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捱打”火遍全網,1500w粉絲催更:打了沒,我要學習了

茫茫人海中,為防大家走失,請大家:
點選上方 “藝非凡 ”  → 點選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就再也不會迷路啦!
更多精彩故事請關注影片號【藝非凡的禮物】

本文轉載自:普象工業設計小站

‘無敵'的仁者。
一到吃飯點就捱打。
這是博主@郭大俠的酒的日常。
挨完打還不算,他還要接著受懲罰。
至於捱打的原因,各式各樣。
但每一個網友都覺得很有道理。
01
無規矩,不成方圓
吃飯篇
不讓女性上桌:
老婆辛辛苦苦做好飯端上桌,準備坐下吃飯。
博主伸手一把將她拽到旁邊。
桌上的長輩立馬震怒,一個巴掌拍到桌上。
另一個長輩二話不說,直接出手。
只見,長輩使出八極拳的鐵山靠,博主瞬間被撞飛,摔坐在地上。
等他站起來,就乖乖站在桌子旁邊受罰。
雙手伸直抱著一罈子酒,單腿下蹲。
不讓女性上桌吃飯是陋習。
現代的飯桌上,規矩就是尊重女性。
請客只上三個菜:
博主端上來三個菜,放好筷子便坐下來準備吃飯。
對方掃眼一看,把筷子掰斷。
又是一招鐵山靠,博主被撞飛在地。
因為這壞了「客不擺三」的老規矩。
「三」諧音「散」,請客的時候擺出來,有不歡迎的意味在裡面。
而且,一般祭祀的時候,喜歡擺三盤貢品,容易讓客人覺得不吉利。
飯前不訓子:
博主再次來到飯桌前,這次吃上菜了。
旁邊坐著女兒,拿著黃瓜不停地蘸料。
他看到了,單手一拍桌子,剛準備揚起手去教訓,就被二叔抓住了手腕。
他不明所以,反手想掙脫,二叔一用力,博主又被打下飯桌。
因為飯桌前不能教訓孩子。
容易造成孩子緊張、壓抑,影響到食慾和消化功能。
適量取菜:
博主過來陪二叔吃飯。
他夾了一塊桌上的烤乳豬之後,又連續夾了好幾塊到碗裡。
實在是太香了。
二叔看到後,拿筷子用力往下一壓,博主夾菜的那隻手就被摁在了桌子上。
疼得直咧嘴,自己乖乖站起來,準備去受罰。
在飯桌上,再喜歡吃一道菜,也不能一直往自己的碗裡夾。
這樣不禮貌。
而且別人想吃的話,可能就沒有菜了。
客在不掃地:
家中有客人來。
博主和二叔一起作陪。
吃到了晚上,二叔和客人還在喝酒聊天。
博主沒事幹就拿起掃把,開始掃地。
二叔一聽到聲音,迅速扭頭。
一躍而起,再次把博主打倒在地。
客人還在的時候,掃地就意味著,你在趕客。
很容易讓對方感到不被尊重和尷尬。
吃飯不能吧唧嘴:
博主在飯桌上吃得正香。
二叔在旁邊突然用力地拍了他幾下。
博主停下,看著二叔一臉疑惑。
《禮記·曲禮上》有一句話:“毋吒食。”意思是說,吃飯的時候不要發出任何聲音。
這是餐桌上的禮儀,也是對他人的尊重。
長輩優先:
有次,博主和兩個長輩坐在一桌吃飯。
兩個長輩喝完酒發現,博主已經吃上了。
一氣之下,二叔出手教育了博主。
《弟子規》說過:“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
長輩如果還沒動筷,小輩不能先吃。
夾菜要拿碗接著:
博主和二叔吃飯。
給二叔倒完酒,博主拿筷子夾起青菜正準備吃。
二叔一個眼神警告。
他立馬端起碗,接在菜的下面。
這才免去一頓打。
在傳統的飲食文化中,夾菜滴落菜汁被稱為「淚箸遺珠」。
表示菜湯會到處滴落,甚至滴在別的菜上。
這是一種很嚴重的失禮行為。
送客要客先起身:
博主和二叔一起招待客人。
剛要再次滿酒,客人就手蓋住酒碗,示意自己吃好,該走了。
博主見狀就要站起來送客。
二叔一把把他按下。
等客人站起來後,他們才站起來開始送客。
這是對客人表示尊重。
筷子和勺子不能同時拿:
博主正在吃飯。
突然二叔出手開打。
因為博主一手拿筷子,一手拿勺子,錯了規矩。
《禮記》裡有一句話:“舉匙必置箸,舉箸必置匙。”
就是說,吃飯的時候,不能同時拿著勺子和筷子。
不然就是對客人的不禮貌。
毋齧骨:
博主正在吃飯。
吃完羊排上的肉,他又意猶未盡地啃咬骨頭。
在旁邊的二叔伸手用力一扭博主的手腕。
他瞬間疼得把手中的骨頭扔掉。
在飯桌上啃咬骨頭,是個很不禮貌的行為。
不光是因為會發出聲音。
主要會讓主人覺得招待不周,讓你沒吃飽,開始咬骨頭充飢。
毋揚飯:
博主把飯菜端上桌,就開吃了。
剛吃一口,被燙到了。
他就一邊拿筷子翻飯,一邊用嘴吹。
想讓飯涼的快點。
二叔一看,一個巴掌過去把筷子打掉。
《禮記·曲禮上》說過:“毋揚飯者,飯熱當待冷,若揚去熱氣,則為食快,傷廉也。”
意思是說,吃飯的時候,用手或者用嘴吹飯,會顯得太著急,有傷風度。
喝酒篇
切忌喝酒逞強:
博主跟人吃飯,倒滿酒之後,偷偷往外倒。
被發現後,又是一頓打。
酒桌上,明明喝不了,卻逞強硬喝。
既失了自己的面子,又會惹得其他人不自在。
與長輩喝酒,酒杯要低於對方:
博主剛準備好酒菜,坐下來,打算和同桌的長輩碰一個。
結果,酒碗剛挨著,長輩就生氣了。
一個鐵山靠把博主撞飛。
在碰杯時,博主的酒碗高過長輩很多。
這樣表示他沒有尊重對方,有些不敬。
最好是在酒杯三分之一處,略低一點去碰杯。
倒酒要有序:
在飯桌上,博主正在倒酒。
給自己倒完,準備去給二叔倒。
結果二叔一拍桌子,隨即就把博主打倒在地。
