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訊息好訊息!歷時7年,杭州至溫州的「杭溫高鐵」,終於在9月6日正式開通了!

開通後的此條高鐵將會成為貫穿浙江南北最快的高鐵線路,原來杭州到溫州的高鐵,只能繞行甬溫和杭甬鐵路,至少需要2小時,而杭溫高鐵可無縫併入滬昆、合杭、杭深高鐵,最快1h便能從杭州到溫州。
高鐵全線共設9座車站,分別為:桐廬東站—浦江站—義烏站—橫店站—磐安站—仙居站—楠溪江站—溫州北站—溫州南站

其中浦江、橫店、磐安、仙居、楠溪江均為新建車站,都是首次開通高鐵,也都是適合旅遊的小縣城,非常適合打工人,不想扎堆又想看到美麗風景,且追求極致價效比的旅遊取向!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特立獨行的猹
不過,在杭溫高鐵的一眾車站中,窩更關注「浦江站」因為它結束了浦江這座擁有1800年曆史的小縣城,不通高鐵的歷史,拉近了我們與這座“浙中秘境小城”的距離。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藍先生隨行記
「浦江 」隸屬金華八婺之一,位於浙江中部, 金華市北部。地處越中盆地山谷間,風景如畫,歷代名人輩出,素有“文化之邦”,“書畫之鄉”之稱。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特立獨行的猹
這裡擁有萬年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農業的起源地之一;擁有被譽為“江南第一仙山”的仙華山,石峰聳峭壁立,拔地而起;還擁有明太祖朱元璋親賜“江南第一家”,鄭氏家族孝義傳家九百年,十五世同居共食。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藍先生隨行記
這裡有眾多隱於深山,卻承載厚重文化的古村落,眾多不為人知卻美貌動人的山水秘境。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藍先生隨行記
這個中秋不如就趁著高鐵開通,去一趟浦江,看看小城山水、小城古村,品嚐小城美食,體驗一下浙江的真小眾縣城!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藍先生隨行記
為慶祝高鐵的開通,浦江文旅還給遊客送上了大禮包!具體如下:自高鐵開通之日到2025年12月31日期間,乘高鐵到浦江站下車,三天內憑本人身份證和高鐵票(電子票或紙質票)乘坐記錄可享受仙華山、江南第一家、神麗峽三大景區的景區首道門票(僅一次);享受浦江餐飲協會內的餐飲企業店內餐飲消費八八折優惠。(當日及次日)
這裡也有《黑神話:悟空》的建模取景地
來自宋代的秀麗古塔
龍德寺塔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特立獨行的猹
龍德寺塔是磚木結構的樓閣式塔,塔身高36米,七層六面,呈六角形,六面每層都有兩米多高的拱形門洞,六門相對。
塔身外原有木構塔簷,平座、斗拱、飛簷翹角,但經歷多次雷擊,早已被毀,現僅存磚體塔身。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特立獨行的猹
此塔也是一座斜塔,塔身向東北傾斜度為38釐米已五百多年,仍屹立不倒。

塔身可以進入,但不能登頂,不過站在底層也能仰望整個磚塔內部結構,似乎能和古人來個穿越對話。

塔旁還有一顆已800多歲的巨大樟樹,一塔一樹,如知己一樣,陪伴彼此見證滄海桑田。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特立獨行的猹
浙中秘境,人文故里,避世桃花源
江浙滬真正冷門的古村
新光村

村內目前留存的單幢古屋,如廿九間裡、詒榖堂、朱氏宗祠、靈巖書院、仙音殿(淡塢殿)等二十餘幢傳統建築均為朱氏家族所建。


因為其石雕、磚雕、木雕、泥塑等建築細節工藝精湛,牆書壁畫碑刻內涵豐富,又被稱為“江南喬家大院”。

走進新光村,彷彿進入一座「江南古建築博物館」——白牆黛瓦、古老的門墩、高高的馬頭牆、厚厚的青石板路…… 在崇山峻嶺的藍天白雲下交織著歲月韻味。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藍先生隨行記
登高村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藍先生隨行記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藍先生隨行記
村裡有一大片古建築群,宅邸森森巍然屹立,園林祠堂舊跡猶存,見證了這裡曾經的輝煌。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藍先生隨行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童話故事《神筆馬良》是浦江籍作家洪汛濤以登高村為原型創作的,因此村子也被譽作“神筆馬良的故鄉”。村子裡的廣場上還屹立著一尊5米多高的神筆馬良的銅像。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藍先生隨行記
崇溪村
嵩溪村有800多年的歷史,山明水秀,文風鼎盛,入選了中國第一批傳統村落名錄,也是浦江縣唯一的省級歷史文化村。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特立獨行的猹
村子始建於北宋南渡之後,自古崇文重教,光是清朝,全村就有秀才70餘人;清康熙年間,徐敬臣在此創立著名的【嵩溪詩社】延續200多年。

