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多樣性:盤旋在間斷平衡中

作者:姚斌
來源:在蒼茫中傳燈(ID:chuandeng169)
多年以來,我們一直關注“間斷平衡”理論在經濟、商業和投資諸領域中的應用。因為演化生物學界對間斷平衡存在很大的爭議。但我們認為,間斷平衡與生物漸變代表著一個事物的兩面,正如白天與黑夜。納蘭達資本的創始人普拉克·普拉薩德在他的《跟達爾文學投資》中就運用間斷平衡理論形成了他的獨特的投資策略。
間斷是演化的重要特徵
查爾斯·達爾文曾經認為,自然選擇淘汰了不適應環境的個體,只有適應良好的個體才能繁殖後代。如果這種過程持續的時間夠長,新的物種就會逐漸形成,而原始物種就會滅絕。如果這是正確的,我們應該能在化石記錄中找到物種的中間形式,為漸變論提供證據。但我們缺少大部分過渡形式的化石。古生物學家史蒂芬·古爾德和奈爾斯·埃爾德雷奇指出,化石記錄間斷不是一個缺陷,而是物種演化的重要特徵。他們聲稱,當古生物學家發現某一物種形態突然改變時,應該假設這是形態的突然變化,而不要犯下達爾文的錯誤,試圖透過引用化石記錄的間斷來解釋這種突然的變化。
根據古爾德和埃爾德雷奇的觀點,沒有中間形式的證據,就是不存在的證明。因此,不需要依賴化石記錄不完整的理論。如果長期沒有變化後出現短暫的間斷,就不應該企圖找到任何中間形式,因為根本就不存在。古爾德在他的許多著作中正確地主張,間斷平衡不是驟變。對普拉薩德而言,問題不在於他們是否提出一些革命性觀點,而在於他們提出的是否是一種新的看待演化的方式,以及這種方式是否經得起實證分析之檢驗。或許間斷平衡理論的確推動了達爾文的理論向前發展。
某些災難事件導致環境發生深刻的變化。然後在一個相對較短的時期內,會爆發大範圍的進化活動。滅絕的比例提高了。大多數的進化演變都集中在這些較短的時期內。這就是說,漸進進化時期會突然被快速和廣泛的物種滅絕所打斷。這就是間斷平衡。普拉薩德從間斷平衡理論中,學到了重要的投資教訓:
  • 生意停滯是預設的狀態,既然如此,何必要積極行動?
  • 股價波動不是一門生意的重要時刻。
  • 利用罕見的股價重大變動來創造新的“物種”。
間斷平衡講述了整個生態系統內部進化的故事。古爾德提供了一個不同的理由來解釋一個特殊物種內進化可能會如何進行。從他對化石記錄的研究中,古爾德聲稱,停滯,即條件相對不變,是很普遍的現象。在商業世界,就像在有機世界一樣,停滯是預設的狀態。但是,“停滯”不等於“靜止”。
格蘭特-庫爾登投資原則
古爾德認為間斷平衡“不止斷言了一種現象的存在,而且更有力的主張地質時期整體演化模式的主導作用”。同樣地,普拉薩德在企業界長達三十年的歷程使他相信:偉大的企業將持續偉大,而糟糕的企業通常會一直糟糕。因為優秀和不那麼優秀的企業,在長時間內會保持不變。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觀點。因為這個觀點能為他的投資哲學提供有力的支援——不要只是懶惰,要非常懶惰。
普拉薩德注意到,在許多行業中都出現了相同的現象:大多數在1990年代或2000年代初期的龍頭企業,至今仍然是行業龍頭。新時代的網際網路公司將這種持續的主導地位,提升到幾乎任何其他時代都未曾見過的程度,無論是亞馬遜、臉書、谷歌、推特還是優步。普拉薩德觀察到,聯合利華在印度的茶葉和其他數十種消費品領域,維持了數十年極高的地位。它在1989年的表現非常出色,今日仍然如此。二十多年來這種現象發生在印度和許多其他產品和服務類別,例如高露潔的牙膏、雀巢的巧克力、瑪魯蒂鈴木的汽車。優秀的企業總是非常稀少,而且幾乎總是難以買進,所以普拉薩德很少買進,而當一旦買進,就會買很多。既然已經因為成功陷入停滯而買進這些優勝者,那麼出售就毫無必要了。
普拉薩德在學習彼得和羅斯瑪麗·格蘭特夫婦和比約·庫爾登的生物學研究時,形成了“格蘭特-庫爾登投資原則”。英國生物學家彼得和羅斯瑪麗·格蘭特夫婦透過長期觀察和測量,發現達爾文雀的喙形和體型會因環境變化而迅速發生改變。芬蘭古生物學家比約·庫爾登則在研究化石哺乳類動物的演化速率發現,進行短時間內的測量時,演化似乎發生得相當快速,但當測量時間拉長時,演化速度則較緩慢。
