沒有本質差別。只不過航司的規則遠比“買十送一”更復雜,也更有“玩”頭。
在羊毛黨眼中,里程票幾乎永遠是更划算的選擇,尤其是長途公務/頭等艙,現金票價動輒好幾萬人民幣,可以說90%的情況下,花里程都遠比花現金便宜。
然而遠夏關注的恰恰是那10%:現金兩艙票。
此處有個常被忽視的盲點——里程按實際飛行距離累積。當飛得足夠遠,票價又足夠便宜時,里程回血可以帶來非常顯著的折扣,有時甚至超過100%(四捨五入約等於花錢買里程,坐飛機白送)。因此買機票時,我們不僅會看票面支付了多少真金白銀,也會計算能賺回多少里程,兩者相減才是“淨價”。
說人話:飛得越遠,攢點越多,等效票價越便宜。
Lyra:以上思路適用於多數航司,但各家裡程專案中總有例外(尤其是美國三大航),本文僅以阿拉斯加航空為例,友航就不一一列出了。

西雅圖夏威夷往返獲得價值$218的里程,而這張票才花了$205。
2022年夏天定這張票之前,我們的2023上半年安排了兩次出行:
二月到三月的馬爾地夫蜜月,回程兌換了伊蒂哈德航空的馬累-阿布扎比-紐約商務艙(Etihad Airways MLE-AUH-JFK),AA里程70k/人(合$1050),但去程未定。
四月在澳大利亞追日全食,飛到西澳Perth再租車自駕16小時。去程兌換了毯航國泰的紐約-香港-珀斯商務艙(Cathay Pacific JFK-HKG-PER),AS里程60k/人(合$1080),但回程未定。
所以,還分別需要一個美國-馬代和一個西澳-美國的單程。
很快,出現了一個紐約-雅加達的商務艙折扣,往返約$2700,由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出票,國際航段可選擇寰宇一家(OneWorld,簡稱OW)的各個航司。最直接的線路是紐約-東京-雅加達,全程乘坐日本航空Japan Airlines,服務佳,餐食好。
我們心思瞬間活絡起來,印尼可以說地處馬代和西澳之間——雅加達離馬累很近,可以經科倫坡轉機前往;珀斯離巴厘島也很近,有大量廉航在飛,可以玩幾天再去雅加達。
如此一來,透過這一張票,能夠同時解決兩次出行的去程和回程,一石二鳥。

CGK = 雅加達 = 一石

MLE/PER = 馬累/珀斯 = 二鳥
進一步分析,去程在雅加達經停兩晚,可以:
①在新開業的雅加達柏悅Park Hyatt Jakarta用掉快過期的凱悅C4免房券;
②利用斯里蘭卡航空密集的科倫坡-馬累排班(SriLankan Airlines CMB-MLE),減少航變耽誤馬爾地夫酒店的風險——馬代的蜜月酒店太貴了,如果從美國直接飛,萬一遇到航班取消或延誤,趕不上前一晚甚至兩晚都有可能;
③提前倒時差,精神飽滿開始蜜月。
同時,回程經停巴厘島和雅加達,可以:
①避開現金票昂貴,里程票也很難換到的美澳線,曲線離開澳大利亞;
②澳洲的行程辛苦,結束後去巴厘島休整,住各種便宜的凱悅C1,躺平順便積攢房晚保級;
③在雅加達的文華東方Mandarin Oriental用掉白金卡FHR報銷。

巴厘島躺平。
此處還要補充一石打中的第三隻鳥:保級。
這張票由OW航司執飛,因此可以積分到我們的“本家”阿拉斯加航空(Alaska Airlines,航司程式碼AS)——里程票102介紹過,“夥伴航司”Partner Airlines之間,可以坐A家飛機積B家裡程。
積分到AS,對我們非常划算。買同樣的機票,高階會員獲得的里程比普通會員多不少,作為75K會員,積分率225%,別人攢5000里程的機票,我們能攢11250。去年高達60%的回血率,$10710.72現金票賺回$6175.39的里程,正是如此實現的。
同時,我們每年也需要飛足夠多阿拉斯加(和夥伴航司)的航班,用來保持每年更新的高卡會籍——俗稱“保級”。
買現金票->刷到高卡->多攢里程->實際開銷更低->買現金票,良性迴圈。

