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歲決定習武的女導演,無替身拍打戲入圍上影節

陳翠梅導演工作坊馬來西亞站正在招生。這次籌備的研習主題是:動作表演。
陳翠梅是誰?世界的文化遊民,關注中國文化與審美,最值得關注的華裔女性導演。
1978年生於馬來西亞,祖籍福建金門。5歲時開始用小板凳搭建各種遊戲場景;8歲開車撞過一根柱子;9歲做過一本兒童雜誌;12歲讀完一整本科學百科全書;17歲開過一個文學專欄。這些純粹的經歷和生命體驗,為她日後對藝術的探索和獨立創作埋下伏筆。
她的職業履歷,有步履不停穩步堅持創作,也有不斷探索新領域,且每次求變,都是一次角色轉換的完美示範。
2006年,執導個人首部長片《愛情征服一切》,入圍塞薩洛尼基電影節獨立影像單元,獲第11屆釜山電影節新浪潮獎。2009年,執導短片《每一天每一天》,獲克萊蒙費朗短片電影節大獎。2012年,擔任金荷獎第3屆中國杭州青年數字電影大賽終審評委。
2015年,決定進入武術領域,深入學習傳統武術,研究傳統武學技藝在現代動作表演中的打通應用,並逐步將武術元素結合到電影表演。2017年,擔任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評委,創辦東南亞短片節,專注展映東南亞短片,傳承弘揚武學傳統文化。
2021年,執導《野蠻人入侵》並擔任主演,入圍第2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爵獎。影片裡陳翠梅無替身實拍打戲,這裡有一支電影創作幕後花絮,裡面有她為影片創作進行一整年動作戲密集訓練一些記錄畫面。
如果有機會讓陳翠梅教你點兒動作表演,你最想跟她學什麼?
動作電影裡的動作設計,有什麼“套招”秘訣?用武術主題創作動作電影,有什麼“速成”辦法?
雖然只有8天時間,但省掉過程直抵結果的、純套路化的話術,這門課裡沒有。為什麼?
很多時候,武術被侷限在“打”的層面。人們關注武術更多在招式之出奇、力量之強悍、出招之迅速上。但中國武學一招一式不光是技藝,還是血脈力量、民族精神的綿延。
文化內涵和中式美學,是中國動作電影必不可少且獨有的民族底蘊。
因此,這次課程的宗旨是,始於文化,行於實踐,終於創作——從東西方歷史演變講起,動作表演理論+武術動作實踐配套學習,從歷史到當下,從認知到審美,從故事敘事到動作設計,力圖透過把“武學”帶入到日常生活和創作體悟,讓你更深入洞見動作電影的奧義,並融於自己的作品創作中。
導演如何執導動作戲?
YIQIYINGCHUANG
動作電影中的動作設計,不外乎要解決三個問題:打什麼?為什麼打?怎麼打?
“打什麼”指武打動作的任務,即在特定時刻打鬥者要與什麼物件發生動作衝突。人物的動作要在一定任務推動下完成,任務是動作的依據,同時又推動者動作發展。比如,任務是打死仇人,角色就可以經歷衝動受挫、調整心態、師父教誨、創出絕招、找出破綻,險中求勝等一系列動作情節。
動作導演為完成任務需要精心設計武打動作的起承轉合。善於準確而富於想象地抓住劇作提供的動作任務,為動作場面的開打找到充足理由和動力,是動作導演獎武戲巧妙融於文戲的前提。
“為什麼打”指武打動作要實現的目的,每個動作都包含特定的理由和目的,打鬥理由不同,武打動作的形態和樣式不同。比如《十面埋伏》,劉捕頭看小妹跳舞,舞蹈美妙絕倫,而小妹“奪劍殺人”的目的潛藏其中。
目的不同,動作不同,動作的心理狀態、動作節奏也不一樣。《十面埋伏》這一段,就是在貌似歡快實則肅殺的氣氛中完成武舞表演。
“怎麼打”則是指武打動作完成的具體形態及樣式。也動作導演的想象、動作演員的功力、功夫電影的魅力的主要體現。打的設計必須依照具體規定情境和人物關係,以及影片的戲劇衝突、主控思想、人物情緒、導演風格、文化屬性、現實武術格鬥等。
比如動作招式的戲劇性,即源於動作導演對某一具體動作的力量、速度、造型、效果等藝術誇張,以對比、強調、戲仿等方式,實現動作招式對人物形象的刻畫。李小龍在《猛龍過江》中,與空手道大鬍子打鬥,敵人先起腿,李小龍後起腿,卻以高鞭腿先擊中對手,就是招式速度上做調整,服務於人物形象塑造與武打動作的戲劇性。
演員如何表演動作戲?
YIQIYINGCHUANG
表演藝術是一種身體語言的綜合運用。這種身體語言沒有國界之分,直到後來隨著人類文明發展、民族性格氣質形成,動作也變得細膩、多元。但無論體語發展得多紛繁複雜,本質內涵始終是人類的共同感受——喜怒哀樂,也是中國武術電影成為國際通用“語言”的心理基礎。
在人物之間的打鬥過程中,不同的身體語言,肢體動作,有不同的內涵。
比如頭部體語中的低頭。從武術實戰角度說,打鬥者面對敵人時必須略微低頭、收下顎,目的是用下巴保護喉嚨,縮短脖子,以免被擊中。這是人類咋戰鬥中的本能反應,也能表現動作表演者的專業感。
李小龍《死亡遊戲》劇照
比如上肢體語中,肩的體語。按照中國的禮儀風俗,肩亂動,頭不穩,非君子之相。在武打電影中,打鬥者的肩膀不但有武術的技術意義,也有表現人物性格品行的作用。
