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姆“擴張”,百萬會員抗議。

在每一家山姆中國線下門店的顯眼位置,都張貼著這樣一條標語:“為什麼只讓會員進入?山姆致力於為會員服務,為菁英生活提供高品質商品。”

但現實是,山姆中國開始讓部分會員失望。
最近,山姆中國會員店因上架好麗友產品,引發了會員的強烈不滿。這一熱點事件持續發酵,網路上“山姆如何穩住500萬會員”“山姆背叛了山姆”等相關話題接連衝上熱搜,引起了廣泛關注和討論。

在此風波尚未平息之際,山姆中國會員店又被曝出將大眾化品牌更換名稱、包裝後上架銷售,且部分產品配料品質出現下滑的情況。
山姆中國能夠在零售市場佔據一席之地,其成功的核心在於透過精準、獨特且高品質的商品甄選,持續兌現對中產階級“品質生活”的承諾。它區別於普通超市,並非簡單複製貨架商品,而是以“嚴選”為特色。然而,當山姆中國引入這些大眾化品牌商品時,會員們普遍認為山姆的會員價值有所降低。

為了深入瞭解山姆中國的選品問題,首席商業評論向沃爾瑪中國方面傳送了採訪邀請,但截至發稿時,並未收到任何回覆。隨後,筆者實地探訪了上海山姆青浦會員店,發現店內並沒有大眾廣泛討論的好麗友、溜溜梅等品牌。
山姆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勢頭非常強勁。沃爾瑪中國CEO朱曉靜在沃爾瑪全球投資大會上透露,2024年山姆中國整體銷售額已突破1000億元大關。其中,山姆中國會員數已突破500萬,僅會員費年收入就超過13億元。
面對輿論壓力,目前山姆中國會員商店已經下架了相關爭議產品,並回應稱:“已經關注到社交網路上關於山姆選品問題的討論,並將這些討論納入後續選品策略考量中。”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山姆中國在選品策略上出現這種戰略偏離呢?
上架好麗友,山姆中國犯眾怒
爭議的焦點首先落在好麗友派上。
這款標註“減糖80%、增加30%可可成分、0反式脂肪”的48枚裝產品,以49.9元的價格在山姆上架。

但在會員看來,雖然山姆中國上架的這款是低糖版,但產品和普通超市銷售的好麗友派差異不大。而且其配料表中的“起酥油”成分仍存在反式脂肪酸爭議,與山姆標榜的“配料表乾淨”“優中選優”形象相去甚遠。
值得注意的是,好麗友曾在2022年因在中國市場使用代可可脂(而韓國等市場標註可可粉)被質疑“區別對待”,儘管品牌後續解釋為“翻譯誤差”和“原料標註標準不同”,但消費者信任已遭受實質性衝擊。目前,山姆App及官方旗艦店已下架該產品。
這場風波遠不止於單一品牌。會員們發現,山姆貨架上還有盼盼、衛龍、溜溜梅等大眾品牌。
有會員購買了一款名為“高纖牛肝菌魔芋”的新品、宣稱富含膳食纖維且一份熱量約18千卡,然而回家撕開外包裝後卻發現是衛龍產品。

“感覺自己上當受騙了,買衛龍為什麼要去山姆?”該會員如此表示。
與此同時,山姆中國被指下架部分高性價比爆品。太陽餅、米布丁、低糖蛋黃酥等曾受會員歡迎的產品陸續消失,外界猜測與利潤率調整有關。這種“一邊引入大眾品牌,一邊砍掉口碑商品”的策略,加劇了會員對選品邏輯的質疑。
會員群體的反應尤為激烈。85後金融從業者Tina取消了第6年的卓越會員自動續費,直言“好麗友事件摧毀了我對山姆中國商品差異化的信任”。更多會員則按照“維權模板”向山姆總部發送郵件,要求“維護山姆超市中國區會員的核心利益”,相關內容在社交媒體廣泛傳播。

中產階層的憤怒集中於兩點:其一,會員費價值被稀釋——本應透過付費獲得“非普通商超標配”的精選商品,如今卻需為衛龍、好麗友等大眾品牌支付溢價。
其二,山姆中國的“試探式下沉”動搖了其身份認同價值。
對許多中產家庭而言,山姆中國不僅是購物場所,更是一種身份認同的象徵。他們喜歡山姆,是因為其高品質、差異化的商品,而會員制則成為一道無形門檻,將會員與普通消費者區分開來。
那麼,山姆中國難道會不知道這個可能的風險嗎?為何要去冒險?
為什麼選品邏輯發生如此大變化?
其實,大眾品牌入駐山姆中國並非近期才有。
例如鹽津鋪子旗下的蛋黃無抗鵪鶉蛋,商品標籤未直接標註品牌,僅在底部資訊中註明生產商為江西鹽津鋪子食品有限公司;盼盼法式小泡芙(核桃香草味)的包裝正面無品牌標識,側面僅以“PANPAN”字樣暗示來源。
類似操作還涉及有友脫骨鴨掌、農夫山泉東方樹葉青柑普洱、徐福記、喜之郎等產品,這些“童年品牌”透過更名(如低GI燕麥藜麥蛋糕)、包裝升級(如NFC果漿果凍)等方式,以“高階感”面貌出現在貨架,但本質仍是傳統大眾商品。