一球的13家航司,飛哪家都可以積分到另外一家。
至此,紐約-雅加達論證可行,下一步開始最佳化。
首先看線路。
很多國際機票的規則,允許在票價不變的基礎上,增加不必要的轉機。這對一般人毫無意義,但由於回血按實際飛行里程計算,從保級和積分的角度,A-B-C轉機會比A-C直飛多賺一些,一定要多加利用。
查詢這張票的Fare Rule,可以發現它對轉機沒有限制,唯一要求是每個單程至多四個航段。
一道地理題:從紐約飛到雅加達,最多停三次,怎樣飛距離最遠?
Eric:解釋一下名詞。每一張機票,背後都對應著一個“票價”,學名稱作“Fare”。而每個Fare又有著各自的規則“Fare Rule”,要購買的機票行程必須完全符合條件,才能使用該Fare的價格。比如,一些Fare限制週一至四出發,那麼假若搜尋週六出發的機票,就要支付不限出發日期的Fare價格了——多半比周中要貴一點。

Fare Rule乍一看全是天書,但讀懂它是玩機票的前提。
或許你會琢磨,地球這麼大,要繞路還不簡單!紐約-香港-約翰內斯堡-多哈-雅加達,行不行?
航空公司早想在了前面:每一對目的地間,都有一個最長距離“Maximum Permitted Mileage”限制,專治繞著地球飛的異想天開。經查詢,紐約-雅加達的MPM是12091英里,實際飛行距離如果超出,每超5%票價加收5%,最多不可高於125%。
這是什麼概念?最短路線紐約-東京-雅加達就已經達到了10358英里,即使願意付25%的加價,也只剩不到5000英里的額度,在洲際航線的尺度上並不夠用。(美國東西海岸之間都得將近2500呢!)
幸好,Fare Rule裡還有一行小字,如果轉機經過洛杉磯,可以額外豁免2000英里。

好吧,其實是七行小字。
我們很快優化出了兩個繞路選項:
①紐約-洛杉磯-波士頓-東京-雅加達的美國迴旋鏢,前兩段美航(American Airlines),後兩段日航(Japan Airlines)。轉機不可重複經過同一個機場,所以這裡利用了一個特殊條件:日航的美國“村村通”網路,東岸有兩個航點紐約和波士頓,如果沒有波士頓-東京線路,至多隻能搞一個紐約-洛杉磯-西雅圖-東京的折線,回血大大縮水。
總里程15400,減去2000豁免超出MPM限制10.8%,支付15%的加價。
②紐約-洛杉磯-東京-悉尼-雅加達的亞太迴旋鏢,第一段美航,第二段日航,後兩段澳航(Qantas Airways)。
總里程16208,減去2000豁免超出MPM限制17.5%,支付20%的加價。
還有一些其它選擇,比如紐約-洛杉磯-東京-吉隆坡-雅加達,但考慮馬航(Malaysia Airlines)的商務艙顯著不如日航和澳航,且距離也不夠長,不予考慮。

選項①:紐約-洛杉磯-波士頓-東京-雅加達

選項②:紐約-洛杉磯-東京-悉尼-雅加達
那麼問題來了:還得加價,多賺這點兒里程值得嗎?
這裡就要再介紹一個新概念了:飛現金票會同時賺來兩種不同的積分,“兌換里程”(Redeemable Mile,簡稱RDM)和“定級里程”(Elite Qualifying Mile,簡稱EQM)。
RDM顧名思義,是可以用來兌換機票的里程,前面每次說“里程價值XX美元”,指的就是它。
EQM則用於決定會員等級,(以AS為例)每年飛出20000的EQM能獲得MVP,40000獲得Gold,75000獲得75K,飛得越多,級別越高。
它的特點是,多的時候一文不值,缺的時候價值千金。經常有飛客到年底,發現離下一個門檻還差幾千英里,只好去“Mileage Run”——專門坐飛機刷EQM,只為里程不為目的地,甚至會落地後直接原機折返。疫情前,海南航空出過低至1500刀的美-中商務往返,可以積分到阿拉斯加,當時就有美國老哥辦好中國簽證,一週末跨越太平洋打個來回,對首都機場比老北京還熟。
我們不願意額外花錢花時間Mileage Run,但每年飛得又不夠多,因此要充分利用每一個繞路多刷里程的機會。至於究竟值不值得,祭出Excel精確算算吧!
阿拉斯加航空官網有各個夥伴的積分表。一號選手的全部航段(包括JL執飛的)均為AA航班號,按AA表格累積,公務艙150%RDM+150%EQM,比起最短路線,加價$168.75,多賺10617RDM+5791EQM。二號選手的兩個QF航段按QF表格累積,公務艙225%RDM+125%EQM,加價$225,多賺16380RDM+5850EQM。
按照AS 0.018美分/英里的估值,純買點都划算,更不用說還有無形資產EQM。
兩個選項在兌換和定級里程上各有輸贏,由於當時對2023年保級還沒有明確計劃,並不確定需要多少EQM,我們出於豐富體驗的立場,選擇去程北美迴旋,回程繞道澳洲。