格蘭特-庫爾登投資原則的核心思想是,當我們找到高品質的企業,長期的本質沒有徹底改變時,我們應該利用其不可避免的短期波動來買進而不是賣出。所謂的“高品質企業”的關鍵特徵包括卓越的經營和財務記錄、穩定的產業環境、高水準的治理標準、可防守的競爭優勢、不斷成長的市佔率,以及低業務和財務風險。如何利用格蘭特-庫爾登投資原則來買進呢?答案是:利用短期波動。
格蘭特-庫爾登投資原則要求我們不屈服於暫時的總體、產業和公司問題的影響。格蘭特-庫爾登投資原則也要求我們不要賣出,因為正如格蘭特-庫爾登所顯示的,短期變化通常不會影響傑出企業的長期本質。而且,最重要的是,格蘭特-庫爾登的投資原則要求我們買的時候要偷懶,賣的時候則是非常偷懶。格蘭特-庫爾登的投資原則告訴我們,我們應該預期每一家企業都有高低起伏,在納蘭達的投資組合中,沒有一家企業是始終直線上升的,連一家都沒有。長期來看,納蘭達投資組合中的大多數企業表現不錯;但在短期內,每家企業的績效都可能在幾個星期或幾季內出現劇烈波動。
傑出企業長期保持穩定
普拉薩德之所以忽略投資的公司所面臨的大小問題,專注於長期目標,就是運用演化的思維。但由此會產生兩個問題:①多久算是長期?②由於新企業不斷取代舊企業,如果繼續持有,幾十年下來,所持有的會不會只剩下失敗的企業?
美國企業研究院2015年10月的一個研究回答了這個問題。這篇題為《1955年和2015年的財富500強企業:只有12%留下來,歸功於推動經濟繁榮的創造性破壞》的文章,列出了在榜單上存活了60年的61家美國企業。這篇文章是以哀悼語氣談論約瑟夫·熊彼特的“創造性破壞”,但普拉薩德卻持相反的看法,對61家企業在榜單上存活了60年感到驚喜。
在那60年裡,我們目睹了冷戰的開始和結束、蘇聯解體、太空時代開始、美國的《民權法案》、石油危機、儲蓄和貸款危機、中東地區多次危機、歐洲聯盟形成、網際網路興衰、全球各地無數戰爭、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等等,至少發生了100個重大事件,這些事件也會影響到美國各種規模的企業。然而,像3M、美國鋁業、雅芳、開拓重工、家樂氏、百事、輝瑞等公司,不只是承受住這些巨大的本國和全球性衝擊,而且還維持了全球500強企業的地位,甚至公司還更加茁壯。
普拉薩德認為,61家這個數字是被低估的。首先,這有一個事實錯誤。作者漏掉了同時出現在兩個名單上的11家企業,包括高露潔、康寧、亨氏和龐貝捷(PPG)等公司,因此兩個名單上應該有72家企業。其次,低估的第二個原因是,作者沒有計算在1955年至2015年間被《財富》500強收購的企業。比如,巴菲特曾經持有的吉列公司在2005年被寶潔併購。吉列在1955年後的50年內一直是《財富》500強企業,被收購時的排名是215位。我們應該認為吉列是一個“失敗”嗎?它是否被“創造性地毀滅”了嗎?普拉薩德不認為是。
1955年《財富》500強名單中有73家企業被2015年的《財富》500強企業收購。因此,1955年的企業中有145家企業可以被列入2015年的名單中:72家倖存下來的企業,還有73家被倖存企業收購的公司。從1955年開始,有64家企業不是破產了,就是無法追蹤。這就是資本主義破壞過程的一部分。
1955年《財富》500強名單上剩下的292家企業,不是掉出《財富》500強名單,就是被其他公司收購或合併。但這並不表示這些公司全部失敗了。其中有一些可能表現不佳,但許多可能繼續生存而且非常成功。與此同時,許多高品質的企業並不在《財富》500強名單上,這個名單本身就有很多的限制。比如,伊頓公司在1955年排名第189名,並於2013年退出《財富》500強名單。截至2021年6月,其市值為600億美元。該公司在1955年後維持在名單上58年的時間,這是一項不小的成就。所以,普拉薩德不會將它視為失敗。
如果我們假設這292家企業中,有20%~25%被收購或退出1955年《財富》500強名單,但仍然持續提供產品和服務而且創造財富,那麼我們可以從1955年名單中找到另外60~75家成功的企業。因此,1955年《財富》500強企業的壽命總結如下:
