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內娛「第一黑馬」,慶祝離婚

作者|花木藍
編輯|閆如意
都說喜劇的最高境界,是笑中帶淚。
今年真正將這份力量具象化的,是50歲的脫口秀新人房主任——第一次登上線上節目就驚豔全場的農村大姐。
房主任自稱是村裡的資訊中心主任,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這是一個正經職位時,她說,就是八卦造謠的核心人物。
前一秒,她用“絕經同時出道“、“柯基丈夫”的自嘲逗得全場捧腹;
後一秒,她說起被家暴、爭取離婚的經歷,還在笑著的觀眾,忽然就溼了眼眶。
房主任在臺上平靜地說,父母連她的生日都記不住,而後,說自己真正的生日是4月8日——
“2023年4月8日,我簽約成為了一名脫口秀演員。
“2024年4月8日,我帶著倆女兒淨身出戶,拿到了離婚證書。
“2025年4月8日,什麼也沒發生,我過了平靜又幸福的一天。”
房主任只念到初中,但她的文字極具文學性。
普利策獎獲得者也曾經用類似的技巧去描述奧斯維辛:
“在布熱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這裡居然陽光明媚溫暖,一行行白楊樹婆娑起舞,在大門附近的草地上,還有兒童在追逐遊戲。”
平靜的生活,是自救穿越驚濤駭浪之後的獎賞。
主持人龐博這樣形容房主任的講述:
謝謝你,讓脫口秀演員有了自己版本的“出走的決心”。
從“新娘”,變成給前夫當“娘”
楊天真在現場哭成了淚人,並且第一時間邀請房主任上了自己的播客《天真不天真》。
那些藏在笑聲背後的、更深的苦難浮出水面。
房主任說,自己畢竟掌握了發聲渠道,既想給前夫留面子,也不想讓觀眾太痛苦,她能說出口的辛酸,不及自己真正遭受的十分之一。而這能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是這樣的:
包辦婚姻、新婚即被家暴、30年孤立無援。
婚姻於她,就沒有過“新娘”的甜蜜,只有給前夫當“娘”的煎熬。她心疼前夫沒了媽媽,而大她6歲的前夫,真的把她當媽,希望她任勞任怨,包辦一切。
那個被她調侃成“柯基”的瘦小男人,從不提供家用,不沾家務,更沒碰過農活,問就是身體不好,幹不動。
但這個身體不好的男人,有力氣在新婚第一個月就打她,還拉來自己的父親一起打;有力氣抽走她做環衛工人掙來的錢去打牌;有力氣在她伺候老人時躲出去跟人鬼混。
村裡有很多農活,直到離婚後,“柯基”都找不到自家的地在哪。
婆婆早亡、公公癱瘓,老公不顧家,還有兩個女兒要撫養。生活的重擔都壓在房主任一個人身上。最難的時候,她一手照顧小的,一手照顧公公,餵飯、擦身、換洗尿布。
日子煎熬到極致時,房主任說出了和蘇敏當年相似的話:
“實在是活不下去了。”
然而,跟在婆家的冷遇相比,親生父母的態度更令人心寒:
19歲時就被父母一句“嫁個個小的不捱打”推進包辦婚姻。婚後第一個月被丈夫和公公聯手毆打,她跑回孃家,得到的卻是“離婚丟人”的勸誡。父母都勸她要忍。
而她說,最難熬的,不是照顧癱瘓公公時的辛苦,而是會想起,自己都沒有這樣照顧過親爹。還有,自己生了兩個女兒,她把她們帶入了這樣的困境裡了。
沒有退路,就自己給自己改命
日子苦到沒亮色時,房主任就在自家水果店的角落裡聽喜劇。
不止脫口秀,相聲、小品,讓人快樂的作品她都喜歡。
房主任說:“生活已經這麼苦了,先笑一會兒再哭。”
她關注到的第一個脫口秀演員叫李波。
2023年春天,房主任透過抖音刷到了李波要到山東巡演的訊息。她想,這可能是她離偶像最近的一次機會。村裡的其他婦女不會用智慧家電也不會上網,只關心家長裡短和種地。喜劇這個愛好,她孤獨得連個身邊能分享的人都沒有。
透過網線,房主任知道脫口秀現場都能互動,她決定,要想辦法跟偶像說上話。前排能互動的票價是380,後面的區域是220,經濟拮据的她選擇了220的——聲音大一點照樣能嘮上磕。
活了50年,人生第一次花錢追星。
脫口秀演員互動時的經典問題之一就是,“你是做什麼的?”