最後一列是EQM,倒數第二列是RDM,飛行距離乘以百分比就能算出累積的里程數。
最佳化完第一步,其次該看經停了。
又是一個新知識點:很多國際機票都允許經停(Stopover),有的還免費,鼓勵乘客在轉機時玩幾天,拉動經濟。這張票的Fare Rule裡也允許Stopover,不過每個加收$100——價格尚可,可以考慮。觀察往返的路線,美國國內的洛杉磯、波士頓顯然沒意義,值得經停的只有東京和悉尼。
但Fare Rule有個預設的限制:經停需要做Highest Intermediate Point Check(簡稱HIP)——當購買A-B-C的機票並在B經停時,航司會另外檢查A-B、B-C的票價,選擇三者中最高的一個收取。這是為了防範一種漏洞,即乘客實際的剛需是A-B,卻只用付A-C的便宜票價。
飛往印尼的航線,顯然不如美日、美澳要價高,我們的行程剛好中招。
那豈不是停不了了?別急,再細看Fare Rule,下面還有一行小字:東京有HIP exception。也就是說,選擇經停東京的話,不用去比照美日線的票價。
考慮總體的計劃,我們決定去程連軸飛,回程停日本,前面雅加達-悉尼-東京,後面東京-洛杉磯-紐約,每人多出$100,換個日本七天遊。
Lyra:事實上,因為美日票價太貴(已達到$5000+),所以有人買了跟我們同樣的票,專門為了去日本——經東京飛抵印尼後,立即轉身再飛回東京。靠多坐一個TYO-CGK往返,省下兩千美元。
Eric:小夥伴們一定要善用經停!一些專做轉機的航司(比如土耳其、卡達、埃及、斐濟等),在本國政府大力發展旅遊的補貼下,都提供免費經停,甚至還有免費的城市一日遊和食宿,停到就是賺到。

埃及就是可以利用經停的典型例子。
最後一步最佳化是艙位。
包括AA在內的很多航司,都會選擇一種操作,即在賣長途國際機票時,如果國內航班的對應艙位已經售罄,就自動向上升到下一檔——打個比方,就是麥當勞賣套餐的時候,如果中號汽水杯沒了,寧願免費給大號杯,也不想停售所有套餐,使得客人轉投隔壁肯德基。具體到這個票價,對應的應為折扣公務R艙,但國內段R艙售罄時,會升級到更高的J艙。
同為商務艙,上飛機都坐同一個座,圖啥嘞?
圖J艙多賺一丟丟里程啊!有時高艙位退改費低積分率還高,額外回血的里程都能補齊跟低艙位的差價,何況這張票還不加錢。蒼蠅腿也是肉嘛!
於是我們祭出專業工具ExpertFlyer,尋找前後可接受的日期內,去程紐約-洛杉磯-波士頓以及回程洛杉磯-紐約所有R艙已賣光的航班。不過很遺憾,因為訂票提前了小半年,多數航班還很空,只湊出JFK-LAX出票為J艙,才多賺了1237里程——真的是蒼蠅腿了。

請忽略(喝高了的)Eric。
最終的行程是如下三段:
二月:紐約-洛杉磯-波士頓-東京成田-雅加達
Route
|
Airline
|
Class
|
Distance
|
EQM
|
RDM
|
JFK-LAX
|
AA
|
J
|
2475
|
4950
|
8044
|
LAX-BOS
|
AA
|
R
|
2611
|
3917
|
7181
|
BOS-NRT
|
JL
|
R
|
6702
|
10053
|
18431
|
NRT-CGK
|
JL
|
R
|
3612
|
5418
|
9933
|
JFK值機的時候,美國大媽非常困惑:你們……去洛杉磯轉機……然後到波士頓?第二天在BOS的JL櫃檯換登機牌,日本小哥又困惑了一次:你們從紐約出發……去洛杉磯轉機……然後來了這兒?
“死闊以desu!”
全程44小時25分鐘,其中33小時57分鐘在飛機上,9小時28分在機場(打卡了LAX澳航頭等、BOS英航和NRT日航頭等三個休息室)。午夜抵達雅加達,機場酒店過夜,第二天入住柏悅,停留兩晚倒好時差後再前往馬代。