①60年來72家公司(14%)繼續躋身《財富》500強企業。
②到2015年,已有73家企業(15%)名列財富500強企業行列。
③儘管被收購或跌出《財富》500強企業,仍有60~75家公司(12%~15%)繼續營運良好。
④1955年的名單上有280~295家(55%~60%)公司結束營業。
這就是普拉薩德對美國上市公司在1926年至2016年90年變化研究的結果。研究顯示,大約60%的上市公司在這90年中的績效不如美國公債回報率。因此,他對60年內55%~60%的失敗率之估計可能偏高。但我們可以安全假設,1955年《財富》500強企業都是高品質企業。無可否認的是,這些都是非凡的企業——如果不是傑出企業,就不可能成為資本主義聖地中的大企業。
我們已經看到至少有30%的企業,在過去60年持續保持高品質,表現出色,因為這些公司在《財富》500強中維持了60年。如果我們包括在這段時間內可能表現良好、但在2015年並未名列《財富》500強公司(大約60~75家企業),我們可以看到來自1955年《財富》500強的企業中,40%~45%(205~220家)表現出色,持續了60年。這不是一個小數字。資本主義和創造性破壞確實有效,但效果沒有那麼好。優秀的企業保持卓越的時間比我們想象的要長得多,而沒那麼優秀的企業經過一段時間後變得卓越的可能性卻是微乎其微。
現在,可以回答兩個問題了。首先,“長期”確實是真正的長期:至少是50年,可能更長;其次,新公司確實取代舊公司,但取代的速度比我們想的還要慢得多。這讓我們回到格蘭特和庫爾登的教訓。在高品質企業的日常動盪上浪費時間、精力和能力根本沒有意義。這種企業長期下來可能韌性非常好。既然如此,就沒有出售的必要了。普拉薩德對所投資的每個企業一直應用格蘭特-庫爾登的投資原則,但並非所有企業都能成功。然而,以投資組合來說,這個方法對他來說非常有效。一個物種生存下來了,那就非常好。
演化論教會了普拉薩德:高品質的企業長期的特性是不受經濟產業甚至企業短期波動的影響,只要欣然接受這個原則,就可以重新思考投資這件事高品質的企業在以日、周或月為單位的時間衡量下,似乎也會經歷許多變化,但在以年或10年為單位的時間衡量下,就會穩定得多。《財富》500強企業壽命的經驗,證明了傑出企業長期下來具有韌性,其基本特質是長期保持穩定。
成功的企業變得更成功
2019年7月,經濟學家古斯塔沃·格魯隆等在《金融評論》上提出一個問題:“美國的產業是否愈來愈集中?”他們的回答:“當然是”。他們的研究顯示,從1997~2014年出現了兩個趨勢似乎相互加強:①自1990年代以來,超過3/4的美國行業中,龍頭企業的市佔率持續提升;②這些企業賺取更高的利潤率,併為股東提供更高的回報,這反過來又使它們能夠進一步提升其市場地位。與此同時,規模較小且實力較弱的企業,其市場地位都在持續下降。
事實證明,自20世紀初以來,更大規模、更成功的企業在市場上日益增強的現象,一直困擾著企業界。1977年,斯萊利·漢納和J.A.凱伊出版《現代工業中的集中》一書。他們展示了從20世紀初到1970年代中期,美英兩國最大企業的不可逆市佔率上升的趨勢。70多年來,這些企業的市佔率在英國從15%上升到50%,在美國則從20%上升到超過30%。他們稱這是市場力量增強的結果,而不是行業集中度增加的結果。
2019年1月,經合組織發表了一篇名為《歐洲和北美的產業集中度》的文章,文中提出更成功企業市場力量增強的證據,就凸顯了這一點。在10個歐洲國家的平均行業中,2001~2012年間,前10%的最大企業的市佔率提高了2至3個百分點。在美國,2000年至2014年間,行業中領先企業的市佔率平均成長4至8個百分點。文章提到,2003年一家高利潤企業在2013年有83%的機會仍然獲利非常高。從1997年到2012年,893個行業中前四大企業的市佔率的強大圖表,清楚地展示了較大型企業的市場力量與日俱增。
對行業和市場集中度的所有研究結果顯示:①大多數行業中有幾家大而成功的企業;②這些成功的企業正在變得更成功,這也符合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的成功定律;③衰落的企業正在變得更衰落。①②是研究的直接結論,③是間接得自①②但合乎邏輯的結果。印度的上市公司也一樣,優秀企業仍然持續保持卓越,而不夠好的企業則持續掙扎。
