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釋出會,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李斌、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等介紹金融支援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並對人民幣匯率、國債收益率、支援資本市場工具等熱點問題做出回應。
本文梳理了部分要點。

新聞釋出會現場。圖源/國新網 攝影/劉健

將擇機調整最佳化政策力度和節奏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表示,按照中央“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要求,人民銀行今年將落實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近年來,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突出強調有力、有效、精準、靈活等要求,對調控區間的把握偏向寬鬆一些,也會根據年中經濟執行情況持續不斷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2019年底以來還持續降準降息,累積效應使得社會融資環境處於較為寬鬆的狀態。
下階段,宏觀經濟政策還將進一步強化逆週期調節,央行將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執行情況,擇機調整最佳化政策力度和節奏,支援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綜合運用利率、存款準備金率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充裕,保證寬鬆的社會融資環境。強化利率政策執行,在保持金融業健康經營基礎上,進一步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科學運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繼續綜合採取措施,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宣昌能還提到,為實現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的目標,將綜合施策拓展利率政策空間。這主要包括三方面:繼續強化利率政策執行,兼顧好內外平衡,加快補充銀行資本金。

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
的目標不會改變
宣昌能表示,人民銀行匯率政策立場是清晰和一以貫之的,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的目標不會改變,多年來在應對外部衝擊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堅決實現目標。
下階段,將繼續綜合採取措施,增強外匯市場韌性,穩定市場預期,加強市場管理,堅決對市場順週期行為進行糾偏,堅決對擾亂市場秩序行為進行處置,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他表示,2024年,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多因素推動美元指數動盪走強,中國外匯市場表現出非常好的韌性。未來一段時間,外部環境複雜性、嚴峻性和不確定性可能進一步上升,但中國的經濟基礎堅實,經常賬戶保持順差,跨境資本流動自主平衡,外匯儲備充足,外匯市場有韌性,為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提供了確定性和有力支撐。

投資國債並非沒有風險
希望市場能夠行穩致遠
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表示,國債沒有信用風險,通常也被認為是一種安全資產。但是由於長期國債票面利率是固定的,市場預期利率的變動會造成二級市場交易價格的波動,有時波動還會比較大,所以投資國債並非沒有風險。經濟預期的好轉最終一定會反映到國債收益率水平中。
考慮到中國債券市場發展的時間還比較短,沒有經歷過大的波折,不是所有的投資者、管理者,尤其是社會公眾都熟悉政府債券高投資回報背後隱藏的市場價格風險。
因此人民銀行加強了宏觀審慎管理,多次提示風險,強化市場監管,並且在一級市場發行較少的時間段,暫停在二級市場買入操作,轉而使用其他工具來投放流動性,這樣能夠避免影響投資者的配置需要、加劇供需矛盾和市場波動,目的就是希望市場能夠行穩致遠。

加力推進外匯領域開放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李斌表示,2025年國家外匯局將更好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構建“更加便利、更加開放、更加安全”的外匯管理體制機制,在複雜環境下堅持改革開放,在改革開放中防控好金融風險,更好支援穩外貿、穩外資,助力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重點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第一,出臺更多外匯便利化政策。繼續推廣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政策,重點是向之前受惠面比較小的地區和中小銀行推廣,從而讓更多優質中小企業享受到減少單證、簡化流程的便利。結合電商平臺、外貿綜合服務企業這些貿易新業態的特點,更好支援出口貨款迴流,簡化物流、倉儲、退貨等外匯支付手續,提升外匯資金結算的便利化水平。積極回應部分承包工程企業提出的訴求,支援他們對跨國、跨地區工程專案資金進行統一管理和自主調配,從而提高資金管理的效率。
第二,推進外商直接投資外匯管理改革。目前,我國跨境直接投資已實現基本可兌換。外匯局正在研究取消外商直接投資前期費用登記、境內再投資登記,進一步提升外商直接投資資金匯兌便利,為外資企業在華展業興業營造更加良好的環境。
第三,加力推進外匯領域開放。將最佳化對境內企業境外上市的資金管理,簡化境外上市外匯登記。適時上調科技型企業便利化融資額度,幫助科創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持續完善跨國公司資金池政策,便利跨國公司在境內外成員企業之間調配、管理資金,提高跨境資金運用效率,從而大幅節省企業財務成本。支援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支援海南自由貿易港、粵港澳大灣區開展外匯管理創新,支援上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第四,著力提升開放條件下的監管能力和風險防控水平。一方面,完善跨境資金流動監測預警體系,和人民銀行一起,加強外匯市場的逆週期調節和預期管理,堅決對順週期行為進行糾偏,堅決對擾亂市場秩序行為進行處置,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維護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另一方面,構建更加完備有效的外匯監管體系,保持對外匯違法違規活動的高壓打擊,維護外匯市場健康秩序。