倒酒要先從長輩倒起,以示尊敬。
如果沒有長輩在場,而是有領導或者地位高的人,就要先從他們倒起。
敬酒禮儀:
但博主也有沒捱打的時候。
長輩倒酒,他先是用手扶碗。
然後五指併攏敲桌,以示尊敬。
這叫叩手禮。
如果晚輩給長輩倒,長輩會單指輕點桌子三下。
如果是平輩,那就用兩根手指輕敲桌子三下。
敬酒的時候,一手拿酒碗,一手輕託碗底。
輕輕一碰,再慢慢拿到嘴邊開始喝。
喝完斜著碗亮底,以示喝完了。
規矩到位了,二叔也就不再出手。
開場酒讓長輩先:
酒局剛開始的時候,先由長輩敬酒。
等酒過三巡,晚輩再開始敬酒。
不然會有喧賓奪主的感覺。
倒酒毋反手:
飯桌上,博主給二叔倒完酒。
接著去給客人倒酒。
剛準備倒,二叔就制止了。
因為反手倒酒,是個不尊重客人的行為。
最早,祭祖時是用反手倒酒、供飯。
放到現在演變成了一種習俗。
如果給客人反手倒酒、加飯,就是不尊重對方。
尊師重道:
博主坐下準備吃飯。
剛拿起筷子,發現桌上的魚頭對著自己。
便立馬放下筷子。
把魚頭轉向二叔,又起身向二叔敬一杯酒。
這是在對長輩表示尊敬。
魚頭對著的人一般是主客或者身份尊貴的人。
喝茶篇
酒滿敬人,茶滿趕客:
博主和二叔喝下午茶。
他懂事的拎起茶壺,給二叔倒茶。
眼瞅著茶杯滿了,二叔一手奪過茶壺,一手將博主的手壓在桌子上。
給人倒酒,倒滿是表示對對方的尊重和尊敬。
但茶如果倒滿了,就是不尊重,有趕客的意思在裡面。
一般茶杯倒七八分是正常的。
壺嘴不沖人:
二叔拿起兩個茶杯。
博主心領神會,提起茶壺就開始倒茶。
倒的時候很注重規矩,鳳凰三點頭,來表示尊重。
可倒完之後,剛放下茶壺。
二叔就上手用力一擰,準備出手。
因為他犯了一個錯:將壺嘴對著人。
一是不禮貌,有不歡迎對方的意思。
二是不吉利,“壺”諧音“虎”,虎口朝人有傷人之意。
三是危險,壺口有水蒸氣冒出,容易燙傷對方。
02
美食與酒,不可辜負
雖然博主總因為禮儀不到位被打。
但每次桌上的美食和酒,看著都很是美味。
紅燒豬蹄:
起一口大鍋,添柴加火。
湯汁煮沸之後,將豬蹄丟進去。
撒上大蔥、辣椒。
出鍋之後,再淋上一層熱油。
瞬間散發出撲鼻的香味。
烤雞:
先用古法抓雞。
將樹葉捲成一個漏斗的形狀。
然後用牙籤串一個食物,放在樹葉裡面。
再將製作好的捕雞器,放在院子中。
沒一會兒,一隻雞就中了圈套。
嘴瞬間被樹葉蓋住。
博主從後面一把抓住雞的脖頸,就抓走了。
清洗乾淨,掏空內臟。
將米和豌豆放進雞的肚子中。
裝好後,將雞的脖子固定在一根棍子上。
隨後,在外面蓋上一個大缸。
開始在缸外面燒火。
火候到了,將大缸拿起來。
烤雞的表皮看著焦香酥脆。
切開之後,有主食、有雞肉。
看著就非常美味。
老爐煨湯:
拿出一個陶罐。
將它放在爐火中間。
然後將食材一一放進去。
再倒上黃酒。用火點燃表面。
著火的同時,將瓦罐的蓋子蓋上。
最後糊上一層泥土,包在瓦罐的外層。
煮好後,用力敲開外面的瓦罐外層的泥土。
就可以享用了。
博主不光美食做的溜,他還會釀酒。
用的是最傳統的釀酒方式。
一個窖池可以放1500斤糧食,釀出5鍋酒。
這種方式,最有特點的就是窖泥。
時間越久釀的酒越醇香。
俗話說:“千年窖池萬年糟”。
用久的窖池,會產生很多微生物,它們可以讓糧食更好的發酵。
這樣蒸煮出的白酒,也就更醇厚。
03
武術的傳承
在做飯、釀酒之餘,博主會跟著二叔一起練武。
古法昂拳:
從起式開始,雙手握拳,立於身前。
第一式:一步砍虎。
向右跨步,雙拳交替。
右肘抬起,再收回,左肘順勢揮下來。
第二式:回頭望月。
向右跨步,身體側轉。
回頭那一刻,手肘瞬間發力。
第三式:打虎尾。
提膝放下,順勢揮肘。
連續出擊,用側肘攻擊。
第四式:殺虎插心。
雙手合掌衝向前。
再回身肘擊。
鐵線拳:
雙臂戴上鐵環,蓋滿小臂。
在不同的木樁之間穿梭。
使出一招一式。
鐵環撞擊木樁發出咚咚聲。
當卸下鐵環之後,博主兩個小臂都紅腫了。
二叔拿火點燃一碗酒,用手快速蘸一下,塗抹在手臂上來回揉搓。
這是古法療傷的方法。
醉拳:
醉拳開始之前,博主先簡單熱身。
手指和手背來回切換撐地。
熱完身,博主搖搖晃晃站著。
似倒非倒。
腳步亂中有序。
無意之間,突然發力。
打出酒中的乾坤。
中華苗刀:
苗刀創制於西漢初年。
需要雙人成陣。
博主和二叔一人一把苗刀。
身形靈活,左右劈斬。
若是在戰場上,換上盔甲。
左右拔刀。
進可兩人一起進攻。
退則兩人互守。
翻看完博主的影片,發現被逗笑之餘,還有些震撼。
最開始純粹是被他捱打吸引進來的,看著這位渾身肌肉的中年男子,因為一句話或者一個小動作,分分鐘被叔叔、爺爺幹到了桌子底下,覺得很有意思。
看著看著,我被博主拍的一些細節所觸動,比如說飯前不訓子,想想自己時不時的在飯桌上,因為孩子的玩具或者吃飯慢,就開始訓斥孩子,把家裡的氛圍搞得很差。
再比如,和客戶吃飯,送人的時候要在客戶站起來之後再站。
這些禮數的小細節,之前很少注意,也忽略了很多身邊人的感受。
他所練的“武”守護的是身體或財產的安全。
“禮”守護的不是直觀的得失,而是守護的是一個群體間的默契與祥和。
雖然這個影片表現的比較誇張,但話糙理不糙,爆表的武力不是看點,能放能收姿態最為難得。
一個會為他人著想的實力派,走到哪裡都是一個“無敵”的仁者。
(圖源@郭大俠的酒)

