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關懷

是我的老病人,隨訪了很多年。
她是70歲的白人婦女,有擴張性心肌病,心衰,心臟射血分數在15-20%(正常值是大於55%),在2020年時裝了自動除顫器(ICD),腎臟功能也不是很好,平時按時服用心衰的藥物,控制症狀良好。
我每3-6個月在門診看她一次。最近的3個月,她的呼吸困難有逐漸加重。兩週前看到她時,她的血壓很低,收縮壓(上壓)只有70-80s,血液檢查顯示有急性腎功能衰竭,考慮心源性休克,心輸出量減少而引起腎功能衰竭。馬上把她收入住院,心衰藥物停掉(大部分心衰藥物都會降低血壓),加上強心藥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點滴。很快,她的症狀明顯好轉,腎臟功能也恢復到基礎值。出院時T問我,她的預後是什麼情況?我知道,她已經預感到她的病情在加重。我說,先看一週的情況,下次門診的時候我們再聊。
我開出了門診的血液檢查,預約她一週後來見我。
前天的門診她沒有出現,血液檢查顯示她的腎臟功能再次惡化,看來心臟不在工作了。我打電話給她,沒人接,留了言,要她來急診再次收入院。
昨天一早開啟電腦,她在前天晚上給我回復了Mychart,她已經到醫院了。
我查看了她的檢查結果,低血壓,心源性休克,急性腎衰,急性肝功能損傷,醫院醫生(hospitalist)已經上了多巴酚丁胺。
ICU(重症監護病房)看到她,T顯得很平靜,端坐位,呼吸有點困難,但不妨礙她說話交流。我和她談了她的病情的演變和現狀,她表示理解,醫院醫生也都交代過。我建議繼續使用多巴酚丁胺,並且出院後使用多巴酚丁胺泵,然後推薦看我們的高階心衰治療組考慮心臟輔助裝置(LVAD)。T微笑地搖了搖頭,說道,醫生,非常感謝這麼多年來的照顧和陪伴,我已經做了決定,不再繼續治療了,我可以和我的媽媽在天堂會面了。
我知道T是一個堅強的人,她的丈夫20年去世,她有兩個孩子都在外地,她一個人住,生活不能自理對她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事,而且自從她被診斷心衰之後,她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心衰的5年生存率是50%,低於很多癌症)。
我問她,是否需要我和她的孩子們做交流。T說,不需要的,她自己會和他們說的。
我握著她的手,我知道我們倆都有點眼睛溼潤,我說我尊重你的選擇,我們全體醫護人員的愛常伴於你。
之後我邀請了醫院的臨終關懷醫療組(Hospice care team)去看她,她選擇了Home hospice care,醫療組跟進做好安排。
臨終關懷是指在疾病的終期,生命的末期,為患者和家屬提供身心支援,幫助他們平靜地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段路程。
臨終關懷的討論不是一個讓人舒服的過程,很多時候都是第一線醫生開始這個話題。臨床工作中,我發現有宗教信仰的美國人更能接受這個觀點,生命到了終點,他們能很好地接受事實,感恩這個世界給他們帶來過的快樂,很多人會選擇在家中在家人的陪伴下安靜地離開這個世界。
但是,對於一個醫者,每次面對這樣的場面,有的是傷感和無奈。

作者簡介

高磊 MD,PhD,FACC,美國西雅圖地區Virginia Mason Franciscan醫療機構心臟科醫生。美國華裔心臟協會 CNAHA 終身會員。北美華醫聯盟ANACP終身會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