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清華博士,任縣委書記

5月15日,據新福建客戶端訊息,經省委研究決定,沈曉文同志任中共浦城縣委書記;提名李江平同志為浦城縣政府縣長候選人。
值得注意的是,沈曉文是一名“80後”幹部,清華大學博士畢業。
沈曉文(資料圖)
據公開資料,沈曉文生於1983年10月,福建詔安人,清華大學生命學院博士畢業,畢業後留校工作,歷任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助理、副主任(副處級)等職。
2012年,沈曉文作為引進生到閩北山區工作,掛職建陽市副市長和武夷新區經濟發展部副部長。
“基層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歷練和施展平臺。”沈曉文說,“來山區,看重的是這片熱土的發展潛力,希望能在基層這個舞臺上發揮自己的作用。”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發揮個人的優勢更好為基層服務。”沈曉文說,“我會試著去探索一些事情,比如審批工作在嚴格把關的前提下創新審批方式,節省審批週期等。”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工作千頭萬緒、紛繁複雜,又面對千千萬萬的老百姓,處理起來更需要智慧。沈曉文說,“一年多在基層的摸爬滾打,不管是接訪,還是入村入企排憂解難,徵地拆遷,我發現基層群眾樸實純真,而我始終秉持‘真心可換真情’信念,換位思考體會群眾的喜樂苦憂,換得的真情可化解群眾許多矛盾。”
“在實踐中成長,在成長中奉獻。”沈曉文說,希望發揮自己各方面的優勢,為當地發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援。
沈曉文後任邵武市委常委、大竹鎮黨委書記。據新華社報道,當時才30歲出頭、第一次當“一把手”的沈曉文坦言,剛到大竹鎮時心裡也沒底。“經過深入調研並聽取幹部群眾意見後,逐漸明白要調動幹部的積極性,就一定要透過幹事創業來鼓舞大家,就是要把專案引進來,讓幹部有事情幹,讓大家看到奔頭。”
4個月後,結合大竹生態優勢和鄉村旅遊資源,沈曉文提出申請省級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園區的想法。這在當時幹部幹勁不太足、發展辦法不太多的大竹,引起不小震動,因為“鎮裡幾乎沒人知道示範園區是什麼樣子”。
據介紹,那時沈曉文三天兩頭往省城跑,反覆向有關部門負責人推介大竹的優勢,省農發辦相關負責人也被他拉到大竹實地考察。經過激烈競爭,大竹不僅拿下了省級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園金字招牌,還獲得6000多萬元的專案資金。鎮裡幹部的精氣神一下就起來了,幹事創業的氛圍也被帶動起來。
此後,沈曉文又任浦城縣委副書記、縣長等職。據新華社報道,沈曉文任浦城縣委副書記時,當地一個房地產專案欠薪引發100多名農民工上訪,作為承建方的上海一家建築公司拒不付薪。沈曉文仔細研究相關法律,發現政府早前曾對承建方下達過“支付令”催繳資金,而這個支付令具有法律效力,超過時限未支付的,可以追究刑事責任,以此為談判籌碼,承建方很快付款。
在浦城任職期間,沈曉文還協助安排優秀企業家到清華大學學習。據中國經濟網報道,2017年7月,在浦城縣縣長沈曉文協助安排下,浦城選送20名優秀企業家到清華大學學習培訓,除學習“戰略營銷”、“戰略管理”外,還學習企業技術創新體系、智慧化生產、大資料管理、工業自動化智慧化技術等知識。
沈曉文還曾走進直播間直播“帶貨”。“網友們大家好,我是浦城縣人民政府縣長沈曉文,歡迎來到直播間,支援關注浦城”,2020年6月由福建省農業農村廳主辦,福建廣播影視集團承辦的“縣長帶你買好貨”系列網路直播節目在國家級AAAA景區印象小密中國包酒文化博覽園開播,浦城縣縣長沈曉文當起了“帶貨主播”,為直播間粉絲介紹浦城縣的歷史淵源及人文地理等基本情況。
今年5月,福建省委組織部發布幹部任前公示,其中,沈曉文擬轉任重要崗位。
據官網介紹,浦城地處閩、浙、贛三省四地七縣交界處,是福建的“北大門”,戶籍人口43萬人。縣域面積3383平方公里。是全國最早的商品糧基地縣和南方林業重點縣,為“中國丹桂之鄉”“中國油茶之鄉”。
今年4月9日,據福建省紀委監委網站訊息,浦城縣委書記周永和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福建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4月10日下午,浦城縣縣長沈曉文主持召開縣委常委會會議。會議傳達省紀委監委對周永和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進行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的決定。與會同志一一作了表態發言,大家一致表示,堅決擁護省委、省紀委監委決定。
會議指出,省紀委監委對周永和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進行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充分體現了省委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釋放出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強烈訊號。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省紀委監委的決定上來,始終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不碰紅線、不越底線,凝心聚力幹好浦城事業,確保浦城經濟社會大局安定穩定。
此番被提名為浦城縣縣長候選人的李江平,生於1977年6月,福建福清人,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此前任南平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副局長。
2016年12月29日,新當選的浦城縣人民政府縣長沈曉文接受了媒體專訪。以下是專訪全文:
問:新年新氣象,沈縣長,恭喜您在新年來臨之際,當選浦城縣人民政府縣長。2017年是新一屆政府履職的開局之年,群眾對新一屆政府有很高的期望,您能談一談未來五年及新一年浦城的發展目標和工作思路嗎?