現在是書籍推薦時間——

《偉大的中國書法》
50位書法大師,123幅傳世作品
展現橫跨3000年的中國書法之美
點選下圖,即可選購
浙江大學教授劉含之全程執筆,內容專業度妥妥放心!
李白的草書真跡《上陽臺帖》,趙孟頫的《真草〈千字文〉》,歐陽詢《皇甫誕碑》……
50位大師的生平成就,書法師承,詳略概述,上百幅傳世書法,創作背景、運筆技藝、情感傳遞一一解讀。

上百人團隊,耗時5年打造,外封布面精裝,藝術裱布印刷,大氣古樸;
內文選用140g映畫特種紙,紙張厚實,觸感細膩;
3張罕見超長拉頁,讓傳世書法的真跡神韻,完整呈現!
整本書重達10斤+,有一個登機箱那麼大,一個成年人要用雙臂手力,才能抱得動!
前200套下單,還可享受全球限量刷邊款,
三面書口噴繪《蘭亭修禊圖》!
加贈價值79元的書法定製帆布包!
喜歡的快下手,錯過再無。
點選下圖,即可選購

探秘藝術家背後的故事

解析美學密碼
長按識別二維碼
加wx,提前佔座
點選下方圖片
一鍵進入優選商城
檢視更多非凡好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