李波的話筒遞過來時,鬼使神差的,房主任把原來中規中矩的回答“家庭主婦”,改成了“資訊中心主任”。誰都以為這是個正經職位,她卻飛快地解釋,就是村裡嚼舌根、講八卦的。全場大笑。
那時她還不懂什麼是預期違背,但天然地知道怎麼逗笑別人。
這個影片後來傳播量過百萬,李波看到了她的天賦,演出結束後邀請她去瀋陽做正式的脫口秀演員。
李波也成為第一個託舉她的貴人。
房主任擔心路費,李波又幫她訂好了車票和住宿;
房主任不懂怎麼寫稿,李波讓她免費參加訓練營和培訓;
房主任暫時不夠格上商演,李波就讓她在俱樂部裡嘗試其他職位,除了保潔之外,客服場務店長几乎輪了一圈。
但現實不是爽文,在瀋陽的第一年,房主任過得無比煎熬。
段子總是不響,開放麥都會被觀眾噓下臺,再加上更年期和身體的各種老毛病,壓力大到身體要透支。
房主任只好選擇放棄。
回到家,她和老公好言商量,你看在我三十年付出的份上,咱們能不能好好過,你也出門掙點錢,咱們一起把老二學業供出來。
但人是不會變的,“柯基老公”已經習慣了舊模式。
他覺得三十年都過來了,她不會跑。
照舊天天情緒發洩,拒絕出門掙錢。
“我是為了保命跑的。”房主任說,她害怕像婆婆一樣猝死。高血壓、心律不齊、子宮囊腫、腰間盤突出、關節骨質增生……三十年的操勞在她身體留下了很多磨損。
“最難受的時候,血壓能飆到兩百多,吃兩片降壓藥都控制不住。”
李波又一次接住了她。
一個月後,房主任請假要回家離婚,李波擁抱了她說,“我期待你重生”。
離婚後,淨身出戶的房主任拿不出給孩子的學費,李波又直接掏錢付了。
雖然李波後來自己遇到了風波,不在脫口秀圈露面,但她是第一個看見房主任才華的人,也是第一個拉她一把的貴人。
房主任說,“這是人生第一次有一個有力量的人支援我”。
而李波說,“你圓滿了,我的人生也就圓滿了”。
這是女性之間最動人的共生:
“一個女性遞給另一個女性的話筒,結束了一個女性悲慘的前半生。”
一個大方地伸手,一個在微光中勇敢走,她們用彼此的力量,把“不可能”熬成了“我可以”。
是天賦,也是努力
很多人不信一個農村婦女能寫出這麼優質還與時俱進的稿件。
脫口秀欄目的總導演小紅和同事們剛見到房主任時也很驚訝。
第一次讀稿會時,他們看到“柯基”、“5G”、“馬斯克”這些新詞,忍不住問,這些詞都是你自己想的,還是有別人潤色?
房主任十分自豪,你以為我這個資訊主任白當的?
