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最航運丹尼斯。如前文所述,美國原定於7月9日的暫緩加徵關稅截止日期延後至8月1日,為市場爭取了額外兩週的特變數相對平靜期。 然而,隨著8月1日這一階段性關鍵節點的臨近,美方與各國的談判和政策公告正加速落地,密集釋放。 目前,市場最為關注與擔憂的,除了中美談判進展,便是美國與歐盟之間的經貿談判走向。今天的美國關稅更新短影片“速食版”我一早已經速拍速剪髮布,更多深度資訊均即時動態更新至最航運知識星球。最航運公眾號則一般在晚上抽空整理解讀部分內容推送,但有些核心內容因平臺限制無法公開,歡迎加入知識星球第一時間獲取。
2/ 關於中美新一輪經貿會談。
這一資訊昨天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接受採訪時首先放出,然後主辦方瑞典證實,今天我們也已確認經中美雙方商定,我方將於7月27日至30日赴瑞典與美方舉行經貿會談。
我方:"發揮好中美經貿磋商機制作用,本著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繼續就彼此關心的經貿問題開展磋商。"
美方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我們將在下週一、二於斯德哥爾摩舉行會談,預計會就延長關稅暫停期達成共識。”他補充道:“目前中美之間的貿易處於一個非常良好的狀態。”
其它不作更多評論,以官方釋出為準。(微信平臺稽核大大不要誤刪我文章了哦,都是正能量)最航運始終堅信,我方具備足夠的智慧與戰略定力,並堅定支援國家所作出的每一項決策。這場終局的勝利顯然屬於我們。換個視角來看,“特變數”反而在助力中國重回“世界之中心”的本源定位含義。我們不是在被動應對,而是順勢而為。比如,近期中國大力推進“反內卷”和有序出清落後產能,這與當前中方在經貿談判中回應歐美所謂“產能過剩”問題的思路形成了內在呼應。可以說,中國製造正沿著更高階、更綠色、更具全球競爭力的方向加速轉型升級。
“中國”這個詞的本義,就是“世界之中心”。今天的中國,也正在用行動重塑這一名稱的真正含義——不只是地理的中心,更是全球規則、產業鏈和文明交流的中樞所在。
3/ 關於美國對日本的15%關稅
我們需要綜合來看,美國這位總統透過自己自媒體平臺賬號釋出的言論,僅能作為參考的一部分。“特變數”作為一位深諳流量邏輯的“政治網紅”,往往只會選擇對自身有利的內容進行誇大傳播,以達到輿論引導或博取支援的目的。
“特變數”表示:“我們剛剛與日本達成了一項重磅協議,也許是目前最大的一項交易。根據我的指示,日本將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而美國將獲得其中90%的利潤。這項協議將創造數十萬個就業崗位——前所未有!也許最重要的是,日本將開放其市場,允許包括汽車、卡車、大米以及其他農產品等商品的貿易。此外,日本將向美國支付15%的對等關稅。這是美國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時刻,尤其是考慮到我們將繼續與日本保持良好的關係。感謝您對這件事的關注!”

