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安全越發受人關注的當下,那可真是一個新聞就能“嚇死”人。
這不,7月15日有媒體報道稱,經香港消費者委員檢測,百歲山與農夫山泉這兩款飲用水中的溴酸鹽含量達到上限,為每升3微克,即0.003mg/L。
並且報道還稱,大量飲用含有溴酸鹽的水,可能會導致嘔吐腹瀉,甚至是損傷腎臟及神經系統。
不止如此,更有不少營銷號稱,這兩款飲用水的溴酸鹽檢測結果為:超標!
同時,還大肆宣揚溴酸鹽為2B類致癌物,會嚴重危害飲用者的身體健康。
這可嚇壞了許多家長,紛紛擔心孩子會不會因這兩款水受到傷害,並表示以後不會再讓孩子喝。
在我們的自然界的水源中,幾乎是不存在的溴酸鹽的,但是普遍含有溴化物。
由於天然水成為瓶裝飲用水的過程必須要進行殺菌處理,經常會用強氧化劑如臭氧等,來進行消毒處理。
因此,當臭氧遇見天然水中的溴化物時,二者極易“一拍即合”併發生反應,產生溴酸鹽,如溴酸鈉、溴酸鉀等。
簡單來說,只要水廠所選取的水源地中富含有溴離子,那麼經過臭氧等氧化劑處理的水,就會含有溴酸鹽。
並且,水源地中的溴離子越多,經過處理的水中所含的溴酸鹽也就越多。
國內外對這類飲用水工藝導致的副產物含量也有嚴格的檢測標準,我們內地以及WHO、我國香港、美國、日本、歐盟對於在飲用水安全標準中,對溴酸鹽的要求,均為不超過每升10微克,即0.01mg/L。
(我國對飲用水中溴酸鹽含量的要求。圖源:參考文獻6)
雖然目前並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溴酸鹽對人類具有致癌性,但過高劑量的溴酸鹽仍會在動物實驗中,導致動物患癌。
因此,它也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評定為2B類致癌物,也就是可能對人類致癌的物質。
但家長們也不必過於驚慌,要知道,連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紫外線輻射、二手菸草煙霧等都是已經被確定的1類致癌物,也就是對人體有明確致癌性的物質。
但我們也沒有聽說過,普通人只要一曬太陽,就立刻會得皮膚癌的事情發生,通常情況下,只有長期處於暴曬環境下,且不做任何防護,才有可能增加患皮膚癌的機率。
究其原因,關鍵還是在於不能拋開劑量談毒性,溴酸鹽也是如此。
根據WHO的資料顯示,當水中的溴酸鹽含量在10微克,即0.01mg/L以下時,就很難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因此,包括我國在內的許多國家也將0.01mg/L作為國家標準,對飲用水中的溴酸鹽含量予以限制。
因此,家長們只要給孩子飲用的是符合國標的,那就是安全的!
這個時候,相信許多家長就會好奇了,一點點是不會出問題,但如果積少成多,或是大劑量呢?
的確,當20kg的孩子,每天攝入的飲用水中含有46-92mg/公斤體重的溴酸鹽(相當於60~120ml的2%的溴酸鉀溶液)時,會引起不同程度,且大多數具有可逆性的中毒反應,如噁心、嘔吐、腹痛、無尿和腹瀉、中樞神經系統抑制、溶血性貧血和肺水腫等。
但是當每公斤體重攝入185-385mg溴酸鹽時,也會導致人體出現不可逆的腎功能衰竭、耳聾等症狀。
不過,一般來說只要不抱著溴酸鹽溶液的瓶子喝,就很難達到這個量。
舉個例子,僅以下限185mg/kg來計算,一個體重60kg的成年人,需要飲用至少111萬升溴酸鹽含量達到0.01mg/L的飲用水,才有可能產生不可逆的反應。
倘若根據每個成年人每天喝2L水來算,想要喝掉111萬升,至少需要1521年才行。也就是說,如果從南北朝時期開始喝,一直喝到現在才差不多量……
這還是對於溴酸鹽含量有0.01mg/L的水,如果替換為溴酸鹽僅有0.003mg/L的飲用水……需要飲用的量那可真正是天方夜譚。
要知道這個問題,首先,家長們得再度明確一下,標準到底是什麼?
無論是我國內地,還是WHO、我國香港、美國、日本、歐盟對於在飲用水安全標準中,對溴酸鹽的要求,均為不超過每升10微克,即0.01mg/L。
這次爆料的,農夫山泉所檢測出的溴酸鹽含量均為0.003毫克/L,可以說遠低於標準,自然也是毫無疑問的合格產品。
既然如此,又為何會有營銷號和媒體會稱其“超標”,又或者隱晦的表達這款產品不合規呢?
香港消委會的錯誤地將農夫山泉,從“飲用水”分類至“天然礦泉水”中,並且使用了更加嚴格的標準,也就是歐盟對於天然礦泉水的溴酸鹽安全含量不得超過0.003mg/L,對兩款飲用水進行了錯誤的評定。
這無異於以對六年級學生的百以內的加減法的正確率標準,去評定一個剛剛上幼兒園的孩子的百以內的加減法,純屬兒戲。
退一步講,即使是使用錯誤的評定標準,這兩款飲用水中的溴酸鹽含量,也是完全符合標準的!
然而,香港消委會卻在措辭上卻使用了“上限”或“下限”等詞語,模糊措辭,也難免會被農夫山泉斥責為“明顯故意錯誤,有意誤導”。
這也使得一些無良營銷號,藉著香港消委會錯誤措辭的這場“東風”,將“上限”改為了“超標”,從而刻意誤導不明真相的家長們產生錯誤的判斷。
事件發生後,在7月18日,香港消委會也為農夫山泉做出了澄清宣告。
簡單來說,這次的事件,無疑是一場“烏龍”事件,對於事件中的兩位主角,農夫山泉與百歲山來說,更是一場無妄之災,平白背了口黑鍋。
總之,溴酸鹽的確可能導致健康問題,但同時,也不應對它所能造成的影響過於誇大。在實際生活中,只要飲用的是正規廠家生產的合格飲用水,就完全可以把心放進肚子裡。
並且,與其擔心溴酸鹽可能會導致出現噁心嘔吐的情況,家長們倒不如注意一下孩子的飲品中,是否含有不潔的冰塊,或是過度冰涼,畢竟這兩種情況才更容易導致肚子疼、腹瀉的情況。
參考文獻:
[1]徐瑞哲.礦泉水中溴酸鹽致癌嗎[N].解放日報,2024-07-18(007).
[2]孔文燮.溴酸鹽爭議背後:瓶裝水市場暗流湧動[N].北京商報,2024-07-17(005).
[3]https://www.consumer.org.hk/tc
[4]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m/item/chemical-fact-sheets–bromate
[5]https://cdn.who.int/media/docs/default-source/wash-documents/wash-chemicals/bromate-backgound.pdf?sfvrsn=a676385a_4
[6]http://www.hfzf.gov.cn/hfxscjdglj/spypaq/202201/701aae27c7184bf18cd6a693473bed58/files/81d2be1a12fd44c19a44be7e739994e4.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