曉文這次人代會選舉我擔任縣長,我深感榮幸,也深知責任重大,這是人大代表對我的信任,也是全縣人民對我的重託,我將團結帶領新一屆政府班子成員恪盡職守,廉潔奉公,全力做好政府各項工作,不辜負全縣人民的期望。
未來五年,是我縣加快發展的攻堅期。新一屆政府將按照縣第十三次黨代會確定的發展思路,堅持生態立縣、產業興縣、文化強縣,持續構建“南接北連的產業窪地、現代農業的示範基地、山清水秀的宜居福地、底蘊深厚的文化高地”,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全力建設“產城景”相融合的清新福建“北大門”。
2017年是履職的開局之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8%;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0%;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8%;財政總收入和地方級財政收入增長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
為實現上述目標,政府明確了工作思路——
一是透過強化專案帶動和創新驅動,著力打造完善產業平臺,重點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推進新型工業化、特色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和新興業態的融合發展,加快轉型升級,增創產業發展新優勢。
二是提升城市品位、推動產城景融合。擁有一個“宜居、宜業”的生活環境,是廣大群眾的美好期盼,也是新一屆政府努力的方向。積極建設美麗浦城,重點是圍繞“一溪兩河”(南浦溪、馬蓮河、丹桂河)、“兩路三山”(夢筆大道、205國道,夢筆山、西巖山、西山)等關鍵環節和重要景觀的打造,抓好浦城新城、縣體育中心、永暉商貿綜合體、夢筆文化中心、仙樓山步行道、南浦溪和馬蓮河親水慢道等專案建設,推進馬蓮河河道景觀工程、夢筆山歷史文化主題公園等前期工作,加快城市宜居環境建設。保持好生態環境,凸顯山水田園和鄉村風貌等自然特色,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打造具有浦城特色的美麗鄉村。
三是補好發展短板。透過抓好社會事業建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創新社會綜合管理,特別是透過脫貧攻堅戰,來保障和改善民生,形成協調發展新格局。
:歷屆政府領導都重視民生,說“民生欠賬”。請問新一屆政府在民生方面想實實在在做哪些事?
曉文民生福祉是所有工作的落腳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的職責所在。本屆政府想把以下幾件事做實,努力提升群眾的幸福感:
一是做好強基礎工作。著重做好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浦城是水利大縣,要著重抓好王家洲水庫及灌區建設、萬里安全生態水系建設,提高水利設施水平。浦城區域面積大,要努力打造大交通環境,推進漁梁嶺隧道、302省道改線、通鄉鎮幹線公路升級改造等專案。
二是做好民生補短板工作。重點是持續改善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抓好鄉鎮自來水廠和汙水處理廠、保障性住房等專案建設,推動謀劃的一批民生專案落地建設,強化公共服務保障。
三是做好增後勁工作。借智借力,邀請專業規劃設計團隊,幫助合理謀劃未來五年浦城要做的重大專案,做到缺什麼謀劃什麼,並列出清單,積極推動,增強發展後勁。
四是做好脫貧攻堅工作。深入開展結對幫扶、造福工程搬遷、產業扶貧、金融扶貧等活動,做到“不脫貧不脫鉤”。實現現行國定扶貧標準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沈縣長,您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最多的詞是“發展”,那您覺得浦城發展的優勢在哪?
曉文:我認為,浦城的發展具有不可多得的優勢。
生態優勢。浦城擁有437.4萬畝的山地,森林覆蓋率達75.04%,是國家南方林業重點縣,為“中國丹桂之鄉”、“中國油茶之鄉”。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匡山、省級風景名勝區浮蓋山等,為“省級生態縣”。
產業優勢。經過多年的發展,榮華山產業組團、浦城工業園區、浦潭生物產業專業園等工業平臺承載能力不斷增強,初步形成了輕紡輕工、食品加工、生物製藥三大產業,培育成長了綠康生化、正大生化、仙芝樓科技、銘塔玩具等一批骨幹企業,特別是聖農產業鏈專案的入駐,有力帶動了我縣產業發展。
區域優勢。浦城地處閩、浙、贛三省四地七縣交界處,是福建的“北大門”,位於長江三角洲和海峽西岸兩個經濟圈的疊合部,京臺高速、龍浦高速、205國道、302和205省道縱貫全境,是福建連線“長三角”和中部地區的綠色通道。
人文優勢。浦城歷史文化悠久,底蘊深厚,人文薈萃,浦城人有智慧有能力。同時,浦城在外的能人也很多,他們愛黨愛鄉,關注浦城發展,也能為浦城的發展新增動力。 
— END —
來源:政事兒、浦城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