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俄羅斯來說,停火談判期間有一個十分棘手但又不得不處理的難題——庫爾斯克被佔領土。
雖然烏克蘭手上只有5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它具有極大的政治意義,只要無法完全收復,俄軍就必須硬著頭皮打下去。

庫爾斯克地區局勢圖,紅色和橙色為俄軍收復面積,深藍色為烏軍仍佔領的地區,淺藍色為烏克蘭蘇梅州。
有一種說法認為俄軍是故意在庫爾斯克維持“粘性攻勢”,引誘烏克蘭源源不斷地把精銳兵力投入該戰線,從而為紅軍城等其他方向的進攻減輕壓力。
這種觀點其實是不太能站得住腳的,因為軍事層面俄軍收復了庫爾斯克州被佔領土後還可以繼續向烏境內進攻,只要這條戰線在,牽制作用就基本能夠實現。
退一步講,但凡有足夠的實力,俄羅斯干嘛要拿自己的領土去牽制烏克蘭呢,用哈爾科夫、蘇梅去牽制不是更好?
事實上,普京曾多次表示俄烏之間的任何和談都要等到烏軍被趕出庫爾斯克之後,也多次下令將烏軍趕出庫爾斯克,還派了自己最倚重的大將久明前去督陣,但遲遲未能實現目標。
而意識到庫爾斯克州領土價值的澤連斯基也為此下了血本,在烏東四州打得非常被動的情況下仍然不肯撤軍,反而進一步增兵固守。
可以想象,假如停火談判發生時烏克蘭還能控制以蘇賈鎮為中心的這一小塊領土,基輔必然會獅子大開口,給俄羅斯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也讓克里姆林宮臉上無光。

久明(左)與普京。1972年出生的阿列克謝·久明是俄羅斯知名政治人物,曾任國防部副部長、圖拉州州長、聯邦國務委員會秘書(長)等職,是接班普京的熱門人選。庫爾斯克戰役期間,普京任命久明擔任庫爾斯克、布良斯克、別爾哥羅德三州反恐行動協調員,即“大本營代表”的角色——該任命被解讀為有意考察其能力。
為什麼俄軍遲遲未能收復庫爾斯克呢?
更進一步說,為什麼俄烏戰場上俄軍從未打出來像二戰期間蘇軍那種酣暢淋漓的殲滅戰呢?
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兵力優勢。
眾所周知,戰爭初期俄軍只動員了20萬人便對歐洲第二大國發起“特別軍事行動”,被軍事專家們批評太過託大。
緊接著烏克蘭率先動員,俄方被迫收縮戰線,期間發生了2022年秋季在哈爾科夫方向的潰敗。
隨著普京對內做緊急動員,俄軍兵力攀升至與烏克蘭相當乃至略微佔優勢的水平,在2023年頑強抵擋住烏軍扎波羅熱方向的反攻後,2024年開始俄方逐漸扭轉戰局,轉守為攻。
不難體會,在裝備水平大致相當、指揮員都不犯糊塗的情況下,兵力多寡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孫子兵法》曰:
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意思是說,用兵的原則,有十倍於敵的兵力就包圍敵人,有五倍於敵的兵力就進攻敵人,有一倍於敵的兵力就要設法分散敵人,有與敵相等的兵力要設法擊敗敵人,兵力比敵人少就要退卻,實力不如敵人就要避免決戰。
類似的邏輯在1946年9月16日軍委給各野戰部隊下達的指示中也有清晰表述:
(一)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方法,不但必須應用於戰役的部署方面,而且必須應用於戰術的部署方面。
(二)在戰役的部署方面,當著敵人使用許多個旅(或團)分幾路向我軍前進的時候,我軍必須集中絕對優勢的兵力,即集中六倍、或五倍、或四倍於敵的兵力、至少也要有三倍於敵的兵力,於適當時機,首先包圍殲擊敵軍的一個旅(或團)。
……
在戰役部署上,必須反對那種輕視敵人、因而平分兵力對付諸路之敵、以致一路也不能殲滅、使自己陷於被動地位的錯誤的作戰方法。
某種意義上講,當前俄烏戰場的局面就是指示中提到的“錯誤的作戰方法”。
俄軍在長達一千多公里的戰線上平分了約70萬人的兵力,在多個要塞陣地同烏軍對峙,每一場具體戰役都是幾萬、幾千人規模的陣地攻防。
除最初的馬裡烏波爾外,俄軍再沒有打出過任何一場旅級規模的殲滅戰。


開往前線的俄軍車隊。2024年澤連斯基在接受德國公共廣播聯盟採訪時稱,目前烏軍有大約88萬人的兵力,考慮到一部分需要留下拱衛基輔及後方戰略城市,可以投入前線作戰的兵力與俄軍的70萬兵力應大致相當或略少。
很多人以為名將必須“以少勝多”,這個其實是一種誤解,真正的名將就應該“不打無把握之仗”。
以朱可夫為例,他的指揮風格被概括為“每次作戰都要在關鍵地帶上集中數倍於敵人的兵力,每次作戰都能做到攻無不克”。
事實上,蘇德戰爭期間的蘇軍獲勝每一次會戰都是以絕對優勢兵力打的。
1941年莫斯科戰役,德軍投入兵力約180萬,蘇軍投入兵力270萬。
1942年斯大林格勒戰役,德軍投入兵力約104萬,蘇軍投入兵力250萬。
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德軍投入兵力78萬,蘇軍投入兵力190萬。
1943年第聶伯河戰役,德軍投入兵力125萬,蘇軍投入兵力265萬。
……
德軍每每以弱敵強,每每打出1:2、1:3,甚至1:4的傷亡比,但取得勝利的總是蘇軍。
以力破巧,才是最樸實無華的戰爭法寶。

這是電影《大決戰》中的一句經典臺詞。101的風格和朱可夫類似,都喜歡給“客人”準備好儘可能多的“飯菜”再動手,謹慎謹慎再謹慎。
簡單預測一下。
雖然目前的國際形勢看起來對俄有利,特別是美國有意施壓烏克蘭談判,但如果俄軍不能在戰場上取得明顯戰果——攻佔核心城市或打出殲滅戰,談判程序將異常艱難,歐洲和烏克蘭幾乎不可能妥協。
戰爭是國家間矛盾的最高形態,對此各方不能心存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