馬代蜜月。
五月初:雅加達-悉尼-東京羽田
Route
|
Airline
|
Class
|
Distance
|
EQM
|
RDM
|
CGK-SYD
|
QF
|
C
|
2414
|
4271
|
11959
|
SYD-HND
|
QF
|
C
|
4831
|
6039
|
16909
|
結束澳洲的日食行程後,我們買了個廉航從珀斯飛到巴厘島(看!遠夏也不是隻坐商務艙喲),海邊酒店躺平兩週,又繼續廉航飛到雅加達,在文華東方短住一晚,下午4點退房,完美接上去悉尼的紅眼航班。
值機時,我們叒收穫了澳航櫃員的震驚:去東京?請找日航櫃檯……什麼?你們在悉尼轉機?!
雅加達-悉尼-東京,兩個航班都是紅眼(落地直奔東京柏悅,中午便入住套房,一天也不浪費)。中間轉機一整天14個小時,來個悉尼一日遊也不是不行,不過我們去過兩次,加上有工作要趕,就在澳航的頭等艙休息室度過了。好酒好菜伺候,再來個免費馬殺雞,坐在大落地窗前看彩虹——這個辦公室挺不錯嘛!

澳洲日食。
五月中:東京羽田-洛杉磯-紐約
Route
|
Airline
|
Class
|
Distance
|
EQM
|
RDM
|
HND-LAX
|
JL
|
R
|
5488
|
8232
|
15092
|
LAX-JFK
|
AA
|
R
|
2475
|
3713
|
6807
|
經停東京一週後,波瀾不驚地回到紐約。

初訪東京。
寫到最後,小夥伴們一定想問:這樣的神仙機票,都是從哪找到的呀?
搜尋紐約-雅加達往返的基礎版行程,
難度為0
。
(航司官網及各種平臺都可以查到。)跟蹤各種羊毛部落格論壇,注意到熱心網友分享的紐約-東京-雅加達$2700折扣價,
難度+10
。
(廣撒網多看帖,每天過濾海量deal,要做到既不遺漏,又不花費過多精力。)看懂FlyerTalk帖子中的討論,知道可以透過迴旋鏢繞路賺里程,還能經停,
難度+20
。
(機票帖子下,各種術語程式碼滿天飛,沒點耐心和知識基本讀不下去。)藉助終極工具ITA Matrix,成功復刻大佬曬出的迴旋加經停路線,
難度+70
。
(從30跳到滿分的一步,難就難在論壇大佬都是謎語人,只會說他搜到了什麼,不可能手把手分享他是怎麼搜到的。ITA Matrix幾乎是一個黑箱,想要查出複雜行程,需要寫程式碼限定各種搜尋條件,反覆除錯。在最終成功之前,看到的頁面只有“No flights found”,甚至無法知道自己是否已經接近目標——對智力和耐心的雙重考驗。)
100%最佳化行程,使之完全滿足個人需求,
難度+10
。
(這10分就是附加分了,要在上一步的基礎上,調整日期分段查詢,組合拼出自己最滿意的行程。)找到機票代理出票,難度+0。
(這種複雜行程,沒法從官網或OTA搜到。很幸運,跟網友討論Fare Rule細節的時候,我們認識了一個代理,也是同道中人,發給他ITA Matrix查詢結果的一串程式碼即可。而且,因為沒有麻煩他查票,只讓他做了最後一步的出票,老哥承諾從佣金中返還一部分報答優質客戶,後來也如約打了錢。)
最終的行程,發給代理就能出票了。
Lyra:要去馬代和西澳時,能想到用印尼作為中轉站,迅速梳理出飛馬累和珀斯的選項,以及知道雅加達和巴厘島有哪些價效比高的酒店——地理、航空、羊毛的三重知識儲備,在此均有巨大貢獻。都是平時喜歡翻地圖的積累!
最終,購票時信用卡支付$3171.27,代理返還$219.50,實際支出每人$2951.71。回血方面,獲得兌換里程94356(價值$1698.41),淨價格$1253.30。此外,進賬定級里程46593,完成全年目標(75000)的60%還多,再飛完12個自家航段,直接保級阿拉斯加75K和寰宇一家綠寶石。
一張票頂一年,說的就是我們!