此次好麗友事件之所以引發關注,正因其突破了以往“隱蔽操作”的邊界,直接以原品牌名上架導致會員認知衝突。
但山姆中國的選品策略確實也發生了一些調整,經過分析,筆者認為調整背後存在多重考量:
首先,會員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產會員增速明顯放緩,而新會員中出現了明顯的消費分級現象。資料顯示,同一個會員家庭既會購買98元/kg的高階牛排,也會選購19.9元的好麗友派,這種“精明消費”已成為新趨勢。這種消費行為的變化,促使山姆中國在高階商品與大眾商品之間尋找平衡點。
其次,競爭格局迫使山姆中國調整策略。面對Costco2024年新增4家中國門店的擴張計劃,以及盒馬、大潤發M會員店等本土玩家的崛起,山姆中國必須擴大使用者基礎。

實際上,部分大眾化品牌商品在山姆渠道銷量不俗。根據7月27日京東“山姆會員商店官方旗艦店”的資料,有友脫骨鴨掌銷量突破20萬件,好評率高達99%,溜溜梅-西梅乾同樣位居銷量前列。

所以,策略中首要的是供應考量。據艾媒諮詢首席分析師張毅的調研,山姆中國約75%的商品依賴國內供應鏈,轉向穩定的大眾品牌供應商可降低國際局勢波動帶來的風險。
同時,隨著門店擴張,高質但小眾的貨源很難滿足全國門店的體量。所以山姆中國需要更大更穩定的生產商,國內大眾品牌的確是更適配當下形勢的選擇之一。
其次是利潤考量。山姆中國的傳統也是以大包裝和批次銷售的形式,從而大大提高了和供應商談判的籌碼,以降低單價。據新浪科技報道,據熟悉山姆中國供應鏈的相關人士透露,山姆中國如今對商品的最低毛利率要求更加明確和嚴格執行,如品牌商品需達20%以上,MM商品(山姆自有研發產品)15%~20%。

這種趨勢早就體現在財報上。在2024年下半年的財報電話會上,沃爾瑪把戰略重心錨定為增長、利潤,具體的執行層面,包括增加付費會員數、增加銷售額、向全渠道擴張等動作。
這場爭議實質是零售業“精英主義”與“普惠化”的路線之爭。說到底,山姆中國既想要透過大眾化的商品擴大使用者基礎,又想要維持中產會員的“精選”期待,可謂是魚與熊掌都想兼得。
但山姆中國沒有想到的是,會員的反抗會如此強烈。
快速擴張後遺症
山姆中國會員更為焦慮的,並非僅僅是選品的大眾化,而是品質的下滑以及會員權益的縮水。
有會員反映,山姆中國超市銷售的有機大豆質量偷偷降級了。“同樣36.8元,去年買的黃豆是1級質量,今年卻變成了3級質量。”

之前已下架的產品“Member’s Mark有機大豆 2kg”質量等級為1級,而新上架的“MM有機大豆”質量等級降為3級。
不僅如此,之前的有機大豆蛋白含量是36.4,現在降到了33.8,蛋白含量減少,脂肪和碳水含量卻增多了。
無獨有偶,山姆中國的芥末籽肉鬆麵包也出現問題。以前外包裝上會清晰標註配料表,如今改用新配方後,線下售賣的該產品外包裝上,配料表被隱去,僅標註“配料成分見散裝食品標籤或線上產品資訊”。

經查詢,“MM芥味籽肉鬆麵包”所使用的沙拉醬和肉鬆確實使用了轉基因大豆油,不過山姆中國對此的使用完全符合國家法規和監管要求。
與此同時,山姆中國卓越會員權益也在不斷縮水。2024年11月,山姆中國發布公告稱將於2025年12月31日正式下線每月的“洗車服務”和“齒科服務”。
更糟糕的是,山姆中國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食品安全問題。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山姆中國相關投訴超1萬條,其中不少投訴指向食品品質問題,比如牛奶包裝附蟲卵、鮮肉月餅吃出牙齒、牛奶喝出塑膠片、牛肉餅含橡皮筋等。

這些食品安全問題,正在消磨著消費者對山姆中國的信任。曾經被視為品質象徵的山姆,如今似乎正在逐漸失去其“光環”,跌落神壇。
會員Tina表示:“我在山姆中國辦卡多年,很明顯地感覺到山姆的品控由好變差。特別這兩年,遇到過好幾次品質問題,比如牛肉片不新鮮,買到爛車釐子。”
究其原因,是山姆中國快速擴張帶來的供應鏈管理和品控難題,特別是生鮮品類,很難在快速擴張中保持穩定的高品質標準。
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也表示,目前山姆中國品控變差的現象和擴張速度加快有很大關係,現有的物流和供應鏈效率承載不了山姆中國的高速發展,質量內控和管理體系也需更新。
山姆高層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新任CEO Jane上任後立即啟動大區重組,將華東大區拆分為江蘇、浙江、上海三個獨立大區,試圖透過更精細化的管理應對擴張挑戰。

但重建信任需要時間,特別是對500萬核心會員而言——他們不僅貢獻了13億元年費收入,更支撐著山姆中國60%以上的商品銷售額。
正如Tina所言,“上架好麗友我可以不買,但商品降品質,權益縮水我忍不了”。
山姆中國需要明白,會員制零售的核心不是簡單的商品交易,而是持續的價值交付。當92%的卓越會員續卡率面臨挑戰時,山姆中國必須重新審視:在追求規模擴張的同時,如何守住品質這條生命線?
畢竟,對山姆中國來說,高黏性的核心會員才是山姆的重要資產,如何維持500萬高黏性會員的信任,成為山姆中國必須破解的核心命題。
參考資料:
1、《一會下架,一會上架,山姆在慌什麼?》中國新聞週刊
2、《山姆,泯然眾人矣?》斑馬消費
3、《年賺1000億的山姆神話,突然破滅!》功夫財經
點選「推薦❤」,錦鯉附身!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