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川普籤史上最具影響力行政令;拜登大赦計劃終止,7.5萬移民7月12日將失去身份

週一(5月12日),美國大動作不斷!
總統川普簽署了一項重大行政命令,力圖大幅削減美國民眾在處方藥上的支出。他宣佈實施所謂“最惠國政策”(Most Favored Nation Policy),意味著美國政府將只支付與全球最低藥價國家相同的價格購買藥品

就在川普力圖透過行政手段改革美國藥品定價體系的同時,國土安全部部長克里斯蒂·諾姆宣佈將終止阿富汗的臨時保護身份(TPS),前總統喬·拜登政府的移民準大赦計劃面臨撤銷
具體情況如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史上最具影響力行政令
川普在週日晚間的社交媒體上預告稱,這是“美國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行政命令之一”。
川普在Truth Social上發文稱,“美國人為同一種藥花的錢遠遠超過其他國家,這個問題一直很難解釋也讓人難以啟齒。這些藥都是在相同的實驗室研發,藥價怎麼會出現如此差距?”
製藥公司常以“研發成本”為由說服價差,但這種說法在川普看來站不住腳。“包括研發成本在內的所有成本就應該用藥的人一起承擔,為什麼只由美國人來承擔?我們不是‘冤大頭’。”
“以往,製藥公司靠競選捐款政治捐款就能擺平一切質疑,但在我這不行,共和黨也不會允許這樣的事繼續發生。我、我們要做正確的事,這也是民主黨一直以來都做不到的事。

白宮官員表示,這項新政策範圍比川普第一任期內嘗試推行的類似提案更廣。當時的計劃隻影響到大約7000萬名65歲以上老年人使用的Medicare B類藥物(如癌症治療用的注射劑和疫苗),而這次則將範圍擴大。
這次重點打擊的是那些美國價格遠高於國際市場的藥品,其中最突出者正是Ozempic、Wegovy等GLP-1類減肥藥。
當前炙手可熱的減重藥物GLP-1類藥品,如Ozempic、Wegovy等,也就是“瘦身針”,這類藥在美國的售價高達其他發達國家的十倍。他的一位身材肥胖的朋友在倫敦只花了88美元購買這種藥,而在紐約卻要1300美元
川普痛批民主黨為藥廠“撐腰”,同時也將這一價格差距稱為國家的“恥辱”。
川普在白宮強調,“最惠國政策”這一舉措是“做正確的事”,他不會讓自己或共和黨被“大藥廠”(Big Pharma)透過競選捐款收買與操控(暗指民主黨)。
他指出,美國藥價遠高於其他國家的根本原因在於外國政府透過壓價迫使藥廠在海外低價銷售,而美國則被當成了“冤大頭”。
“別的國家只花我們零頭的錢買同一種藥,美國人為什麼要當傻子?”他質問道。
在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醫保中心主任等多位官員陪同下,川普在白宮正式簽署行政令,並宣佈該政策即日起生效
“從今天開始,美國將不再補貼外國人的醫療成本。我們一直在無形中補貼別人。”川普表示,“別的國家花的是我們幾分之一的錢,卻享受著同樣的藥品。”
他預計該政策將使某些藥品價格下降50%至80%,部分藥品甚至有可能下降90%
不過目前還不清楚這是否能直接惠及消費者(尤其是沒有醫保的人),看起來主要是針對政府從藥廠採購的藥品價格進行壓低
“從今天起,一些處方藥的價格將在極短時間內下降50%、80%,甚至90%。”川普說。
他警告:“大藥廠可以選擇主動配合,否則我們將動用聯邦政府的力量,迫使他們遵守國際最低藥價標準。”

白宮官員在隨後的發言中指出,美國僅佔全球人口不到5%,卻貢獻了全球製藥業約75%的利潤。“外國在享受美國患者的‘補貼’,這不公平。美國人不應該為全球醫藥創新買單。”
根據行政命令,未來30天內,肯尼迪將設定美國藥價下調目標,並與藥企高層開啟談判。若談判失敗,衛生部將透過制定新規強制執行最低國際藥價。
此外,川普還將允許以“最惠國價格”直接向美國消費者銷售藥品,並擴大從其他國家進口價格更低的藥品。
商務部也會考慮對美國藥品出口進行限制,以阻止國外因低價購入美國藥而進一步推高本國價格、壓低美國售價的行為。