房主任的學歷是脫口秀節目中的新低——
去年的第4名劉仁鋮初中都讀過兩年,她只讀了一年半。
但她對書籍和資訊的熱愛是與生俱來的。
她愛讀書,連藥品說明書都能逐字讀完;別人家的書不肯出借,她就不吃飯也要賴在別人家讀完。
訂婚的時候,老公承諾要送她禮物,她開心地拉他到書店,捧回了半人高的一摞書,後來,裡面的那本《紅樓夢》都被她翻到散頁。
她想傾訴婚姻裡的苦,但笑中帶淚不是容易做到的。
瀋陽俱樂部的編劇勸她,“觀眾花錢是來聽我們開心的,不是來聽你受苦的。”
她就一遍遍寫逐字稿,上開放麥,把觀眾有反應的地方記下來。
一開始吐槽前夫又髒又懶,發現觀眾不愛聽,那就整段扔掉,只留那些帶著自嘲的鮮活細節。
她幾乎所有段子都寫自我——內容真實,語言有節奏,爆點扎實,情緒剋制。
大女兒說,我敢保證幾乎跟她交流過的人,都不會再說出她就是一個沒有見識的農村婦女。
〓 節目播出後,房主任的大女兒開通了社交賬號,寫她眼中的媽媽
房主任在臺上也保持著跟在村裡一樣的狀態,像嘮嗑一樣放鬆,不懼權威。
她見了郭麒麟就要把女兒介紹給他,說咱們兩家門當戶對,長輩都是靠說話吃飯的。
她第一次見李波時就已經是這樣會接話。李波問到她有兩個女兒時親近地喊她媽媽,結果房主任說,咱們倆差不多大,你一米五八,我也一米五八。
這種精準抓梗的能力,是她與生俱來的天賦。
就算有幕後編劇幫忙打磨,最終站在舞臺上的,永遠是最真實的房主任。
是田間地頭,其他人都願意找她聊天的房主任;是在手機和生活裡不停記錄新資訊的房主任;是那個在苦難裡也試圖要笑一笑的她自己。
隨著一遍遍的傾訴,她的痛苦被看見,也變薄了。
她甚至不再恨那個男人,反而多了幾分悲憫。
從被託舉,到託舉別人
很多人都被房主任對女兒的態度感動。
她用三個字擲地有聲地表達了對女兒的支援:“媽,他。離!”
如果有一天,女兒回家抱怨婚姻,會說脫口秀賺錢的媽媽就是她最大的底氣。
這份底氣,恰是房主任年輕時最渴望卻沒得到的。
在三聯的採訪中,房主任透露了一個細節:
“我當時之所以願意跟他過,其中一個原因是當時我媽媽讓我傷心……我當時年紀太輕,光想著有個人結婚就行,根本不知道我會走進那樣一個婚姻。”
而在她的婚姻變成那樣以後,也沒有獲得媽媽同意離婚的許可。
母親是女兒天然的同盟。失去母親的支援,房主任等於一個人對抗著 “女人就該認命” 的整個系統。
媽媽為什麼不支援她呢?
不是不愛女兒,更大的可能性是,媽媽沒有見過“忍”之外的活法。
“日子都是這麼過的。你憑什麼搞特殊?”
“你現在離了,以後誰還要你?一個人怎麼過?”
暗無天日的人生劇本,就這樣一代代重演。
房主任的社媒評論區,已然成了困境中女性的“樹洞”。
有身處困境的人,終於得到了家人的支援,“哭了好久”。
有人在房主任的評論區傾訴自己的焦慮和困擾。
有人感謝媽媽的不理解卻包容。
有人分享自己的勇氣。
這些評論數目還在不斷增長。
他們中有人已經走出泥沼,有人還在掙扎,但都在房主任的故事裡汲取著 “我能行” 的勇氣。
更動人的是,改變正在代際間發生。
當女性的故事被不斷講述,被聽見,越來越多的母親、姑姑、鄰居,在起變化。
前兩天,唐香玉貼出了三姨給她寫的一封信。
三姨是村裡的紅娘,總是愛牽線催婚,唐香玉曾經多次在段子裡提到三姨。
可在這封信裡,那個一輩子最愛說媒的三姨,也開始反思, “我是不是見過的生活太刻板單一了”,甚至寫下 “是男是女,都該自己做主”這樣的句子。
那代人走得慢一些,也不太會表達。
但她們沒有停下,都在進步,在慢慢變好。
在和楊天真對談的最後,房主任說起其他脫口秀演員對她的評價:
“我要是拿到你的人生劇本,早投降了。”
而房主任說,人生就像打牌,兩個王,四個二,還有什麼意思?
拿到一把爛牌,把它打好才是最有意思的。
在這個世界上,有人天生手握好牌,有人註定要面對更艱難的開局。
所以如果你也覺得自己拿到的是一手爛牌,別急著放棄。房主任們證明了,牌局可以重洗,規則可以改寫。
如果你拒絕認命,那些看似註定的敗局,也可能被打成漂亮的翻身仗。
她們走過的路,正在為後來者,點亮微光。
現在,輪到你了。
注:本文部分資訊參考自楊天真播客第31期:《對談小紅與房主任:一個50歲脫口秀演員在女性託舉中自我重生》,內容有整理與改寫。
RECOMMENDED
微信又改版啦

為了讓「鳳凰WEEKLY」出現在您的時間線
星標一下 ★ 為了更好的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