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六(3.22)我會在成都和達叔一起組織一場線下投資分享會,達叔分享內容以房地產為主。我的分享主題:科學站在米塞斯這邊,但政治卻選擇了凱恩斯——2025還有哪些投資機會?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zhangshizhi666


文丨古原
這個問題,其實我寫過多篇。
我再寫,只是基於經濟學傳播方式的不斷思考,因為經濟學理論的確不好傳播,很多問題,就算是學過經濟學多年的朋友之間,都有爭議。
今天,我再用另一種方式來討論這個問題,看看能否說服的人更多。
據彭博社3月6日報道,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公司已要求部分中國供應商大幅降價,旨在抵消特朗普政府近期加徵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然而,這一要求遭到眾多中國供應商的抵制,雙方談判陷入僵局。 知情人士透露,包括廚具和服裝供應商在內的部分中國企業,被沃爾瑪要求在每輪關稅調整中降價10%,這幾乎等同於讓供應商承擔全部新增關稅成本。但許多供應商表示,由於利潤空間原本就極為微薄,降價幅度若超過2%至3%,就會導致虧損,甚至可能被迫降低產品質量。
這個事件,涉及到關稅,到底是由誰承擔的?
據說,商務部約談了沃爾瑪,但有用嗎?他能改變經濟規律嗎?沒用的。
關稅,就是由供應商承擔的,並層層轉嫁過去,最後由中國的工人和房產擁有者、資本投入者承擔。
我們先將問題簡化:
有一個小島叫桃花島上,有一個國王,他旗下有三個臣民,小島加上國王,一共四個人。
另一個島叫神通島,上面只有一個人。

兩個小島之間有貿易往來。神通島上面的張三,每一天都要打魚送到桃花島上去,以換來桃花島的糧食。交換的比率是,一條魚換兩斤糧食。島上四人,每天買兩條魚,這時張三,每天銷售八條魚,換來16斤糧食。
表格 2:關稅實施前貿易狀況

好了,這時,桃花島的國王,見張三不爽,要給他加關稅。每一條魚,半斤糧食,也就是張三每賣一條魚就得給國王交半斤糧食。
請問,關稅會由誰承擔?
不少人會說,那漲價嘛 ,那張三就將一條魚的價格,變成兩斤半糧食,那這一筆交易交稅的,不就是桃花島上那三個臣民嗎?
但問題來了,如果張三,可以將魚的價格變成兩斤半糧食一條,為什麼,他之前不這麼做呢?
價格就是物品交換的比率,他不是由張三可以自己決定的,而是由市場供需形成的。
關稅戰,並沒有改變任何的市場供需,因此,張三提價是可以的,但銷售量肯定要下滑。
我們假定張三先提價,提到兩斤半糧食一條魚。
這時,銷量暴跌,島上四個人,都只願意買一條魚。
價格上漲,需求量下降。
張三一天的產出是8條魚,只能售出4條魚,換來10斤糧食,然後去國五一那裡交了2斤糧食的關稅,也就是收入只有8斤糧食。
表格 3:關稅實施後張三提價(魚價 2.5 斤糧食 / 條)情況

而他原來呢,可以收入16斤糧食 ,而現在呢,收入暴跌一半。
張三肯定不會這麼做,他要儘可能地將自己的魚賣完,以增加收入。
張三這時的最佳策略,依然是賣完8條魚,並且是按原價賣完,不能漲價。
因為這時,他的收入是16斤糧食,同時交4斤糧食的關稅,收入是12斤糧食,因為,這麼做,比只有8斤,還是要高4斤。
表格 4:關稅實施後張三按原價銷售情況