在一場嚴肅的打鬥表演中,動作演員在基本格鬥姿勢上要做到“沉肩墜肘”“含胸拔背”。《太極張三丰》中,張君寶林中練太極和結尾用太極打敗董天寶,過程中雙肩自然下垂,做到了太極拳的“立身中正”。
動作導演要在故事劇本、人物關係及臺詞裡挖掘和豐富規定情境下的武打動作,激發演員從規定情境出發完成角色動作、任務,外化出內心逼真的情感和生動反應。動作演員也需要在打鬥過程中,大力挖掘和豐富規定情境,讓規定情境推動動作,讓動作揭示規定情境。
再比如下肢體語中,腿的體語。兩腿直立,表示臣服對手,向對手致敬。或已打敗對手,正整理著裝。或藐視對手,不動如山。《精武英雄》中,陳真打敗日本道館時,面對滿地找牙的日本武士,陳真不慌不忙繫好鞋帶,直挺挺站立在道館門口,一身正氣。雙方體語的反差暗示陳真此戰贏得威武。
站立張腿張開,暗示人物腿功非凡,也有以胯下鏡頭表現反派強勢的情況。兩腿放桌上,表示人物高傲、得意,可以在需要活躍打鬥氣氛,表現人物個性時使用。雙腿跪地可以作為重擊對手的絕招,或是對手被重擊的標誌。站立時重心在一腿常用於打鬥亮相,或面臨生死危機。盤腿坐是宗教打坐參禪的姿態……
不同的身體語言在塑造人性形象、加強動作美感、營造情境氛圍,有不同的優勢和作用。演員在表演中需要將任務的體態與其性格、情境結合,讓體態的含義融入打鬥情節。
始於武學,行於實踐
完成一次動作電影創作
YIQIYINGCHUANG
8天課程學習,前5天:每天兩小時理論課+4小時動作練習課+1小時放映學習+1小時分組討論。學員隨機分組,組內輪流擔任導演、攝影、剪輯、演員等職位。後3天:實踐拍攝、拍成作品。每名學員需完成一個3分鐘短片作為結業作品。
往期工作坊上課實拍
因此可以說這是一次以完成動作電影劇本撰寫,把劇本拍出來為最終目標的,動作電影實踐課。除了圍繞動作電影“導演怎麼導”、“演員怎麼演”兩個基本問題,動作電影在故事創作、角色設計、動作設計、攝影、音樂、特效、剪輯等方方面面,都能涉及到。
同時配合學習進度,還為你提供可靠的助力:
1、理論學習階段:特邀武學專家講師,與陳翠梅導演共同授課,提供專業武術指導。
從東西方動作表演的歷史演變、武器種類及運用,到馬伽術、拳腳肢體、太極推手近身搏鬥、綜合格鬥、柔術摔跤等多種武術學習訓練。再到背、腹等各種體語在專業武術中代表的含義和運用。以及如何從專業角度判斷和確保打鬥動作的安全性。武學專家講師會協同陳翠梅導演提供全程專業教學和指導。
2、實踐拍攝階段:提供拍攝器材幫助——索尼電影攝影機系統FX3、FX6。
小巧、靈活、便捷、穩定性強,適合不同機位拍攝。也能滿足即時眼部對焦,持續跟蹤對焦主體面部和眼部,以及自定義AF切換,鎖定物件時的靈敏度等拍攝需求。
3、完成作品階段:提供導師一對一創作指導+作品認證。
透過分組練習和經典場面再現,進一步幫你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能力。經由陳翠梅導演指導並透過考核的結業作品,頒發結業證書。作品可署名「益起映創·陳翠梅動作表演大師班」指導講師:陳翠梅。
往期工作坊結課合照
具體需要的課前準備、8天學時安排等詳細資訊,仔細閱讀這裡↓
再來說說這門課適合誰學?
想了解專業武學,不知道從哪兒入手的演員小白、新手導演;長期關注動作電影,想進一探索研究的愛好者、影視從業者;沒有任何基礎、但未來希望成為動作演員、動作導演的人。這次課程都值得你投入。為什麼這麼說?
這有可能是學起來最高效、實用、學有所得的一門動作表演課。
除了動作表演技巧,專業武術課程,還有系統、實用的體系知識、動作練習、案例學習、寫出故事劇本、拍出影像作品等課程學習,將訓練內化為動作表演的力量。
8天課程,不能替你保證學完一定能交出一份拿得出手的作品。但只要跟著老師認真學,一定能很大程度加深對動作表演的藝術理解、作品輸出能力。如何用武術主題出發創作故事?如何處理電腦特效與現實武術動作的關係?如何判斷打鬥動作的安全性?怎麼鏡頭怎麼拍?打鬥剪輯的空間關係和剪輯方法有哪些,等等問題的探索及可上手的實操思路,都可以當面向陳翠梅導演請教。
課程原價25800元/人。老學員、拼團報名省6000天,優惠後價格是19800元/人。學費中包含在馬來西亞學習期間的住宿、課程期間早午餐費用。距離開課(2月3日)只剩10天,諮詢課程問題或者報名,先加課程助理好友,收到問題會第一時間為你解答。
開課在即,掃碼諮詢報名↓

動作表演表達的不止是力量或美感本身,更有角色運動背後的動機和意義、獨具東方意蘊的禪意哲學。相信在陳翠梅導演的啟發下,你會發現更多更深層的「動作表演」的奧義,並能落實到自己的創作中。這個春節假期(2月3日-2月11日),馬來西亞見!

作者 | 輕舟

排版丨Amethyst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豆瓣及網路,
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絡我們。」

益 起 推 薦

更 多 課 程 介 紹   |   專 業 幹 貨 分 享
關 注 【 益 起 映 創 學 堂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