不斷提升兩項支援資本市場工具
的使用便利性
對於2024年新創設的兩項支援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的工具——5000億元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3000億元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鄒瀾介紹,截至2024年末,前者累計操作超過1000億元;就後者而言,金融機構已經和超過700家上市公司或者是主要股東簽訂了股票回購、增持貸款合同,金額超過300億元,2024年全市場披露回購、增持計劃上限接近3000億元。
鄒瀾表示,兩項工具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在股票市值被明顯低估時,上市公司、主要股東和證券機構從自身利益出發,將有足夠意願運用兩項工具提供的低成本增量資金去回購或者增持股票,這樣就形成內在的穩定平衡機制,能夠有效發揮穩定市場作用,遏制市場負向迴圈。
人民銀行將根據前期實踐經驗,進一步完善工具的設計和制度安排,不斷提升工具使用的便利性,相關企業和機構可以根據需要隨時獲得足夠的資金來增加投資。

擴容後的新M1更能反映經濟增長
2024年年12月初,央行釋出公告修改了狹義貨幣(M1)的口徑,在現行的M1基礎上,進一步納入個人活期存款、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
本次釋出會上,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負責人張文紅就此表示,目前個人活期存款已具備了轉賬支付功能,無需取現便可隨時用於支付,與單位活期存款的流動性相似,應將其計入M1。
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的備付金,比如微信錢包、支付寶餘額等,可以直接用於支付或交易,具有較強的流動性,也應納入M1。
從國際上看,主要經濟體M1的統計口徑大都包含了個人活期性質的存款以及其他高流動性的支付工具。
經過對歷史資料的測算,修訂後的M1資料與經濟增長指標的相關性增強,穩定性也有所改善。央行將於今年的1月份資料起開始按修訂後的口徑統計M1,預計在2月上旬向社會公佈。在首次公佈的同時,還將公佈去年1月份以來修訂後的M1餘額以及增長速度。

2024年政府債券融資達歷史最高水平
據張文紅介紹,2024年末,我國社會融資規模餘額為408.34萬億元,同比增長8%,增速比上月高0.2個百分點。全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2.26萬億元,處於歷史較高水平。
其中,政府債券融資同比多增較多,為歷史最高水平。2024年,政府債券淨融資11.3萬億元,為歷史同期最高水平,同比多1.69萬億元。其中,國債淨融資4.5萬億元,同比多3574億元;地方政府債券淨融資6.79萬億元,同比多1.33萬億元。
企業債券融資也高於上年同期水平。2024年,企業債券淨融資1.91萬億元,同比多2839億元。

*本文內容綜合自國新網、第一財經、上海證券報等。
我們的原創研究產品序列“CF40研究"已在微信小程式端正式上線。訂閱“CF40研究”,您將暢享全年無間斷原創報告、視聽服務、精品圖書贈閱、會員專享主題活動等線上線下超值權益組合。加入我們,開啟這場新知之旅吧!











版面編輯:潘潘 柏辰|責任編輯:潘潘 柏辰
視覺:李盼 東子
監製:李俊虎 潘潘
來源:國新網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