日本媒體表示:“
– 關稅調整: 對等關稅與汽車關稅將從25%下調至15%。對日本汽車出口到美國不設數量上限:不同於英國協議(英國每年限額10萬輛享受低稅率),日本出口至美國的車輛在15%稅率下無限額。
– 15%的關稅上限具有“封頂效應”:這意味著對於適用的日本商品,美國將不會在已有關稅基礎上再疊加徵收15%對等關稅。即,相關商品關稅最高為15%。
– 鋼鐵和鋁產品不包括在協議中,仍維持目前的50%高額關稅。
– 日本方面讓步: 日本不會下調自身的關稅,包括對美方最關注的農產品關稅也未做調整。日本維持原有的77萬噸免稅稻米進口配額,但將在該配額內提高美國產稻米的佔比。
– 防務相關內容: 外界關注的日本防務開支增加問題,未被納入本次貿易協議之中。
4/ 在與日本達成貿易框架協議之後,美國總統特朗普迅速將談判焦點轉向歐盟,準備推進另一項關鍵貿易磋商。特朗普週二晚表示:“我們明天會接待歐洲方面,接下來還有其他國家也會參與。”儘管未透露具體談判細節,但外界普遍認為,他的貿易議程正在提速。
日本協議釋放積極訊號,提振歐盟達成共識的預期美國與日本之間的協議已在市場上激起樂觀情緒,外界猜測類似的協議也有望與歐盟達成。德意志銀行在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日美達成的關稅安排“明顯提振了市場對歐美談判成果的期待”。花旗經濟學家相羽勝彥也指出,該協議的部分條款,特別是對日本汽車關稅的調整,可能在歐盟談判中引發連鎖反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全球主要汽車出口國,日本獲得了關稅減讓的同時,並未受到出口數量限制,這為歐盟及韓國的談判爭取了更多空間,”他分析道。歐盟或接受統一關稅換取關鍵行業豁免歐盟長期尋求在汽車、機械、化工等重點領域獲得美方的關稅豁免或優惠稅率安排。
分析人士認為,歐盟有可能接受一個統一的基礎關稅水平,前提是能在核心行業獲得更有利的條款。根據歐洲理事會發布的資料,公路車輛是歐盟對美出口的三大類產品之一,因此汽車行業在本輪美歐貿易談判中依然將佔據核心地位。隨著8月1日美方30%關稅生效的最後期限臨近,歐盟談判代表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5/ 目前已有正式聯合公告的僅包括英國與今日公佈的印尼19%關稅框架協議細節。至於越南20%和菲律賓19%等的相關資訊,僅存在於特朗普自媒體的推送或新聞中所謂“訊息人士透露”的內容,白宮沒有正式釋出,更沒有進一步的聯邦公告和美國海關細節,仍存不確定性。
6/ 印尼部分細節可見截圖,不在本文展開,關於美印(印尼)互惠(對等)貿易協議框架的聯合宣告,為其他國家,尤其是東南亞國家,提供了一個“印尼”模板參考,成為除了英國之外,目前為數不多的、內容較為詳細的正式聯合宣告之一。然而,當前仍然存在較大的疑問,特別是關於原產地規則的定義問題,這需要聯邦公報和美國海關進一步細化。在此背景下,如何定義“轉運”是外貿物流人士關注的焦點。

7/ 亞洲出口到北美的集裝箱海運通常在每年七八月迎來裝載高峰。然而,在當前關稅不確定性持續發酵的背景下,今年七月市場在搶運過後表現顯得尤為謹慎,許多進口商尚未大規模啟動備貨。這並不意味著“次高峰”不會出現,關鍵在於生產與運輸的時間視窗正迅速收窄。這一視窗被夾在兩個關鍵節點之間:一是8月1日美國對多國加徵對等關稅的最後期限,二是8月12日中方關稅談判的潛在轉折點。同時,10月初的“黃金週”假期又往往標誌著傳統航運旺季的終點,進一步壓縮了市場操作的空間。由於關稅政策的生效時間與適用範圍仍存高度不確定性,若大多數美國進口商目前繼續採取“觀望”策略,那麼在8月底至9月間極有可能再觸發一輪集中、急促的季節性補貨。這不僅可能拉動目前已回落至起點的美線現貨運價重新上揚,也將為市場帶來新一輪價格波動。這一波動雖將不及5月12日我曾推演且預期照進現實的“又猛又短”的提前旺季波形那般顯著,但仍可能帶來新一輪市場波瀾。
8/ 關於亞歐航線名義運力迎來今年最高峰,貨量也是同比去年環比7月穩步增長,運價處於微妙的船貨博弈動態平衡當中。聯盟船公司仍有信心和條件繼續挺價控價,即使目前有不完全統計的三條加班船。
ETD NINGBO 7月27日 OOCL KOREA 13208 TEU (原美線)
ETD NINGBO 8月9日 BEIJING MAERSK 15780 TEU (新船)
ETD NINGBO 8月25日/ETD SHANGHAI 8月27日 EVER FRONT 12118 TEU (原美線)
9/ 當前最需即時關注的,依然是特朗普關稅政策的變動,這對全球貿易和物流產生直接且深遠的影響。作為最大的不確定因素,特變數既帶來挑戰和機遇,當然也伴隨著風險,因此風控應放在首位。歡迎加入最航運知識星球,獲取第一手深度解讀。

10/ 公益捐款過一萬了,謝謝大家的支援。邀請參與最航運的一起捐,為鄉村孩子籌集愛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授漁計劃鄉村助學》 一起積累福報。 最航運文章讚賞自2025年3月12日植樹節開始轉為公益捐助,謝謝大家支援,廣結善緣,利他共好。每個人每天做一點點,世界就會改變很多。

今天到此明天再見最航運,讓一部分人先看到行業未來!我的微信 forclear歡迎航運物流產業鏈的公司廣告合作,也歡迎諮詢個人業務包括深造學習、健康保障、養老年金方案等的私人定製。此外,有興趣加入最航運知識星球的可透過以下海報連結,非終身學習長期主義者慎入,選擇終身版或年費版加入,然後,加我微信 forclear,即可順帶加入微信學習交流群作為額外的互動空間。