全程路線。
回答幾個可能出現的問題吧。
連飛幾十個小時,累嗎?
並不累!我們又不是鐵屁股!每班都能躺平,喝到微醺,機艙熄燈,這睡眠質量比睡車不知高到哪裡去了。轉機有休息室,酒飯管夠,還能洗澡,四捨五入相當於全包酒店啊。
里程真的這麼值錢嗎?
來換個思路:這一趟飛出來的將近100K里程能再開出一張什麼機票?剛巧,我們2023年,就用50k AS,換了北京-香港-波特蘭的國泰商務艙(雖然最後退票沒飛)。忽略零頭,大概3000美元,買兩個美亞往返商務艙,單程平均$750,你就說劃不划算吧。
為什麼非要拿航司的高卡?
高卡的最大價值,在於能用更高比率攢里程(這張票已經體現了),僅此一點就足以賺回保級的成本。除此之外,它還能直接省下很多錢:免費托執行李、免費選座、免費休息室、航班取消時航司賠償更慷慨,等等。即使不考慮升艙這種錦上添花的福利,高卡對我們也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訂票要不要用代理?
這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先說我們自己的原則:優先從航司官網買票,除非萬不得已,不用OTA平臺。至於個體戶小代理,取決於ta本人的素質和水平,有的能提供一定的諮詢服務,有的能幫助客人出這種複雜機票,也有的能打個小折扣,好代理會強於其它所有途徑,差代理可能坑你沒商量。

Work from the Sky!
里程到手,怎麼買票?這兩篇文章可以給你一些靈感:
文中的資訊有的需要更新,連結也都已經失效。這裡佛系分享一些我們長期持有且非常推薦的信用卡(並非廣告),如果你有興趣申請,不妨使用遠夏的referral連結,一起薅銀行的羊毛,也鼓勵一下我們“用愛發電”的精神;)
Chase
的主打中端卡
Sapphire Preferred
和高階版
Sapphire Reserve
。兩張卡風格類似,餐廳返點3%,旅行返2%/3%,CSR多了休息室和年度旅行報銷等福利。
https://www.referyourchasecard.com/19l/74NCCLNF3RChase Freedom
系列配合CSP/CSR食用效果更佳。Flex每季度有5%返點的促銷,包括餐廳、加油、超市等熱門類別;Unlimited一切消費返點1.5%,而且都沒有年費,值得無腦長期持有。它們的點數可以與CSP/CSR互轉,再轉到航司或酒店,實現效益最大化。
https://www.referyourchasecard.com/18o/AIWHUTP7RWCapital One Venture X
福利非常好,是市面上的高階卡里,唯一一張等效年費為負的——每年送$300旅行報銷,還有10K積分。據說他家的自營機場休息室很棒,我們都還沒體驗過呢。
https://i.capitalone.com/JlG5vnFDkAmerican Express Platinum
白金卡,強項是買機票5%。Amex近兩年總在改版,福利碎片化,有航司、Uber、購物等各種報銷,如果全用上也能賺回年費。下面的連結可以申請Amex的任何產品(另外一張強烈推薦的是Hilton Aspire),點選頁面下方“View all Cards with a Referral Offer”-“All Personal Cards”就能看到其它選項了。
https://americanexpress.com/en-us/referral/YUERUHo2Kv?xl=cp15微信確實改版了演算法,長期沒有互動的公眾號真的收不到推送了!作為不恰飯的隨緣寫作者,我們小小的願望,無非就是寫的文字拍的照片講的故事可以被閱讀。所以,如果你喜歡遠夏,不想錯過推送,別忘了星標置頂,一鍵三連,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讓它被更多人看到,就是對我們繼續寫下去最大的鼓勵啦:)
關於遠夏
遠(Lyra) & 夏(Eric),2002年在人大附中相識,2010年夏天初次結伴旅行,從此一發不可收拾。2022年終於賣房流浪,北極訂婚,南極結婚,現居無定所浪跡天涯。
遠 風光喵。十幾年前跳了拍照的坑,近年來越陷越深。約伴時的獨裁領隊,旅行中的靠譜嚮導。2008年來美,足跡已經踏過全部50個州,和62/62.5個國家公園。斯坦福地球物理研究生,理想是去北冰洋岸邊挖石油。
夏 風光喵專職司機/揹包俠/經紀人。遇到風光喵之前是獨行俠一枚,國內只有4個省沒去過,在美國也走遍了50州。北大廣告系不務正業4年,美國藝術管理碩士。業餘樂手/律師/碼農/會計/廚師……傳說中的什麼都會一點的那種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