2018年,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亨德里克·貝森賓德發表一篇題為《股票是否優於國庫券?》的文章。他分析了從1926年至2016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美國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上市的26,000只股票的價格表現。不意外的是,這些股票中有51%在其存續期間內失去全部價值,大多數企業都不應該存在。貝森賓德的研究顯示,因為長時間下來,一般的普通股會失去其價值,擁有股票可能會傷害個人的財富。普拉薩德的預設立場就是不要買進,所以他們不買,因為他們很懶惰。
根據貝森賓德提供的資料,在1926年購買並持有到2016年那些26,000只股票中,有多少的績效超過大盤?答案是大約8000只,佔整個股市約31%。普拉薩德很意外這個數字竟然這麼高。這就充分證明了這些優秀的企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卓越性,而停滯就是它們的預設狀態。
利用三個間斷事件投資
關於間斷平衡理論的一個關鍵是,波動並不是間斷。在長期穩定的期間,生物的特性確實會變化,但變化幅度會在一定範圍內。普拉薩德的投資理念一個重要元素是,他不會搞混股價波動與生意變化。在生意長期穩定的時期,股價會有所變化,但優秀企業的特質通常會保持在一定範圍內。
亞馬遜就是一個絕佳案例。亞馬遜於1997年5月以每股18美元的價格掛牌上市。到1998年12月,其股價飆漲至14倍,站上243美元。不久,股價隨即又在一天內急升近20%,站上289美元。當網際網路泡沫在2000年夏季破滅時,亞馬遜從高點下跌超過60%。雷曼兄弟的年輕分析師拉維·蘇里亞發表一份長達27頁的報告,預測亞馬遜註定失敗。在所有網際網路公司都處於極為悲觀的環境中,亞馬遜股價一天內下跌19%。傑夫貝佐斯卻不以為然,依然按照自己的方式經營:更加關注現金流而非利潤。蘇里亞預測亞馬遜在2001年底將只剩下1.25億美元,但亞馬遜到年底擁有10億美元;蘇里亞預測亞馬遜公司債會崩盤,但其價格卻上漲了50%。
據此,普拉薩德指出,①投資者可能將不利的股價波動視為負面的生意間斷。這種心態會迫使投資者在股價因負面新聞或事件而下跌時,不是賣掉一家好企業,就是不去買進這家好企業。②將正面的股價波動視為正面的生意間斷。這樣做可能會導致買進一家糟糕的企業,或者不賣出一家糟糕的企業。而避免投資糟糕企業的最佳方法,就是忽略它們和股價。每個糟糕投資的起源,都是一個美好的故事。投資者必須對此提高警惕。如果專注於研究企業品質,忽略股價波動,就會避免許多煩心事。
古爾德和埃爾德雷奇的大膽主張,不只是有機體在間斷事件期間改變其形態,而且這個事件還創造了一個新物種。市場通常相當有效率,很難用有吸引力的股價買進高品質的股票。因此,對於像我們這樣的長期投資者來說,必須利用股價波動事件來建立一個新的、更好的投資組合。普拉薩德在2008年1月~2009年3月、2011年4月~2011年12月、2020年3月~2020年5月三個間斷事件中進行大量的投資。三個罕見的間斷事件徹底改變了他的投資組合的性質,建立了一個新的物種(即投資組合)。
有一種蟬在孵化後,其幼蟲會在地下深藏十七年,以樹木和植物的根為食物。十七年後,成年蟬會以數十億的數量同時出現。它們等待了十七年才會經歷一次改變生命的事件。而我們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就會經歷幾次改變經濟命運的事件。在所有混亂再次爆發前,投資者一定會走向極端。
版權宣告: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絡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