你看,誰承擔了關稅啊,張三。
好,這時有人一定要問了,憑什麼價格上漲,銷售就會跌一半呢?如果銷售只下跌一點點呢?那張三漲價,不就是比不漲價更有利了嗎?
他們設想的場景是這樣的。
張三將價格上調到2.5斤糧食一條,但銷售從原來的8條,只降到了7條。因桃花島的人太受吃魚了,所以,你漲價了,下跌的也不多。
這時,張三實際收入是14斤糧食,比你那個12斤要多啊。
但這種問題,應該進入關稅前思考。
如果張三可以賣2.5斤糧食一條,並且可以賣7條,那麼,他在沒有加關稅時,就可以這麼賣,因為收入為17.5糧食,比原來的16斤要多。
我們繼續計算。
如果按2.5斤糧食的價格賣,可以賣六條,不加關稅前,他可以收入15斤糧食,這時,他會按2斤糧食的價格賣,因為可以賣16斤糧食。
加關稅後,他還是隻有12斤糧食的收入。
你看,不管他怎麼操作,他都只有12斤糧食的最高收入,因此,自己老實地承擔關稅,就是必然之結局,因為這是最佳利益選擇。
這還只是只有張三的情況下。
我們再假設,神通島上,還有一個李四,他賣的是蝦,賣的價格也是一樣的,2斤糧食一斤,賣的量也是一樣的,每天8斤 ,收入16斤糧食。也面臨關稅。
加入了李四,結果就更清晰了。
假設桃花島上的居民,每人一天的產出是12斤糧食,在關稅戰之前,四斤買魚了,四斤買蝦了,還有四斤自用。
李四就是個楞頭青,他就是堅持不承擔關稅,就按2.5斤糧食的價格賣,我就不承擔關稅成本。
桃花島的人更愛吃蝦,還買了六斤蝦(按有些人的設想),但總支出比原來高了3斤糧食。李四呢,雖然賣了六斤蝦,但收入還是隻有12斤糧食。國王關稅增加3斤糧食。
增加了蝦的支出,就必須減少魚的支出。(假定自留糧食不能減少)
這時,他們對張三的魚的出價會更低,因為更偏好蝦,那張三不但連2.5斤糧食 的價格賣不了,2斤糧食的價格都保持不了,還得降,不降,魚就更賣不掉了,收入更低了。
如果張三和李四是兩兄弟,一家人,一個帳本,這時,你會發現,他們的總收入,依然在下降,下降的金額,變成了桃花島上國王的關稅收入。
表格 6:加入李四後的貿易情況(李四堅持提價)

