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嚥困難不是小事!1分鐘簡單測試,識別身體發出的危險訊號

科學家近期明確了一項健康指標:在 30 秒內無法正常吞嚥特定次數的人,可能暗藏嚴重健康隱患。
吞嚥困難(醫學術語為“吞嚥障礙”)往往是包括癌症、肺部重病或老年痴呆等多種嚴重疾病的早期訊號。
一種名為“重複唾液吞嚥測試”(Repetitive Saliva Swallow Test)的檢測方法正在被廣泛用於初步篩查。這個簡單測試無需進食或飲水,只需在 30 秒內反覆吞嚥唾液,看能完成多少次。好訊息是,這項檢測也可以在家中自行完成。
在一項由以色列醫生主導的大型研究中,科研團隊首次設定了各年齡段人群的“健康吞嚥標準”。
研究發現,20 至 39 歲的成年人平均可在半分鐘內吞嚥約 8.5 次;40 多歲者應能完成 8 次;進入 50 歲後則為 7 次左右。
60 多歲人群應能完成大約 6.7 次,而 70 歲以上的平均吞嚥次數則為 6 次。
研究者提醒,如果在不進食、不喝水的情況下,30 秒內吞嚥次數明顯少於相應年齡段的平均值,建議儘早就醫排查潛在問題。
研究發現,即便是 80 歲以上的老年人,在 30 秒的時間內仍應能完成平均 4.3 次吞嚥。
如果患者在測試中未達到與其年齡段相符的標準,醫生便可將其列為需要進一步醫學評估的物件,以排查可能導致吞嚥障礙的潛在重大疾病,例如肺病或某些型別的癌症。
這項研究發表於權威期刊《Dysphagia》,研究團隊指出,他們的研究結果顯著擴大了“健康吞嚥範圍”的認定標準,相較以往文獻更具現實參考意義。此前的研究甚至將成年人的健康基線定在只有三次吞嚥,可能過於保守。
研究人員強調,這一新發現說明:特別是在高齡人群中,有必要重新評估原有的參考標準是否科學合理。
他們認為,吞嚥能力隨年齡出現變化,很可能與喉部肌肉的自然老化過程有關。同時,研究也觀察到性別差異,男性在測試中平均可完成 7.6 次吞嚥,而女性則為 6.5 次。這一差異或許也會對評估結果造成影響。
至於為何男性平均吞嚥次數更高,研究人員表示仍有待進一步探索。
吞嚥障礙本身往往並不是一種獨立疾病,而是潛在健康問題的表現訊號。
根據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介紹,導致吞嚥困難的原因可能多種多樣,從輕微的胃酸倒流,到更嚴重的口腔癌、食道癌、肺部疾病乃至痴呆症等,均可能引發這一症狀。
就在上個月,一位育有四名子女的女性公開表示,她最初出現的胃癌症狀就是吞嚥困難。但由於當時正處於節食減重期間,她誤以為只是飲食導致的不適,未引起足夠重視。
吞嚥困難也是喉癌的常見症狀之一,而好萊塢影星 Val Kilmer 本週剛剛因該病離世。他曾主演《壯志凌雲》《蝙蝠俠》《火門》 等經典影片。
儘管本次吞嚥測試研究被認為是同類研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但研究團隊也坦言仍存在一些侷限。
首先,參與者雖然在試驗前接受了健康狀況評估,但並未進行具體的醫學檢查,因此無法排除部分受試者可能存在未確診的健康問題。
此外,實驗中每位受試者僅進行了一次測試,研究也未記錄他們測試前是否剛進食或飲水,而這類變數很可能會影響最終結果。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