▎拜登“臨時”大赦計劃遭川普政府撤銷
7.5萬移民7月12日將失去身份
川普簽署藥品“最惠國政策”的同日,其領導的國土安全部 (DHS) 正在終止前總統喬·拜登政府針對數萬名從阿富汗帶到美國的移民實施的準大赦計劃,對於移民的清理行動仍在進行。
2022年,拜登在單個國家實施了美國曆史上最大規模的重新安置行動,將近10萬名阿富汗人引入美國後,他的政府向大約7.5萬名阿富汗人提供了TPS,確保他們能夠留在美國並獲得工作許可。
今天,諾姆表示,針對阿富汗人的TPS將於7月12日終止
“本屆政府將恢復TPS最初的臨時用途。我們與跨部門合作伙伴共同審查了阿富汗的情況,發現他們不符合TPS的指定要求”諾姆在一份宣告中表示。
在 5 月 12 日的新聞稿中,她解釋道:“阿富汗的安全域性勢有所改善,穩定的經濟也不再阻礙他們返回祖國。此外,終止臨時保護身份也符合國家利益,因為國土安全部的記錄顯示,一些受助者因欺詐和威脅公共安全和國家安全而正在接受調查。審查臨時保護身份認定是恢復我們移民系統完整性的關鍵環節。”
執法機構和監察長辦公室多次發現,拜登在阿富汗移民安置過程中存在廣泛的欺詐和濫用行為。

最近發生的一起案件是,一名27歲的阿富汗男子去年在俄克拉荷馬州被捕,他涉嫌策劃在選舉日針對美國人發動恐怖襲擊。這名男子是透過拜登大規模的重新安置行動被帶到美國的。
2023 年 4 月,美國國防部 (DOD) 一名前官員向國會透露 ,一些未經審查的阿富汗人被重新安置在美國,他們被發現參與在阿富汗放置簡易爆炸裝置 (IED) 以殺害美國士兵。

2021年,愛荷華州共和黨參議員查克·格拉斯利(Chuck Grassley) 要求提供有關因與伊斯蘭恐怖主義有聯絡而試圖進入美國並被列入聯邦政府“禁飛名單”的阿富汗人人數的資訊拜登的高階機構官員拒絕透露總數。
2022 年 9 月,國土安全部監察長 (IG) 釋出了一份重磅報告,詳細說明了拜登政府如何引進“未經全面審查”且可能“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阿富汗人。

同樣,2022 年 2 月,國防部監察長辦公室的一份報告顯示 ,拜登的機構未能對抵達美國的阿富汗人進行適當審查,約有 50 名阿富汗人在重新安置後被標記為“重大安全問題”
國防部監察長報告指出,大多數未經審查、因可能與恐怖主義有聯絡而被標記的阿富汗人此後都消失在美國社群

報告指出,截至2021年9月17日,在31名被標記有具體“負面資訊”的阿富汗人中,只有3人能夠找到。
2022 年 8 月,參議員喬什·霍利 (Josh Hawley)(密蘇里州共和黨參議員)和羅恩·約翰遜 (Ron Johnson)(威斯康星州共和黨參議員) 詳細列舉了一名舉報人的指控,舉報人聲稱拜登政府故意將近 400 名在聯邦資料庫中被列為“潛在威脅”的阿富汗人重新安置在美國,並敦促工作人員在審查過程中偷工減料
2022年5月,真相計劃(Project Veritas)的一份報告指控拜登政府將聯邦政府“恐怖主義監視名單”上的阿富汗人重新安置在美國社群。
 藥價政策面對的問題 
在運作上,美國聯邦政府透過 Medicare、Medicaid 採購藥品,佔據巨大市場份額。透過集中採購、引入國際藥價參考機制,確實可能壓低部分藥物價格。
同時,藥價問題也是美國選民最為關注的民生議題之一,推出該政策無疑能迅速聚攏民意支援,在政治上為川普和共和黨贏得實質性紅利
當然,一向靠美國市場獲取高額利潤的藥企勢必會對藥價調控的行政令發起激烈反擊。
製藥業是華府最具影響力的遊說集團之一,僅2018至2024年,Big Pharma就在國會遊說上投入數十億美元。如果利潤遭遇50%至90%的削減,它們幾乎可以確定會透過法律訴訟、威脅斷供、延遲新藥上市等手段進行反制
但對於普通民眾而言,這一政策無疑傳遞出一個強烈訊號:美國政府終於願意挑戰藥企利益,直面醫療成本問題
無論最終效果如何,川普這一步棋已為“美國優先”理念注入了新的現實意義。
 阿富汗難民 
而國土安全部在今日的行動也再次印證了“美國優先”4月時國土安全部就已宣佈決定終止對9000多名阿富汗人的TPS,理由是阿富汗“不再繼續滿足TPS的法定要求”。被針對的阿富汗移民可以選擇在5月20日之前自行離境。
今日的發言更是不留餘地,所有透過準大赦計劃進入美國的阿富汗移民的TPS都將在7月12日終止身份,他們將面臨被送回一個沒有準備好接收他們,並且懷疑他們存在的國家。美國將再次背棄對阿富汗人民的信任。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