那麼,這時我們就可以來分析關稅的後果了。
關稅戰,無法改變市場的供需情況,因此,外國企業,上調價格並保持原有銷售量是做不到的。
他可以上調價格,但損失是減少銷售量,減少總收入總利潤。
他也可以保持原價,銷售量沒有減少,但依然要減少總收入總利潤。
不管他上調,還是保持原價,總收入和總利潤都減少了。
在以上案例中,假設張三李四生產成本為零,賣出全部的產品,才是實現最高的利潤,那麼,在這個案例中,張三李四將承擔全部的關稅,並保持價格不變。
如果張三、李四僱傭了工人,那麼情況是否有所不同,他們有成本啊,受到成本約束啊。
那張三李四,就會減少給僱傭工人的出價。僱傭工人也因此承擔關稅。
好了,回到現實場景,川普給中國企業加關稅,誰承擔了,答案一樣,由中國企業和工人承擔了,並最終由中國的地主(有房的人)和所有市場中的勞動者承擔。
邏輯鏈條如下:
美國加關稅,包括美國的商場、美國的進口商、中國的生產企業、中國的工人,這都屬於張三李四的範疇,他們都是供應商。
他們將共同承擔關稅帶來的損失,這時價格不會發生改變。
中國的出口商的確與美國的進口商在協商價格,以分攤損失。但這,都是在供應商這一層面分攤。
有人會說了,你這不是胡說嗎?關稅戰下,美國的消費品價格肯定會漲。
是的,是會漲。但你聽我說完先。
關稅帶來的損失,有一些企業可以承擔,他們價格不變,因為存在較高的利潤,但另一些企業加上這個成本 ,再以這個價格賣,就要破產。
於是,就有部分企業破產倒閉。
這時,市場的供需才發生了變化,因為市場上減少了供應商,價格才能上漲。
如果所有的企業同時向上遊壓價,比如降低勞動力工資,降低房租,降低上游供應鏈的價格,層層壓下去,並且都做到了,那麼,供應商不會減少,價格也不會變化。
比如,沃爾瑪就在川普宣佈加徵關稅後決定,要求所有中國供應商降價。不降的,就做不了供應商,企業就需要降低工人及上游的價格,以達成要求,繼續供應。
供需不改變,價格就不變。只要搞懂價格理論,就能明白關稅由誰承擔了。
也即,美國消費者買到更貴商品,是中國工人工資、地價大跌,企業破產率增加之後才會發生的事。
那中國工人的工資降低,會影響外賣員的工資,因為工人會進入外賣行業,增加了外賣員的供給,又導致外賣員的收入降低。
不僅是出口美國的中國企業的工人受損,還是所有人都將受損。
有房產的朋友也將受損,收入下降了,那買房的人就要減少。
股民也要受損,收入下降,預期降低,所有的企業都將承擔痛苦。
這個損失是確定的,是一定會發生的。
最終,所有的損失會一步一步傳達過來,全部(我說的是全部)落在了兩個要素身上,一是土地,一是勞動力。
因為這兩個要素,沒有上游了,沒法轉嫁了,他們的收入下降是沒有下限的,只能自己承擔。
有房的人,更痛苦了。拿工資的人,孩子要少吃兩口,有父母要贍養的,錢也要少給一點。
只要身處市場之中,都將受損。全體在市場中的中國人都在承受。
如果關稅戰引發連鎖反應,那麼,什麼房子上漲,工資上漲,都別想了。
那美國的消費者呢?他們叫作受到影響了,而不叫損失了。
怎麼理解損失和受到影響呢?
一艘船在大海里沉沒,貨主價值一億美元的貨物損失了,這時,總損失一億美元,全部由貨主承擔。
但由於市場的供給減少了,價格上升了,消費者受到了影響。
消費者沒有分攤這一億美元的損失,貨主還是損失了一億美元。
你不過是川普盤子裡的菜,當然不少人還一邊實際被他收割,一邊為他叫好,這也是世界奇觀。
川普宣佈要收幾千億美元的關稅,中間大部分就是由中國民眾口袋裡掏給他的,他就是在透過關稅戰,向中國的每一個人收稅。
應對關稅戰,有很多方法,比如,增加對第三世界出口,大力開放市場等等,但這些,都改變不了已經存在的損失。
因為沒有關稅戰,也可以增加其他地方出口,也可以開放市場。
這些手段,不過是避免痛苦感。
比如,你現在收入是八千,如果沒有關稅戰,你可以收入一萬,儘管透過各種方式增加出口,你現在依然是八千。
表面看,你沒有損失,其實你損失了兩千。
關稅,為什麼會被巴菲特認定為戰爭手段,因為被徵關稅的這一國的全體國民存在著普遍的損失。
他就是戰爭的前兆。
如果這一篇,還是未能說服你,那麼,我不會放棄。
下次再找一個方法。
傳播經濟學,有點象老師編教案,怎麼把邏輯鏈條複雜的事,用簡單的方法傳播出去。
這的確不容易。比如芝派都認為關稅是由供應商與消費者分攤的,由商品的彈性決定。
這麼多經濟家都有爭議的事,想講清楚,太難了。

下面是口碑最好的,謝宗林翻譯的《人的行為》,限量超值附贈四大獨家資源:
資源一:《人的行為》《經濟科學的最終基礎》《自由秩序原理》三本書的思維導圖,原來售價99;
資源二:《人的行為》精讀講解的音訊課程,原來售價199;
資源三:英文原版《人的行為》的書籍朗讀,對應英文版裡邊每一章的小節,並把中英文對照文字放在了音訊下方,可以邊聽英文邊看文字。前兩年做的,工作量巨大,但這次同樣買書免費附贈。
資源四:英文、謝譯、夏譯三個版本混排《人的行為》電子版,下單任意一本書籍或打賞文章,都可以獲贈此電子版。
買一贈四,收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