嵩溪古村的生態保護的異常好,嵩溪分前後兩溪穿村而過,一明一暗,村子古屋分佈密集,錯落有致,許多建築橫跨於溪橋之上,為典型江南村落。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藍先生隨行記
村中建築大部為清時所建,儲存完好的有43幢,1560餘間,建築佈局精巧,造工精細。簷、梁、柱雕有山水花草,異常美麗。

崇溪村相對比較大,村中看點較多,盤點如下:
村口橋亭:
明暗兩溪匯合處,潭深水碧,古木參天;方圓門寓意“方正”、“包容”
關帝廟:
始建於明朝,現存為清代格局,兩側有清代壁畫
大嶺古道
:村口石路上去,可俯瞰全村
徐氏宗祠:
燕詒堂,嵩溪第一大姓的宗祠,清代古建,古戲臺精美無比
邵氏宗祠:
永思堂,嵩溪第二大姓的宗祠,雕樑畫棟,氣派宏偉
小廳門裡:
明朝正德年間所建,為村內現存最古老建築

江南第一家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藍先生隨行記

鄭宅最大的看點就在於宏偉的牌坊群,雖然是現在新造,但一字排開,氣勢奪人。

牌坊分別為:江南第一家、孝義門、三朝旌表、有徐、恩德、麟鳳、取義成仁、禮部尚書、九世同居;
九座牌坊,寓意鄭氏九世同居,牌坊有磚木結構、有木結構、有石雕磚雕,各不一樣。

上山遺址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藍先生隨行記
在上山遺址發現20週年學術研討會上,專家們把以上山遺址命名的上山文化,確認為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上山遺址也被稱之為“遠古中華第一村”。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藍先生隨行記
如今的上山遺址,已經在兩處挖掘現場上搭建了展廳,形成了上山遺址公園。展館裡陳列了當年發現的萬年炭化稻米、大口盆、石器等珍貴文物。館內還掛了袁隆平寫的“萬年上山 世界稻源”題詞。


遺址公園周邊,種滿了稻穀,金秋時節分外美麗。

小眾到幾乎無人知曉的美景
一山一湖一古道
仙華山

山峰分為東西兩部分:東線以少女峰聞名,相傳這裡曾經是軒轅黃帝少女元修生活居住、並修煉得道昇仙的景緻。登頂可看到整個浦江,仙華山也一收眼底,但登頂路很險,堪比華山。

西線路線比較長但是相對平緩,主要有大鐘峰,濟公巖,情侶巖,試膽石等。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lilith991桑桑
通濟湖


圖片來自@金華文旅圖片來自@詩畫浦江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Daily33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曹老師SpongeMel
馬嶺古道


一峰(一塊巨石聳立在山間),可遠眺層巒疊嶂,山勢秀麗的馬嶺風光;

九崖(望夫崖、大象崖、沖天崖、雙乳崖、迎松崖、猿人崖、獅子崖、好漢崖、脊樑崖)有的崖壁立千仞,讓人望而生畏;有的崖峰迴路轉、曲徑通幽,和太行山脈極其相似,雄偉壯觀。

徒步路線:馬嶺腳古村登山起點-美女峰-一峰九崖-下撤-新光村-返杭
深藏小城的好味道
去浦江必吃
浦江牛清湯


圖片來自@金華文旅
牛清湯的做法簡單也粗獷,現殺的活牛,切肉剔骨後頭頭腦腦、筋骨皮肉與內裡放入大桶鍋裡,加上自家的秘製香料,任其燉上一天。


圖片來自@金華文旅
等到煮熟後,撈出牛肉牛骨牛心牛肝一類,會剩下一鍋清湯,店家再加入牛血、水鹽味精和紅辣椒,大火煮沸,就變成一鍋燙、辣、鹹、香的牛清湯。

圖片來自@浦江文旅
慢火熬煮出來的清湯,飽含牛肉的清香,配上火紅的辣椒碎、少許綠蔥花,吃起來口感豐富,味道濃郁。

圖片來自@浦江文旅
浦江一根面
其面的特點是可以拉得很長,長達數百米而不斷,因此得名“一根面”。也被稱為“長壽麵”,寓意長壽和吉祥。

圖片來自@金華文旅
浦江一根面製作工序複雜、需要記錄精確的發酵時間,然後進行反覆捶打,做工精細,具有煮時不糊、柔軟滑潤、嚼不粘齒的特點。

圖片來自@金華文旅
煮好後的一根面,嚼不沾齒爽滑筋道的口感,搭配上雞蛋絲、番茄、油渣、小青菜等做的澆頭,樸樸素素的一碗卻十分鮮美。

圖片來自@金華文旅
巨峰葡萄


資深的吃貨都懂得“買著吃不如摘著吃”,浦江採摘園遍地,主要採摘地分佈在黃宅鎮、巖頭鎮、浦南街道、仙華街道、浦江街道。

圖片來自@浦江文旅

關鍵詞
來自馬蜂窩使用者
高鐵
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