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非法移民被遣返巴拿馬絕食抗議!獲釋後先找可樂之後將再次前往美國


巴拿馬週六釋放了被美國驅逐的數十名非法移民。
據美聯社報道,經過數週的訴訟和人權批評後,巴拿馬於週六釋放了數十名被美國驅逐出境後被關押在偏遠營地數週的移民,並告知他們必須在 30 天內離開這個中美洲國家。
它使許多像哈亞圖拉·奧馬格 (Hayatullah Omagh) 一樣的人陷入了法律困境,他們努力尋找前進的道路。奧馬格現年 29 歲,在 2022 年塔利班控制阿富汗後逃離阿富汗。
我們是難民。我們沒有錢。我們付不起巴拿馬城的酒店住宿費,我們沒有親人,”奧馬格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說。“無論如何我都不能回阿富汗……那裡在塔利班的控制之下,他們想殺了我。我怎麼回去呢?”
當局表示,如果需要,被驅逐者可以選擇延長逗留 60 天,但之後許多像奧馬格一樣的人都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
奧馬格和來自俄羅斯、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尼泊爾和其他國家的 65 名移民一起從巴拿馬城的一輛公共汽車上下來,此前他們被巴拿馬政府在惡劣的條件下拘留了數週。
巴拿馬政府表示希望與特朗普政府合作,“向希望進入美國的人們發出威懾訊號”。
人權組織和為移民辯護的律師在巴士總站等候,並忙著為被釋放的移民尋找庇護所和其他資源。還有數十人仍留在營地裡。
下車的人群中,有離開巴基斯坦和伊朗的移民,還有 27 歲的尼基塔·加波諾夫 (Nikita Gaponov),他因屬於 LGBTQ+ 群體而離開俄羅斯,他說他在美國邊境被拘留,但不允許提出庇護申請。
“下了車,我今晚就得睡在地上。”加波諾夫說道。

其他人再次將目光轉向北方,他們表示,儘管他們已經被驅逐出境,但跨越世界到達美國後,他們別無選擇,只能繼續前行。
這批被驅逐者主要來自亞洲國家,這是特朗普政府與巴拿馬和哥斯大黎加之間達成的協議的一部分,因為美國政府試圖加快驅逐速度。
美國政府將數百人(其中許多是帶著孩子的家庭)送到這兩個中美洲國家作為中途停留,同時當局正在尋找將他們送回原籍國的方法。
數百名被拘留在巴拿馬城一家酒店的被驅逐者在窗戶上舉著紙條請求幫助,並表示他們害怕返回自己的國家,引發了人們對人權的擔憂。
根據國際難民法,人們在逃離衝突或迫害時有權申請庇護。
那些拒絕回家的人隨後被送往巴拿馬與哥倫比亞邊境附近的一個偏遠營地,在那裡他們在惡劣的條件下度過了數週時間,被奪走了手機,無法獲得法律諮詢,也沒有被告知他們下一步要去哪裡。
律師和人權捍衛者警告稱,巴拿馬和哥斯大黎加正在變成被驅逐者的“黑洞”,並表示在人權問題受到越來越多批評之際,釋放被驅逐者是巴拿馬當局撇清關係的一種方式。
人權律師在週六晚上獲釋後發現,至少有三人需要醫療救治。其中一人嘔吐已超過一週,另一名被驅逐者患有糖尿病,在營地裡無法獲得胰島素,還有一人患有艾滋病毒,在拘留期間也無法獲得藥物。
像奧馬格一樣被釋放的人表示,他們無法回家。
作為一名無神論者,也是阿富汗哈扎拉族的一名成員,奧馬格說,如果回到阿富汗,他將會被殺害。多年來,他一直試圖在巴基斯坦、伊朗和其他國家生活,但簽證被拒,之後他才來到美國。
奧馬格向美國當局自首並請求在美國尋求庇護但遭到拒絕後被驅逐出境。
他說。“他們沒有給我機會。我多次要求與庇護官員談話,但他們告訴我‘不,不,不,不,不。’”
不過,他說離開難民營是一種解脫。奧馬格和其他移民向美聯社講述了食物匱乏、酷熱難耐、救濟不力和巴拿馬當局咄咄逼人的情況。
奧馬格和其他人說,在其中一起事件中,一名男子進行了為期一週的絕食抗議。
在另一起事件中,由於警衛拒絕將手機交給一名移民,引發了一場小規模騷亂。他們說,這場騷亂被武裝警衛鎮壓了。
巴拿馬當局否認了有關營地條件的指控,但阻止記者進入營地,並取消了上週計劃好的記者訪問。
儘管國際援助組織表示將幫助不願回國的人員前往第三國,但巴拿馬當局表示,獲釋人員已經拒絕接受這種幫助。
奧馬格說,他在營地裡被告知,如果第三國向他發放簽證,他可能會被送往該國。他說,這將非常困難,因為很少有國家向持有阿富汗護照的人敞開大門。
他說,他多次詢問難民營當局是否可以在巴拿馬尋求庇護,但被告知“我們不接受庇護”。
巴拿馬副外長卡洛斯·魯伊斯·埃爾南德斯(Carlos Ruiz-Hernandez)上個月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表示:“他們都不想留在巴拿馬。他們想去美國。”
有些人就是這種情況,比如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女士向美聯社透露了此事,她擔心遭到巴拿馬當局的報復。
下車後,她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一瓶可口可樂。然後,她會找到回美國的路。
“我還是想繼續去美國,實現我的美國夢。”她說。

來源:168趕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所有觀點代表作者觀點,本平臺僅作分享

近期文章
點選上方標題閱讀推薦文章 ▲

投稿請加微信ID: usa001888,說明投稿內容。投稿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如果此文由【大紐約生活網 】獨家約稿、創作,此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如果此文由本網獨家整理編輯,取自網路的圖片屬於原作者。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或立場。編輯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部分作品來自網際網路,如涉侵權,請聯絡刪除。微訊號:GreaterNY。
喜歡就點個在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