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悉,在美國在一再要求下,荷蘭阿斯麥公司在2023年相繼宣佈對中國停止出口極紫外光刻機、深紫外光刻機,後續響應政府禁令,將對華出口的裝置被限制在1980di及以下。
這基本上已經相當於對中國禁售一切中高階光刻機領域,儘管阿斯麥CEO一再表示此舉“無意義且會加快中國的研發程序”,但美國並未鬆口。
美媒曝拜登去年12月還要求阿斯麥公司停止對中國現有的光刻機進行運維服務,但被阿斯麥公司以“違反客戶協議”為由拒絕。

訊息提到,在進行了一系列禁令後,美國對中國仍然“不滿意”,主要是美商務部認為中國半導體行業的競爭仍然強勁有力。
例如中國對外擴大出口汽車零件、家電、手機等裝置,並佔據了很大的市場。這些電氣使用的並非是高階晶片而是傳統晶片,中國在傳統晶片上的產能仍然非常大,在出口過程中獲得很大利潤。
美官員認為,中國在傳統領域的出口“反哺”了晶片產業在研發高階產品上的資金,必須對其加以限制。

美國《財富》雜誌網站報道,本月早些時候,歐盟委員會對包括阿斯麥在內的公司,就中國企業投資傳統晶片的看法開始進行調查;歐盟開始煽動中國傳統晶片所謂“產能過剩”的問題,阿斯麥被認為賣給中國普通光刻機幫助中國製造廉價晶片。
對此阿斯麥總裁兼執行長富凱表示,中國的傳統晶片產業強悍,本來就是正常的現象,也正是全球晶片買家所迫切需要、但又因投資不足而無法滿足自身需求的晶片產品。
富凱表示,進一步限制阿斯麥向中國出口先進裝置是“不明智”之舉,“阻止別人生產自己所需要的東西,這是毫無意義的舉動。”

分析人士表示,打著所謂的“生產過剩”的幌子,要阿斯麥停止對中國普通光刻機出口,歐盟用心可謂是非常險惡。
中國在傳統電子產品出口領域市場很大,歐盟是受到了指示然後針對中國的。阿斯麥公司在這輪施壓中能否抗住,還是不確定的事情。
因為美國掌握著阿斯麥的命脈,他們有光刻機的很多技術專利和材料專利,如果美國禁止阿斯麥向特定中國晶片製造商出售含有美國製造零部件的機器,那麼富凱對此也是很難違背的,即使他們對此很不滿意也是如此。。

值得一提的還有,在問到是否認為阿斯麥是中美晶片戰的“受害者”時,富凱拒絕回答這一問題,而是強調各種情況證實了阿斯麥在全球競爭中“非常重要”,也是歐洲能夠在這一關鍵產業中發揮重要作用的訊號。
對此有評論稱:“美國限制了中國製造傳統晶片技術,還是拖貴了西方的物價。他們敢於這樣做,是因為損失大的不是自己,能把頭埋一天是一天,不過傳統晶片領域中國也有很多可以自產的產業,未必怕這種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